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为什么要亲手杀兄弑弟?他为什么不让尉迟敬德代劳?
你知道李世民吗?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自从李渊建立大唐后,李世民和李建成就围绕皇位的继承展开激烈的争夺,不得不说李世民对唐朝的建立是功劳更大出力最多的,常年领兵在外四处征讨,曾先后消灭洛阳的王世充,河北窦建德等地的义军,期间也为自己网罗了大批能人死士,象长孙无忌、房玄龄、秦琼、尉迟敬德等,这些人在李世民的身边鞍前马后,为大唐为李世民剿灭各地义军立下许多战功。
既然李世民手下有这么多的能人死士,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时不”借刀杀人”让别人代劳,却要亲自动手“杀兄弑弟”,落下千古骂名呢?别人动手岂不更好?
这主要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也决定了这把“刀是无从可借的。李世民在全国各地虽然有很大的势力,但李建成有一个李世民永远比不上的优势,就是他“皇太子”的身份。就是这个“皇太子”的身份,让朝中的一些皇亲国戚,王公贵族,文武大臣都团结在他的周围,在他们眼里,李建成才是正统合法的“皇子”。
当然也不只这些,李世民虽然长期在外作战,可李建成也不是毫无建树、碌碌无为之辈。他也是一个统兵打过仗的人,只是和李世民相比没那么出众。但长期在关内苦心经营,也让他在京城一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连皇宫卫队都在李建成的控制之下。
如果将双方的实力作一些比较,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势力范围主要是京城以外的地区。李建成所控制的范围则在京城及周边一带。李世民和李建成相比并不占优势,反倒比李建成还略显逊色。在京城要想找到信得过的人当这把“刀”的确困难。
也许还会有疑问,就算李世民在京城借不到这把“刀”,为什么不用手下的人?比如秦琼、罗成,他们的武艺也不在尉迟敬德之下。话虽如此,但除了一个尉迟敬德,李世民还真找不到让他信得过的人。秦琼、罗成他们忠心的是大唐,是李渊,你让他们去消灭王世充、窦建德,他们会义无反顾。若是让他们去杀“皇太子”肯定不会干,弄不好反倒还会走漏风声。
之所以会选中尉迟敬德,是因为李世民对尉迟敬德有救命之恩。当初李渊听信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谗言,要杀掉尉迟恭,是李世民把他保下来的,然后就把他留在身边。尉迟恭的性格有点憨,就是我们所说的那种二愣子,耍心眼不行,秦琼、罗成不敢干的事他就敢干。可即便是尉迟敬德这样的人在杀李建成时都有些顾忌。
这就是为什么在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只带着敬德而不带秦琼、罗成等人的原因。可单凭尉迟敬德又不能保证他能对付得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万一尉迟敬德害怕了临阵退缩或其它原因导致计划失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为了万无一失,李世民只有亲自出马,哪怕留下千古骂名也在所不惜。
于是,待一切计划安排妥当后,李世民就带着尉迟敬德、长孙无忌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外,待李建成、李元吉进宫时陡然杀出。李建成和李元吉发现情形不对想逃但为时已晚,李世民抬手一箭射死了李建成。此时的尉迟敬德还有些犹豫自己是不是该动手,但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随手一箭便射死了李元吉。
李世民在干掉了大哥和三弟后,便让尉迟敬德持戈入宫面见太祖李渊,声称“太子和齐王叛乱,已被秦王所杀,我特来护驾,现叛军尚未平息,望你立刻下旨,将各路兵马交予秦王指挥”。
面对手持利器,杀气腾腾的尉迟敬德,李渊还敢说什么?很明显,稍有反抗,就会和隋文帝杨坚一样的下场。李渊和隋文帝还是连襟,杨坚怎么死的他不可能不知道。李世民要是不敢杀他,就不会派一个二愣子去逼宫。李渊自然也明白,都是他二儿子安排好的,自己当然不想象杨坚那样,再说就只剩这一个儿子了,不传给他还能传给谁?于是便马上下了一道圣旨,立秦王为太子,一切大事都由太子处理,自己坐起了太上皇。
事情发展到这我们也就明白,当初李世民在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并非不想借“刀”,李建成和李元吉无论死在谁手都比他亲手所杀要好听的多。只是形式所逼,没有更多让他信得过的人,只得亲自动手。一旦能借到他会毫不犹豫的拿过来,象后来逼宫时就是巧妙的运用了尉迟敬德这把“刀”,而不是由自己亲自去动手便得到了他所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