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遭遇蝗灾时,宰相姚崇建议坚决灭蝗,为何唐玄宗会犹豫不决?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4-11)120

姚崇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假如某个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应该怎么办?今天的人回答这个问题很简单,消灭蝗虫。但是,如果时间上推到唐朝玄宗年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

蝗灾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灾害之一。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而蝗灾破坏的就是农作物。大规模的蝗灾,让粮食颗粒无收,老百姓只能忍饥挨饿。在中国古人的思维里,天人感应思想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国家有灾难,必是统治者在某些方面有缺陷,才导致上天降下灾难。在这种思维之下,治理蝗灾就遇上了困难。治理蝗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蝗虫杀灭了,但是这样一来,就违背了上天的旨意,因为蝗虫是上天派来的,不可杀。但是如果不杀,蝗灾必然会越演越烈,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抉择,考验的就是执政者的魄力了。

遭遇蝗灾时,宰相姚崇建议坚决灭蝗,为何唐玄宗会犹豫不决?

开元四年( 716年),刚刚继位不久的唐玄宗就遇上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山东地区爆发了严重的蝗灾。在天命论思想的影响下,当地地方官只能焚香磕头,大兴祭祀,乞求上天开恩。民众在官府的带动下,也纷纷烧纸磕头,天天跪拜。但是倒腾了半天,山东地区的蝗灾丝毫不见缓解。这下可把地方官急坏了,急忙报告朝廷。

唐玄宗接到报告后,令大臣议论治蝗方案。

李唐立国之初,一度以道教为国教。武则天时期,又大力提倡佛教。崇佛思想日渐成风。在天命论和崇佛思想的双重影响下,没有哪个大臣敢提出捕杀蝗虫的建议。

这时期的宰相是姚崇。满朝文武,只有他提出治蝗的根本在灭蝗。他对玄宗说:《诗经》上说';秉彼蟊贼,付畀炎火';,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也曾下诏说要积极消灭蝗虫,劝督农桑,让老百姓衣食丰足。消灭蝗虫就只治蝗的更好办法,古人都能灭蝗,为何我们现在却不能呢?( 《诗》云';秉彼蟊贼,付畀炎火。';汉光武诏曰:';勉顺时政,劝督农桑。去彼螟蜮,以及蟊贼。';此除蝗谊也。)

具体该怎么灭蝗呢?姚崇说:蝗虫生性胆小,见人就飞,很容易驱散。而且田地都有主人,目前要尽快发动天主人到各自的田地里灭蝗。

遭遇蝗灾时,宰相姚崇建议坚决灭蝗,为何唐玄宗会犹豫不决?

蝗虫在夜间有趋光习性, 利用蝗虫的这一习性, 夜间设置灯火, 在灯火边挖好大坑, 将蝗虫引来, 捕到后即烧死并埋于坑中。用不了多久,蝗灾可除。(且蝗畏人易驱,又田皆有主,使自救其地,必不惮勤。请夜设火,坎其旁,且焚且瘗,蝗乃可尽。古有讨除不胜者,特人不用命耳。)他还建议,由朝廷派出御史,名为捕蝗使,分头督促指导各地灭蝗。

姚崇的建议提出后,就遭到了众多大臣的反对,他们众口一词,蝗虫乃是天降灾害,不宜捕。

焦头烂额的唐玄宗举棋不定。

姚崇有救时宰相之称,就相当于现在的救火队长。姚崇在武则天朝就官居高位,官至宰相。他为官正直,很有作为,曾极力反对武则天任用酷吏。唐睿宗时间,姚崇被贬为申州刺史。李隆基称帝后,又将姚崇从地方上请回中央,担任宰相。正是在他的辅佐下,李隆基得以快速稳定政局,坐稳皇帝宝座。而在姚崇的建议下,唐玄宗施行轻徭薄赋、重视农桑的政策,国家很快恢复了繁荣。开元能成盛世,姚崇功劳甚大。

遭遇蝗灾时,宰相姚崇建议坚决灭蝗,为何唐玄宗会犹豫不决?

在蝗虫泛滥之时,姚崇力排众议,坚决灭蝗,他对犹豫不决的唐玄宗说:很多大臣只会教条地按照儒家的文章办事,不懂得变通。现在山东蝗虫成灾,其严重程度世所罕见,假如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庸儒执文,不识通变。凡事有违经而合道者,亦有反道而适权者。昔魏时山东有蝗伤稼,缘小忍不除,致使苗稼总尽,人至相食;后秦时有蝗,禾稼及草木俱尽,牛马至相噉毛。今山东蝗虫所在流满,仍极繁息,实所稀闻。河北、河南,无多贮积,倘不收获,岂免流离,事系安危,不可胶柱。纵使除之不尽,犹胜养以成灾。)

姚崇见玄宗仍然不能下决心,就说:陛下好生恶杀,此事不劳烦陛下下令,先让臣下发命令进行处置。若是没有效果,您就削掉我的官爵。

玄宗又说:蝗虫是天灾,乃是由不德而致。你现在主动请求捕蝗,难道不担心会违背天意吗?

姚崇丝毫没有畏惧之意,他针锋相对地回答说:捕蝗之术,古人行之于前,陛下用之于后,古人行之,所以安农,陛下行之,所以除害。臣闻安农,非伤义也,农安则物丰,除害则人丰乐,兴农去害,有国之大事也,幸陛下熟思之。

玄宗这才下了决心,下令说:吾与贤相讨论,已定捕蝗之事,敢议者死!

遭遇蝗灾时,宰相姚崇建议坚决灭蝗,为何唐玄宗会犹豫不决?

地方官在朝廷政令的逼迫下,才开始积极灭蝗。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地方上的很多官员仍旧抱着蝗是天灾,岂可制以人事?的观念,对朝廷政策阴奉阳违。

当时,汴州刺史倪若水在皇帝下诏灭蝗后,仍旧坚持不同意灭蝗。他的观点是,蝗虫不可灭,对付蝗虫更好的的办法是加强道德修养。他还举例说十六国时期的汉赵皇帝刘聪曾下令灭蝗,结果蝗虫未除,为害却更大。姚崇听后大怒,狠狠地训了倪若水一番,他说:刘聪是个伪主,所以德不胜妖。但当今圣上宽厚仁慈,因此妖不胜德。他又反问倪若水:如今,在你的治下爆发了蝗灾,你看到蝗虫啃吃庄稼而坐视不管,将来老百姓没有吃的,你安心么?你还是赶快动手灭蝗吧,免得将来悔之不及!

倪若水见自己的话没能引起皇帝的注意,又惹怒了宰相,便不敢再违抗,只得安心捕杀蝗虫。而其他地方官也再没有谁站出来反对捕杀蝗虫。

在姚崇的主导下,捕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仅汴州一州,就捕蝗十四万石,投入汴渠顺流而下者不可胜数。把蝗灾减少到更低限度。于是,虽然开元年间山东连年发生蝗灾,但是并没有造成很大的饥荒。

姚崇忧国忧民,他的治蝗行动受到人们钦佩,当时就有人评价说:姚元崇为相,忧国如家,爱民如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4/246301.html

“遭遇蝗灾时,宰相姚崇建议坚决灭蝗,为何唐玄宗会犹豫不决?” 的相关文章

范长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长生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长生,“蜀之八仙”之一,成汉丞相。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根据历史记载,姜子牙年近八十岁才出来辅佐周文王,年近一百岁时,帮助周武王灭商,这对于许多大龄不得志的人来说,是很好的励志教材。如姜子牙这样的情况虽然稀缺得紧,却并非个例,在距离姜子牙那个年代的一千三...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胡惟庸案件,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一大案,也是朱元璋开启诛杀功臣先河的案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胡惟庸谋反这件事,才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们极度不相信,从而开启了残杀模式。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究竟过不...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还不知道: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此战赵括率领的四十多万赵军几乎被秦将白起打到全军覆没。那么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上白起,最后谁会赢?秦赵长平之战中,即便赵国没有换将,很大...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为何会被杀?

王镕又名王矪,是五代十国初期赵国的君主。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唐末五代是中华历史上的一个混乱时期,各路枭雄则你方唱罢我登场,互相混战二百多年。成德节度使王镕不懂军事,也不会领兵打仗,为何能在唐末五代的乱世割据近四十年而没有被吞并一。年少袭镇王镕出身武将世家,为成德军节度使王景崇之...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一口气攻下齐国70多座城池 战国四大名将为何没有他的位置

乐毅带领五国联军,攻下齐国70多城,为何不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有很多名将,四大名将的叫法,也只是《千字文》里的一家之言罢了。《千字文》中是这么写的: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简单的意思就是说,白起、王翦、廉...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吴三桂当初为什么要清兵入关 吴三桂有反叛之心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为什么要放清兵入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吴三桂这个人,很多人都会想起他起兵反清的事,特别是他的口号,兴明讨虏,这句话放在电视剧里面或许有些人能信,但是你看看吴三桂的一生,这个人,从他生下来开始,就是个反复横跳的二五仔。吴三桂生于万历四十年的辽东,他的父亲...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对东吴的稳定与建立有重要影响

韩当(?-226年),字义公。辽西郡令支县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孙吴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韩当长于弓箭、骑术并且膂力过人。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代,随从其征伐四方,功勋卓著,对江东基业的逐渐稳固和吴国的建立有着重要影响,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官至昭武...

徐辉祖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徐辉祖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徐辉祖是明朝初年勋臣、将领,中山王徐达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根据《明史·徐辉祖传》记载:辉祖,初名允恭,长八尺五寸,有才气。明朝开国功勋徐达,有四子四女。其长子徐辉祖身高八尺五寸,而且生得英俊潇洒。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徐辉祖本有父亲的英勇和忠贞,奈何最后被皇帝禁锢,直...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