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3-26)180

大家好,说起仁宣之治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明朝一直都是一个充满灾难的王朝,从建国开始,没多久就经历了著名的洪武四大案,此后像靖难之役这类的事情不断出现,对于明朝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可明朝毕竟能延续几百年,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应该清楚,即便是汉唐这样的王朝,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二三百年,明朝能坚持下去,说明他们的统治还是有一些值得称赞的地方,在经历洪武、永乐两位爱折腾的皇帝之后,明朝迎来了一个新的阶段,仁宗朱高炽与自己的儿子朱瞻基一起,创造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朱高炽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悲催太子,他做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登基之后不到一年就去世。朱高炽虽然是一个胖子,可他能力相当优秀,其实永乐皇帝的后期,负责处理内政的人就是朱高炽。一直到他去世,国家从几次大征战中安定下来,重新回到正轨,《明史》对于他的评价相当高,上面写道:“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在夸他的同时,也有些遗憾,仁宗这个皇帝做得时间太短,历史没有给他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因此朱高炽一直都生活在自己父亲与儿子的阴影下,在明朝的诸多帝王里面,也很容易被人忽视。

如果说老爹朱高炽是一位性格宽厚,相对弱势的人,那么他的儿子朱瞻基就是他与朱棣的结合体。当初老朱一直认为自己的这个大儿子不像自己,朱棣杀伐果断,治国能力极强的同时,还是一位相当狠辣的政坛老手,可他这位宽厚的儿子,性格与他正好就是一个反例。这儿子肯定是亲生的,虽然没有继承他的特点,但这种性格被孙子朱瞻基给继承了下来。朱瞻基是难得的文武全才,如果没有他的存在,那朱高炽这个太子的位置还真保不住了。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用现在的话来说,朱瞻基从出生开始就备受期待的明星,《明史》中就写道在他出生的时候:成祖梦太祖授以大圭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甚至有人认为,朱棣打算要起兵,也是由于孙子的出生。后来朱瞻基得到精心培养,作为一个守成君主,他的努力才缔造了仁宣之治。在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洪武,永乐两位皇帝的特点,既有着英武之姿,又有着知人善任,杰出的治国能力。那么这对父子俩所创造的仁宣之治,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一、空前稳定

在仁宗继位前,明朝的形势相当特殊,朱元璋原本打算在自己死去后,国家要全面进行内政建设,可朱棣和他是一个性子,在位阶段南征北战,多次举兵北伐,更是让张辅等人频繁南下去处理安南的问题。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叛乱被平定,紧接着赵王朱高燧交出兵权,困扰明朝几十年的藩王问题被彻底解决。宣德二年,朱瞻基选择从安南撤兵,长期困扰明朝的西南问题被解决,随后宣德九年,之前朱棣一直想要除掉的阿鲁台在被明朝打败之后,自己死于内战中。北部的蒙古失去了威胁,虽说后世很多人把仁宣之治与当初的文景之治相比,不同的是,仁宣时期明朝国内相当稳定,外部没有出现威胁到明 *** 的势力,与周边日本,东南亚众多国家的关系也较为平和。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二、低税养民

仁宣朝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国内在政局稳定,没有军事压力的情况下,能让民众得到更多的休息。《明史》记载:“(洪熙年)停罢采买, *** 冤滥,贡赋各随物资产,陂池与民同利。”此后朱瞻基延续了老爹的政策,根据史书的统计,在永乐年间,全国每年的田赋提升10%。尤其是苏州等地,所承担的赋税越来越重。

仁宣时期,全国平均的田赋持续下降,一直到宣德七年,在保证国内赋税总额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各地的纳税户开始减少,剩余的份额都能得到保障。税收与货币的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在永乐后期一度开始崩溃的纸币体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市场经济相对稳定,虽然没有彻底改变问题,但国内的经济环境还是比较稳固的。

虽然仁宣朝主要打算罢兵养民,并不代表国家就真不用军队了,历来养兵都是一个王朝的主要开支。宣德二年,在国内全面降税的情况下,同时颁布国策:“海内无事,军士量留守备,余悉屯种,所收足以给衣食,则国家可省养兵之费。”军队屯田增加,就省去了一大笔的支出,这也让 *** 的财政负担变得更少了。

三、文艺复兴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经历蒙元的统治之后,全国文化遭受到极大的破坏,在朱元璋建国之后,他重开科举发现北方等地,居然没有多少人能上榜。仁宗父子都非常喜欢读书,宣宗更是一位非常有艺术天赋的皇帝,在他们治国的时期,以“三杨”为主的内阁辅佐皇帝,开始让国家的文化事业迎来全面复兴。史书评价这段时期,表示“仁、宣二主,世既承平,文物益盛。”只有在稳定的环境里面,文化事业才能重新复苏。

总体来看,仁宣之治是完全可以与文景之治相比的,这是明朝的一个黄金时期,国内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过仁宣之治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由于明朝将国都放到北京,北部边防的压力变得更大。

长期的和平,让北部军备废弛,因此才出现了后面的土木堡之变。与很多盛世不太一样的是,仁宣之治持续的时间非常短,仁宗与宣宗在位的时间都不长,在短暂的十一年之后,明朝就出现了中衰,而像很多王朝守成阶段的盛世,比如文景,开元,持续的时间都相当长,这也能给国家打下一个不错的底子,可仁宣之治持续的时间较短,幸好之前洪武、永乐打下的底子也很不错,因此明朝的统治还是能彻底稳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3/243399.html

“什么是仁宣之治?蟋蟀皇帝朱高炽与朱瞻基创造的大明盛世” 的相关文章

秦末十八路诸侯分别有什么作为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秦末十八路诸侯分别有什么作为 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还不知道:秦末十八路诸侯,他们都有什么作为呢?最终结局又是如何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前206年,项羽自行分封天下,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yì]为翟王,魏王豹为西魏王,申阳为河南王,司马卬殷王,赵王歇为代王,张耳为常山王...

辛评:东汉末年官员,审配为何杀害他全家?

辛评:东汉末年官员,审配为何杀害他全家?

辛评(?-204年),字仲治,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卫尉辛毗之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后来曹操破邺,其弟辛毗在城下劝降。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人物生平效力袁...

张皇后:蜀汉后主刘禅第二任皇后,也是敬哀皇后的妹妹

张皇后:蜀汉后主刘禅第二任皇后,也是敬哀皇后的妹妹

张氏(生卒年不详),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蜀汉后主刘禅的第二任皇后,敬哀皇后张氏之妹。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建兴十五年(237年),张氏的姐姐、蜀汉后主刘禅第一任皇后敬哀皇后去世。 同年,刘禅将张氏纳入宫中,封为贵人。238年...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国后期猛将廖化的故事。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活捉,最后在临沮斩首,关羽手下的士兵得知他死后,纷纷投降孙吴,不过关羽死前还替蜀汉留下一名猛将,这人之后也继承忠义的品德,屡屡替蜀汉立...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被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他被刘备称作“一身是胆”,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除了四处征战,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沈万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朱元璋为何要对他下手

沈万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朱元璋为何要对他下手

还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要干掉沈万三?沈万三最后的结局是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这个问题,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沈万三是谁?二、三次打击彻底干掉三、朱元璋为什么干掉沈万三家族?四、沈万三对朱元璋的还击沈万三是谁?沈万三,本名叫沈富贵,字仲荣,别号万三,元...

祢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祢衡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祢衡“少有才辩”,因“好矫时慢物(喜欢指摘时事、轻视他人)”而成为远近闻名的“毒舌”。建安初年,“许都新建,贤士大夫,四方来集。”年方弱冠的祢衡闻讯赶往许都,途中精心设计并制作出一张张扬个性的名片。在许都呆了一段时间后...

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前 朱棣为何两次下令抓尼姑

朱棣在迁都北京之前 朱棣为何两次下令抓尼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为何在迁都北京之前,两次下令,将全国的尼姑都抓起来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安置皇子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位伟大的君王,他统一天下,让天下百姓安居乐业,但是即便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依旧有很多烦恼,比如说子嗣众多。古代每个皇帝都会有及时和乃至上百...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