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中国历史10年前 (2015-05-28)1710

还不知道: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此战赵括率领的四十多万赵军几乎被秦将白起打到全军覆没。那么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上白起,最后谁会赢?

秦赵长平之战中,即便赵国没有换将,很大可能也改变不了战败的结果。不过赵国如果没有用赵括换掉老将廉颇,损失将会减少很多,四十多万赵军也不至于被秦将白起斩首坑杀,最终落得一个几乎全军覆没的结局。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毕竟廉颇和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作战策略不同,廉颇采取的是以守为攻的策略,即便屡次战败,也不至于全军覆没。而赵括为了达到赵孝成王反击秦军的目的,改守为攻,赵括的主动出击无疑是给了白起聚而歼之的机会。

白起的作战特点是以歼灭敌方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战必求歼,并且很善于野战。最终白起用计引诱赵军追击,进而分割包围,将投降的数十万赵军几乎全部坑杀,导致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单独和秦国进行全方位的对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秦赵长平之战前上党之战的经过,以便解答本文主题。

秦赵上党之战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逐渐强大,加上对三晋的上党地区窥觑已久,于是在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二十七年),秦将白起攻打赵国,攻占了上党地区的光狼城(现今山西晋城市高平市区西南,注:上党郡原本属于晋国,三家分晋后,韩赵魏三国瓜分了上党,因此三国都占有部分上党地区,赵国的光狼城就属于上党南部地区)。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史记》记载:“昭襄王二十七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

自此,秦国便开始逐渐蚕食三晋的上党地区,不过当时秦国正在攻打楚国,由于战事紧张,便暂缓了对上党地区的攻势。之后秦国在鄢郢之战大胜楚国后,又将矛头对准了三晋,再次将目光放到了三晋的上党地区,于公元前362年,秦将白起攻取韩国野王城。

那么上党地区有什么特别之处吗?为何秦国和三晋都对此地垂涎不已呢?

这是因为上党地区属于战略要地,境内主要有长治盆地、晋城盆地两块盆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上党地势高险,又是三晋咽喉,再加上当时上党的地理位置是“天下之中”,因此号称为“天下之脊”。

而且晋国将上党设置为郡是具备很强的军事性质,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边防,足以说明上党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韩、赵、魏三国瓜分上党郡后,这一地区又成为三国对峙的前沿,因此三家分晋后,非但没有削弱上党地区的战略地位,反而还得到了加强。

秦国攻占韩国野王后,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土之间的联系。韩国不能救援,韩王为了避免战祸,便主动将上党地区献给了秦国。但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便带领上党百姓连同上党郡下的十七座城邑一同献给了赵国,从而使赵国得到秦国攻击,亲近韩国,一同抵挡秦国。

《史记》记载:“赵受之,乃令赵胜受地。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赵孝成王认为这是大利益,便派兵接受了韩国献给秦国的上党地区,并派将军廉颇带领军队驻扎在长平。秦国自然不可能置之不理,于是秦昭襄王派将军王龁带兵夺回上党,为此秦赵两国兵戎相见,爆发了上党之战。随着战事不断扩大,之后又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史记》记载:“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赵军士卒犯秦斥兵,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廉颇坚壁以待秦,秦数挑战,赵兵不出。赵王数以为让。”

结果王龁一举就攻占了上党,因廉颇率军驻守在长平接应逃往赵国的上党百姓,王龁便以此进攻赵国,多次大败赵军。虽然廉颇修筑堡垒固守,但还是被王龁率军攻破阵地,夺下了两个城堡。接着廉颇又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结果又被王龁再次攻破阵地,夺下西边营垒。

廉颇依然坚守营垒,不出兵迎战秦军,而赵孝成王早已对屡战屡败的廉颇产生不满,加上廉颇畏惧秦军、久拖不决,对其更加反感,因此多次派人责备廉颇不与秦军交战。

并且赵孝成王在听闻初战不利的消息后,还曾派遣大臣入秦议和,不过秦国却对赵国议和一事加以利用,先后隆重接待赵国使者,之后向各国使者大肆宣扬,让各国误认为秦赵两国已经和解,从而防止各国救援,彻底孤立了赵国。

之后秦国采用反间计,使赵孝成王用赵括代替了廉颇为主将,率兵反击秦军。在赵国换将的同时,秦国也暗中用白起替换了王龁,之后白起用计进一步引诱赵军深入,最终率军包围了数十万赵军,后将投降的赵军几乎全部坑杀,秦赵长平之战以秦国胜利告终。

如果长平之战中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和白起谁会赢呢?

即便赵国没有换将,最后很大可能也是以失败结束。白起和廉颇都是战国时期的名将,两人的军事才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因此秦赵两国最后比拼的并不是白起和廉颇两人的军事才能和实战能力,而是秦赵两国的国力,谁能支撑到最后,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至于白起和廉颇,最后谁会赢?我们可以先来了解几个问题:赵孝成王为什么要换掉老将廉颇?秦国为什么要采取反间计?秦国为什么又要暗中将主将换成白起?

赵孝成王为什么会换掉老将廉颇?

其实赵孝成王换掉廉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秦国的反间计,最为关键的原因是赵国的国力已经无法支撑和秦国进行持久战。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在长平之战正式打响之前,秦赵两国在上党地区已经对峙了长达三年时间,在长平之战正式打响之前,赵国的国力已经逐渐出现不支。而廉颇采取的是固垒坚守的策略,想以此挫败秦军速胜之谋,但赵国的国力却无法再支撑太长时间,如果战事无限期拖延下去,等军粮难以为继,物资得不到补充后,迟早会拖垮赵国,最后以战败告终,因此赵国急需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其次在上党之战中,廉颇屡次战败,赵国军队伤亡很多,廉颇率军一直败退至丹河东岸(长平附近),并且之后怯缩不战,久拖不决。赵孝成王对数次战败的廉颇早已恼怒,又反感廉颇畏惧秦军、怯缩不战,为此曾多次派人责备廉颇。以此可见,赵孝成王已经对廉颇相当不满。

于是秦国的反间计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此时赵国的国力已经无法再支撑持久战,赵孝成王想的是尽快结束战争,赵国比秦国更加拖不起。而廉颇在秦赵战场没能取得什么战果,并且也不与秦军交战,一直拖延战事,于是赵孝成王不顾蔺相如谏阻,派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接替了廉颇为赵军主将。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赵括也深知赵孝成王为什么会任用他为主将,目的就是想让他反击秦军,尽快结束战事。但廉颇一直坚守都被王龁率军两次攻破阵地,何况是主动出击,再加上秦军已经暗中将主帅换成武安君白起,结果赵括改守为攻,导致赵国四十多万士卒被白起斩首及坑杀,几乎全军覆没。

秦国为什么要采取反间计,让赵国换将呢?

秦国这么做目的也是不想一直拖延下去,避免过多损耗国力。只有赵军改守为攻,主动出击,秦军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赵国,从而达到速胜目的。

按照王龁对战老将廉颇的战绩,其实只要赵国主动出击,秦国即使不用换将,最后也能取胜。毕竟相对野战而言,攻坚战的难度要更大,王龁能率军多次击败赵军,并两次攻破廉颇的坚固的防守,说明王龁的军事才能是可以得到肯定的,也表明秦军的战斗力比起赵军要更加强悍。

那么秦国为何又要暗中将主将换成白起呢?

这是因为秦昭襄王不仅想要取胜,而且还是要大胜。白起的主要作战特点是以歼灭战为主要思想,秦昭襄王用白起作为主帅的目的就是想要彻底打垮赵国。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白起作战首先会进行战前精确预算,分析敌我形势,包括双方军事、政治,以及国家态势,甚至除敌我双方之外的第三方是否可能会参与其中也会进行精确料算,因此还未开战便能知胜败。

其次在预期歼敌地区事先修筑工事阻敌,作为辅助进攻手段,以防敌军突围,目的就是为了歼灭敌方有生力量,这在当时属于前所未有的作战思想。

最后是战必求歼,这也是白起最为突出的作战特点。攻城夺地并不是唯一目标,歼灭敌方有生力量才是白起的主要目的,为此白起还强调追击战,对敌人进行穷追猛打,从而达到歼灭战的目的。白起很善于运用围歼战术作战,因此成为战争史上无与伦比的统帅。

从白起的作战特点不难看出秦昭襄王用白起替换王龁为主帅的想法,目的就是为了能一战定乾坤,彻底击败赵国。可以说白起最后坑杀数十万投降的赵军,就是秦昭襄王想要得到的结果,只有全歼长平数十万的赵军才能使赵国元气大伤,从而解决赵国这个山东六国中最为强劲的对手,为秦国统一铺平道路,奠定胜利基础。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结语:

即便赵孝成王没有换将,依然用老将廉颇担任主将,最后也难以改变赵国战败的结果。面对秦军的进攻,廉颇只有两条路可走,不是防守就是选择进攻,但两条路都无法战胜秦军。虽然防守可以起到阻碍作用,但赵国的国力却无法一直支撑下去,迟早会拖垮赵国。

如果廉颇主动迎战,面对强大的秦军基本是没有取胜的可能,毕竟在坚守战中都被王龁多次攻破阵地,主动出击无疑于自取灭亡,加速战败。即便秦国没有换将,廉颇对战王龁都难以取胜,如果换成是更善野战的白起,恐怕廉颇的一世英名都要毁于一旦。

这并不是说廉颇的军事才能不行,而是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军队战斗力也不如秦国。如果赵国的国力能支撑廉颇长期坚守,或许能拖垮秦国,获得最后胜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505/1836.html

“长平之战赵国要是没有换人 廉颇和白起最后谁能获胜”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徐晃的统兵能力与王平相比如何?

三国时期徐晃的统兵能力与王平相比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曹操和刘备争夺汉中,刘备在汉中之战中胜出,最终夺取了汉中,这除了刘备的努力之外,还和一位大将有关,这位大将就是王平,因为王平向徐晃建议,徐晃不听,被赵云和黄忠击败,徐晃要杀王平,王平一怒之下,放把火投降了刘备,最终助...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关羽败走麦城最终被杀与刘备有关?

三国时期名将关羽作为忠义勇猛的象征,受后人膜拜,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关羽败走麦城被俘杀害,蜀汉因此全失荆州,仅剩益州一州之地,实力大为受损。诸葛亮荆州、益州兵分两路北伐的长期战略规划也落空了,后来的北伐只能从道路崎岖的汉中等地进军,因粮草补给大受限制,未能...

杨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杨侗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统一朝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皇泰元年(618年),隋炀帝遭宇文化及杀害,王世充于是拥立越王杨侗为帝,延续隋朝。但还不到一年,杨侗就遭王世充杀害,结束了一生悲惨的命运,临死祈祷“不要再生在帝王家”。那杨侗死前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呢...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陆抗在东吴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晋代魏,公元280年晋灭吴。称帝建国最晚的吴国,居然是三国之中最晚消亡的一个,也是非常有意思。除了长江天险,各种客观因素之外,人力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今天我们来聊聊东吴最后一位名将——陆抗。出身大...

雍正只是赐死一个妃子 和珅为何能在二十年后平步青云

雍正只是赐死一个妃子 和珅为何能在二十年后平步青云

对雍正赐死一妃子,为什么却让和珅二十年后平步青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野史大观·和珅获宠原因》中讲述了一个尤为神奇的故事,其内容虽说荒诞多半不可信,但不妨写出来权当故事来看。说的是雍正皇帝有一个妃子,相貌长得极为好看,乾隆到了快要成年的年纪时,雍正常常召乾隆...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孙权和刘备是盟友关系 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

还不知道:孙权为什么非要击杀关羽?你看看周瑜临死前都说了什么,关羽不冤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19年,一个巨大的喜讯从前线传来,东吴的主将吕蒙在吴蜀战场上大获全胜,不仅收回了被蜀汉霸占多年的荆州,还擒获了蜀汉的大将、刘备的结拜兄弟关羽,这让东吴上下一片欢腾,仿...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还不知道:如果刘备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他能灭了东吴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趣谈答案:刘备70万大军即便取得了胜利,也绝对不可以灭掉东吴,也没有办法灭掉东吴。刘备的小心思简单来讲,刘备突然之间率领着70万的大军进攻东吴,并且发动了夷陵战役,最开始的时候绝对...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秦始皇如果立扶苏作为太子 秦朝还会不会灭亡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秦始皇在盛年时就立扶苏为太子,秦朝还会灭亡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秦始皇因为生前迟迟没有册立太子,为此给了赵高可乘之机,在秦始皇巡游途中去世后,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拥立秦始皇幼子胡亥称帝,之后赵高独揽大权,实行苛政,激起民变,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