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城改造成产业基地,揭秘朱元璋的特殊策略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元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一:小城新生
明朝洪武二十八年,为洪武盛世操碎心的明太祖朱元璋,却突遭奇特烦恼:大明朝的铁太多了。
二十八年前明朝开国时,最急眼的事就是缺铁,元朝跑路时,几乎卷走境内所有铁器,以至于明朝开国垦荒建设,连铁农具都常年稀缺。急红眼的朱元璋也就发狠,全国设十三个“铁冶所”,大批人力物力扔进这些“国营钢铁企业”,铁产量迅速飙升,结果却又用力过猛:此时明王朝过量生产,铁冶所里铁器扎堆,多得用不了不说,好些质量还参差不齐。
不过这么个“用力过猛”的问题,在朱元璋看来,似乎也不是什么大难题,于是很快一道简单命令颁布:诏罢各处铁业,令民得自采炼——轰轰烈烈的官营冶炼,就此大量裁撤,放开昔日禁令,允许民营冶铁业经营开采。
但朱元璋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简单命令,带来的却是连锁反应:明代放松了对冶铁工匠的身份约束,大明朝早已蓄力已久的民营冶铁业,从此迅猛发展。不但福建广东各地冶炼技术,都是持续突飞猛进,相关产品畅销海内外。一座昔日的北方小城,更是加速发展,一跃成为明朝三百年里北方重要的产业基地:山西阳城。
阳城,位于晋南与豫西的交界处,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自春秋时期便有工商业的出现。宋代时由于朝廷整饬河东铁钱而受大挫。
但阳城的地缘优势,却是实打实,境内有着丰富的铁矿煤矿资源。朱元璋设立“铁冶所”时,其中三座“铁冶所”就在山西境内。阳城的煤矿开采热闹起来了,大量冶铁人才汇聚此地,先进技术源源不断传来,外加多年移民垦荒,劳动力也充足。冶铁业的一切条件,都是万事俱备。待到朱元璋一道命令后,阳城的民营冶铁业,就如化学反应一般,迅速火爆起来。
二:产业重镇
仅仅是朱元璋过世半个多世纪后,明初时的“小城”阳城,就有了空前的冶铁场面:明朝成化年间时,阳城的沁河芦苇河沿岸,几乎到了“铁炉相望”的地步。每到晚上时更是家家火光冲天,巨型高炉的冶铁火焰,常见照耀如白昼。冶炼发达的阳城润城镇,也被改名为铁冶镇。镇内夜夜炉火通明的黑龙沟地区,更被叫做火龙沟。一个好评更名满天下:铁,唯阳城尤广。
那这“好评”是吹牛不?作为邻居的陕西驻军,就深有体会。比如陕西总兵保定侯,就在1461年的奏折中写道:
瓦剌入侵陕西,我方男儿正要出战,却苦于没有足够的兵器用来上阵杀敌,地方官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好主意:请各位百姓把应交纳的税两折合成铁料缴纳。就在大家开心地认为解决掉大难题时,杯水车薪的结果却令上下傻眼了。原来陕西地区不产铁料,尽管官府一再逼迫当地民众,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反倒落得天怒人怨,民情不安。
这下可急坏了陕西领导们,眼瞅着战争在即,我方不但缺少兵器还有内患的风险,皇帝怪罪下来怕是脑袋要搬家啊。不过还好,在这危及存亡之时,大家一拍脑袋想到了隔壁的阳城,听说那里每年纳铁不下五六十万斤,麻烦快来帮帮我们的忙。
之后,阳城一次性向陕西运铁十万斤,并于之后的每年向陕西输铁五万斤,成为了陕西省的铁器输血机。
大明九边重地的陕西,竟也要阳城“补铁”?其实,这事都是小意思,此时阳城每年上交的“铁课”就有九百万斤,这个数目,是朱元璋在位时山西全省铁产量的七倍多。这个“小城”的铁产量,俨然已是天文数字。以明朝十六世纪军事家郑洛的感叹:阳城的铁产品,向东供应到蓟辽,向西供到嘉峪关。不止供应作战器械,更供应军屯农具,好似强大动脉,为明朝九边“输血”。
更重要的是,阳城的铁器,除了数量更有质量。焦炭炼铁法已轻车熟路,只此一样就领先欧洲几百年。可以制造钢钉钢针的“地下土炉炼铁法”,在此时明朝也是独一号。靠谱强大的阳城铁器,也为阳城换来巨额财富。发达的铁货贸易,也 *** 了阳城的工商业,当地造纸硫磺玻璃等产业纷纷崛起,独特的地理条件,也令大量商旅云集。这个明朝北方的“钢铁重镇”,同样是商旅辐臻的工商业重地!
当年朱元璋一个简单命令,就这样改变了一座小城的命运。
其实,这种“简单办大事”的效果,也并非朱元璋独有。比如这发达起来的阳城,也在十六世纪时,为明王朝贡献了一个特殊人才:一位只凭简单一招,就挽救了明朝国运的奇人——王国光。
三:“大数据”奇人
王国光,嘉靖进士,土生土长的阳城孩子,步入官场的之一个官职是吴江知县。他一到任,便在衙门前竖起石 碑,上书“山西王国光,初任到吴江,若受 一文钱,客死不还乡”,清廉之名传遍天下。后来遇到了他人生的伯乐,万历年间改革家张居正,更是从此大展宏图,成为张居正改革时代,最得力的干将。
那么问题来了,论清廉,王国光确实难得,但放在当时明朝,也并非独一号。为何眼光苛刻的张居正,偏偏对他青眼有加。这事,听听张居正对明朝嘉靖晚期的朝局,那声悲愤的吐槽就明白:岂有异于汉唐末世乎。坦白点翻译说:这个张居正即将大展拳脚的明王朝,眼看就到了亡国地步了。
瞧瞧当时的明朝国事,就知道张居正这话,一点不夸张,最要命的就是“钱”字。明朝财政收入锐减,用钱的地方却年年暴涨。嘉靖帝刚驾崩时,明朝一度到了国库存粮只够三个月支用的窘境,京官俸禄都一度拖欠。待到张居正担任首辅的万历初年,局面虽说有好转,但中央衙门到边军,财政问题依然一团乱麻。张居正雄心勃勃的一条鞭法改革,更好似进了荆棘丛,走一步就是坑。急得上火的张居正,也把王国光拽到户部尚书位置上:老兄!你得帮我!
因为,别看为官清廉的王国光,平时没什么宏篇大论,但他一个特殊能力,却恰是此时张居正急需,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活电脑”。
宦海浮沉大半辈子的王国光,最叫同僚惊讶的,就是他的强大脑袋:在吏部工作,全国各地的知县都是谁他知道;在户部工作,全国各省的赋税、钱粮,每年的灾 荒、增产减产的数额,各地边关军饷军粮他知道;放在张居正改革的年代里,头脑清楚的王国光,自然成了张居正离不开的人。
而这一次,依然低调的王国光,果然张居正送上了解决问题的大礼物:《万历会计录》。
《万历会计录》,是王国光自从被张居正提携为户部尚书起,历经四年默默编订的财政宝典,内容涵盖大明朝从中央到地方,所有的财政收支与问题。而且体例非常清楚直观,桩桩件件一目了然。旁人眼里一团乱麻的大明财政,就这样被王国光,用这种明朝版的“大数据”模式,理得一清二楚。
雄心勃勃的张居正,眼前也就此开朗,各种对症下药的改革措施,有条不紊的铺展全国。明朝国力的直线上升,张居正纵横捭阖的英姿,乃至“万历中兴”的文治武功辉煌,背后却是王国光以这独特的智慧,沉默的支持。
一个大数据创意,就这样叫衰败的明王朝,再度焕然重生。只此一条,低调的王国光,就当得起“国器美誉”。
一切工作都在顺利的轨道运行时,内阁首辅张居正去世。张首辅死后,为国家算计了一辈子的王国光也倒在了反对派的算计之中,七旬老人被迫还乡,独留他的政绩于朝堂,和家乡的工业产业一同滋润着明朝已显乏力的生命。
而数十年后,晚明崇祯帝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风格,还有大明朝越治理越水深火热的衰败过程,却更叫人一声叹息:倘若多翻翻《万历会计录》,多想想王国光化繁为简的智慧,大明朝,本不该如此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