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28)95

朱元璋,明太祖,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宰相制度是在朱元璋的手上废掉的。

朱元璋最初废宰相制度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过,他由此创造了一段历史。他的做法,对中国古代的皇权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最初之所以那样做,其实初衷并没有那么复杂,主要是因为他不满意自己选的那些宰相。他先后选了李善长、杨宪、汪广洋、胡惟庸等人当宰相,但是这些人的行事作风他都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人独断专行,朝廷中的很多事情,他们不向朱元璋请示报告,就自行做主。

本来,他们自行做主,朱元璋捡得轻松自在,照理说朱元璋应该很高兴才是。但关键的问题是,朱元璋是草根出身,本身是没有什么威信,他担心这些人做主以后,就越来越把自己当主人,权力越来越大。到了最后,可能整个天下的人都只听他们的,而不听朱元璋的。这样的话,江山也就落到这些人的手里。

除了担心这一点外,朱元璋更担心的,是他去世后,这些人对他的接班人朱允炆构成威胁。朱允炆年幼,没经历过战争,又没有社会阅历的经验。他当皇帝后,肯定镇不住这些老臣们。那样的话,江山就要变颜色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朱元璋废宰相,其实并非他的真实目的。他的真实目的,是想把那些给他和他的后代带来威胁的功臣们给杀掉。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也就是说,朱元璋所做的,其实只是个案,最初他并没有想得那么远。

不过,虽然是个案,但是朱元璋的一个举动,在后世所有皇帝那里产生了共鸣。为什么我说朱元璋废宰相的举动,在后世皇帝那里产生了共鸣呢?因为后世没有一个皇帝愿意恢复宰相的职位。此后的封建时代,还有五六百年的时间,从来就没有皇帝有过这样的动议,由此可见,朱元璋的做法,后世的皇帝多么欢迎。

那么,皇帝们为何那么欢迎呢?废除宰相制度,对于皇帝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更大的好处,就是皇帝不管昏不昏庸,不管有没有能力,不管年纪大还是小,他都不用担心权臣把持朝政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万历皇帝、嘉靖皇帝,他们都贪图享乐,多年不上朝,另外一个皇帝朱由校甚至醉心于木工活。但就算是这样,都没有任何人对明朝的江山构成威胁。

为什么不构成威胁了?就是因为没有宰相,皇帝的权力非常大。

另外,废除宰相,对皇帝的大一统江山,也有好处。明清之前,中国总会不断地形成乱世。朝中的权臣造反,地方的诸侯造反,由此轮番对皇权构成冲击。但是在废除宰相制度以后,这种情况几乎没有出现过了。为什么没出现呢?因为中国是一个很不均衡的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绝对皇帝,才能模糊这种不均衡,保持国家的稳定。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样说不对,我们不是一直反对独裁吗?你怎么还说有一个强大的皇帝,对于大一统的国家有好处了?

其实,这得看我们生活在什么时代。古代封建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尊卑观念非常强的礼治社会。这样的社会,对秩序的要求非常高。秩序乱了,国家也就乱了。而有一个强大的皇帝,就能够很好地维护这种秩序。

当然了,废除宰相的害处,也是非常明显的。更大的一个害处,就是皇帝非常容易怠政。以前是宰相,帮助皇帝操持朝政,皇帝不会那么累。现在宰相没有了,所有的事情都堆在皇帝那里,等着皇帝去裁决,皇帝怎么会不累呢?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我们看看明朝的皇帝朱佑樘,甚至开设了早朝和午朝。他为什么要搞早朝和午朝呢?就是因为有干不完的事情。而雍正皇帝一年四季都在皇宫里批奏折。他为什么会这样?也是因为有干不完的事情。

总之,只要这个皇帝稍微勤政一点,他都会累得够呛。

所以,皇帝很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兴致勃勃干事。但是稍微干的时间长一点,就会累,干脆丢掉朝政自己去享乐。

皇帝是朝廷中唯一的主心骨,当皇帝不理朝政的时候,朝廷就没有人来主持了。这样一来,朝廷就会乱成一团,大臣们天天争吵,但是没有一个人敢做主,也做不了主。因此,整个朝政的效率非常低。

当然了,废除宰相制度,显然是一种独裁,是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的。所以封建制度在经过明清两朝后,就寿终正寝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5/1855.html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受到后世皇帝的推崇?与宰相制度有何关系?” 的相关文章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对宋太宗的名声,为什么不够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光义这个人,高梁河之战败得太惨,所以黑子多,但是看一下,杜太后死后不到一个月就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这么敏感的人事任命也侧面说明了金匮之盟的可能性。到了973年,此时赵匡胤已经即位十三年了,这一年,光义政敌赵普罢相...

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

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

众所周知根据我国地理情况,自古以为都是从北向南统一天下,从南向北基本是不可能的,那么朱元璋有哪些本事,竟然可以做到从南向北完成统一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朱元璋在北方的对手太菜了。朱元璋在众多起义军中,并不是实力最强的一个,也不是反对元朝最激烈的一个。真正和元朝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三气周瑜”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里,正史没有这一出。周瑜之所以被气到吐血,实则为气上加气,导致旧伤严重复发而亡。诸葛亮“穷追猛打”《三国演义》将正史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刘备的原本面目是什么 刘备真的是虚伪狡猾吗

对刘备原本面目是怎样的,真的虚伪狡猾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通过“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和“刘皇叔”等名片介绍,让人们认清刘备虚伪狡猾的原本面目。他逢人便介绍自己为“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立志要匡扶汉室,还被汉献帝称作皇叔。...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樊哙,为吕后妹夫,西汉开国元勋。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一个在汉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后封舞阳侯,后来位居大将军、左丞相,更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吕媭(xū),跟刘邦算是连襟,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信任。鸿门宴中,樊哙曾出面力救刘邦...

刘备建立的王朝属于汉还是蜀 蜀汉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

刘备建立的王朝属于汉还是蜀 蜀汉这个称呼是怎么出现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刘备建立的王朝,是蜀还是汉?为何历史上称之为蜀汉或者刘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所建立的王朝,其实就是汉朝。是对东汉王朝的延续,不过因为在蜀地建国,所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蜀汉。蜀汉又被称之为季汉,按照伯仲季叔来排名,西汉就是伯汉,东汉就是仲汉,...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又是继承人 曹操为何如此厌恶这个儿子

曹丕作为曹操的儿子又是继承人 曹操为何如此厌恶这个儿子

还不知道:曹操为何那么厌恶曹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曹操厌恶曹丕其实,曹操在54岁那年,也就是公元208年兵败赤壁之后,那个“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曹操,便相当于“死”了。不再以“一统天下”为人生奋斗目标,转而开始眼睛向内,努力经营曹魏那一亩三分地了。比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