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闯关东是怎么发生的 当时的人为何不去富饶的江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闯关东,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近代的“闯关东”,其实促成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于清廷有意识地对东北的“开禁”。东北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物产丰美,是有条件接纳上千万人口的未垦之地。
但由于满洲贵族要给自己的“龙兴之地”留块“自留地”,所以曾经封禁了200多年,禁止关内汉民到关外垦荒。
而促成更大规模“闯关东”的以及从局部到全面“开禁”,和“丁戊奇荒”(1877 —1878年)有关。
热河、山东、直隶、河南、山西、陕西、安徽、江苏北部一带遭遇大旱,大约有1000多万人饿死,华北大批灾民涌入东北。从1860年局部开禁到1897年彻底开禁,此后到清朝灭亡,这段时期超过1,800万人“闯入”东北境内。
实际上在传统农耕时代,但凡遇到大规模的灾荒,历代王朝最担忧的就是“流民问题”。流民一旦“运动”开来,即便是富庶安宁的江南,也会被荡为人间地狱。
而华北大量灾民没有涌入江南,而是却沿着渤海湾进到了东北,这和当时李鸿章的“防流”措施基本到位。
为了防止数百万灾民涌入锦绣江南,破坏“洋务运动”求富阶段的成果。地方官绅们竭尽全力,层层堵截,“就地留养”,甚至“主动出击”,江南士绅出钱出力,深入灾区进行赈济。
当时的江苏巡抚吴元炳,在朝廷财力不足的情况下,带头捐款,从最北边的徐州就开始设卡拦截,开办粥厂。徐州往南,吴元炳在清江设立了17个粥厂,收容了4,5000余人。扬州城外“五台山”又设立了11个粥厂,收容灾民4,2000余人。如此一来越往南,灾民对地方造成的压力就越小。到了南京、苏州城外设立的粥场,基本上都控制在了万余人以内了。
但即便如此,又有多少苏北人顺着长江水道,坐着小船扎根开埠的上海。
宁波人到上海是为了发财而冒险,是去做生意的,而苏北人到上海是讨活命的。而开埠后的上海经济的迅速崛起,不单单是资本的力量,同时还有无数苏北人廉价劳力的血泪。
而北方天津、北京这些大城市的严防死守,这就使得灾民们更大的方向只能往东北去,当时有且只有东北,能够接纳并养活数以千万计的灾民,并且对当地不造成灾难性破坏。
而关东当时虽然仍有“禁令”在,但是逐步放开已经变成不得不执行的趋势了。随着后来日俄对关东觊觎的,最终清廷在1897年彻底放开了对东北的禁令。
百余年间,超过3000多万的注入,又遇到了工业文明的发展,东北迅速崛起。到了民国时期,张作霖治下的东北,成了当时全中国最富庶的地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