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历史文化6年前 (2019-05-07)26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找零,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通常通过使用纸币来获取商品。这些发行的货币有固定的面值,从大到小不等,所以买东西找零十分方便。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近几年来,人们甚至都不经常使用钞票了,取而代之的手机里的网银支付和扫码支付。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付款,省去了找零的环节,十分轻便快捷。

但是在我国古代,金银等贵金属被不少人用来交换商品。由于白银的特殊性,更多时候是它作为一般等价物。人们装着银子去买东西,难免会遇到找零的难题。

我们在古装电视剧中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位行走江湖的大侠潇洒的掏出一锭大银,告知小二或者掌柜不用找钱了,然后转身拂衣而去,“深藏功与名”。

抛开这种事的真实性不谈,我想编剧此举既是为了塑造一个江湖儿女的形象,也是为了省时省力。毕竟在古代,给银子找零时要用到工具的,通常要用钢剪子把银块剪开。要是人还没有点力气,可能还剪不动这银子呢!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一、白银的前世今生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是,古装剧里有很多错误之处。在看电视剧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产生惯性思维,认为古人都是拿白银当钱来花的。事实上,我国在历史上重金属并不多,银矿开采没那么容易,甚至黄金比白银开采更为容易一些。

《天工开物》里面记载:“凡银中国所出,浙江、福建旧有坑场”。

也就是说最初在这两个地方都开采出了一些银,可是后文又提到了,“国初或采或闭”。到了明朝初期,这些地方的银矿又有一些已经关闭了。

著名的银矿也还是有的,比如四川的蜜勒山、甘肃的大黄山等等,可是这些地方每年合起来的产量还不到云南的二分之一。因此,更多时候人们使用金或者银 *** 成商品,而非流通的货币,明清之前充其量也就是个货币流通的替代品。银的产量这么少,自然价值也很高。

不少电视剧或者小说不合史实,有一篇故事里面最为极端,住宿在客栈一晚尽然要花到三百两银子,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拿到宋朝来说,这个朝代公务员的薪水算比较高的了,收入能达到每月30贯钱的也要是郎中以上,刚刚好五品。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从各个朝代的正常情况来看,一两银子大概是一贯钱。也就说五品官员不吃不喝,没有计划外收入,需要10个月才能攒齐300两银子。而这五品以上的官员按照购买力换算,宋朝的一两银子折合成人民币为900~2000元,明朝的一两银子大概值人民币四五百元。

这样看来,路边小摊上随手扔下一块大银子的“游侠”,不是刚继承了家产,就是做了窃贼。

用全球史观的眼光来看,15世纪到16世纪期间,明朝还在做农业经济的美梦,欧洲一些国家已经知道到海外进行探索了。

《马可波罗行纪》就说过: “大汗在林中修建了一个小亭,亭内有数根美丽的装饰着黄金的圆柱。”

向西欧人宣传中国等东方国家非常富足,黄金白银满地都是。毫无疑问,结合史实我们知道,马可波罗在这件事情上进行了十分夸张的描述,可是这却吸引了不少懵懵懂懂的西欧人。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几个国家发现了不少土地。西班牙的运气比较好,1545年,在西班牙占领的地方——秘鲁的波托西找到了蕴藏量十分丰富的银矿,大量的白银被开采出。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中国的工业品在当时可是顶尖级别的,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不断扩大无疑给明朝带来了不少好处。白银就此大量流入中国市场。至于白银成为主流流通货币,那就是明朝中后期的事情了。

二、使用官银或者碎银子

最简单的莫过于给官银找零了。官银官银,顾名思义就是官府的银钱,主要来源于各地税收或者是财政收入。

或许这还要归功于张居正,在他之前的明朝,人们该缴纳的税是用物品来折算的,产什么交什么。这可就要看地方官员的人品了,货好还是不好全看地方官那一张嘴。长期下来老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得意的全是中间的那一大批昏官。

张居正决定颁布的一条变法,简而言之就是所有上交的物品一律换成银钱。虽然简单,但是实用。古人对官银有着一套严格的规定,它的模子和分量都有严格标准。

打个比方,顾客用十两的银子去买五两的东西,这时候就不必剪开十两的银锭,直接找给顾客五两的银子就好了。毕竟官银主要用于发军饷或者大宗贸易,需要方便简单,如果零零碎碎的就不成样子。

我们常在武侠剧中看到这种情形:一众江湖英雄(或者强盗)不满足于庸碌的贪官鱼肉百姓,便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组织了一场偷盗行为,官府的银子就这么轻而易举的被带走了。其实这在现实中是几乎不可能的。首先官银在背后都有大印“明码标注”,大侠们就算拿来了也不敢出去花。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其次,编剧就没有考虑清楚银子的重量,动不动就写出一万两、一百万两的惊人之句。一百两银子约等于今天的3700克。一块银子的面值就是一百两,那么一万两就是370000克,一百万两就是37吨。。。

能不能带着这些银子跑路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些银子可以用来砸人了。下次可以先进一点,写出“绿林英雄用卡车来偷银子的桥段”。老百姓平时用不着官银,或许有了银子,这么大个头也没法装在兜里带上街。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以铜钱或者零零散散的碎银子为主。碎银子都是从哪来呢?喜欢看《红楼梦》的朋友应该不会忘记这一段,贾府过新年,准备了不少锞子,用来打赏伶人什么的,也讨个吉利。这里的锞子就是一种碎银。

明朝的“火耗归功”比较出名,后世一般用它来代表官员贪污。其实在最初,它的用途不在于此。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百姓缴纳税必须使用银两,这些碎银子必须经过重新铸造才能收入官府。这个时候不免产生一些银两的损耗,故称为“火耗”,而“火耗归功”就是以此多征收银钱。

但即使是碎银子,对寻常百姓来说,用来买生活日用品也不太实用。比如说你用一块碎银子买点菜,商人就要找你一大把铜钱。

因此绝大多数人在面对找零这个问题时,要么把想买的东西攒起来一起买了,要么卖家在用点鸡蛋之类的物品当做找的零头给你。更为简单粗暴的 *** 是,用剪子将这块银子剪开,值多少钱就剪多少。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三、剪子、戥子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经典桥段:晴雯姑娘生了病,宝玉特地为她请了大夫。临结账的时候,麝月提起了戥子,却不认识银子的分量。有婆子笑着道:“那是五两的锭子夹了半边,这一块至少还有二两呢!这会子又没有夹剪,姑娘收了这块。”普通人家没有贾府这样的豪气,一个月两三两银子也够生活了。

平常日子里,这些银子多半是要剪成小块,然后才被用来购物。拿着出门,碎银子分量还是过大,这时候商家来剪,剪得好不好看倒是其次,剪成多小都有可能。一般分量足够的银子用“块”做量词,最小的银子就叫做“角”,或者是“毫”。

一般来说,官府的对铸造官银的要求比较严格,民间却没有太大讲究。古时候有专门的“倾银铺”,倾银铺就是民间用来熔铸银子的铺位,专门为人们把碎银子融成大锭、大锭解为小锭。《西游记》中八戒被孙悟空骗去的一锭银子,就是专门找人做的,道理也差不多。

可是既然铸银的技术在民间就能学会,难道人们不怕银子中间会掺假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大明律·附例七》规定:“凡收受诸色课程变卖物货,起解金银,须要足色。如成色不及分数,提调官吏人匠,各笞四十。”

百姓更简单原始的 *** 就是用牙咬,这个细节在不少古装剧中有所体现。经验丰富者将会发现,银的质地比铜要软上不少。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如果铸造假的银锭,充其量就是外面包上了一层银,里面还是其他金属。这时候用牙咬一下,如果发现很硌牙,那么这块银子就是假的。这时候造假分子又跳出来了,我不用银的包浆,而是在银块里掺一点其他东西,只要足量,你能看出来吗?

答案是能。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前面就说过古人收账会准备各种大小的剪子,这剪子可不只单单是用来找零的。首先店家会用戥子测一下你的银锭是否足斤足两,然后用剪子将银块剪开,看看到底是不是纯银。

接下来才是找零的真正开始,《15-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中提到,一位在中国游历的神甫惊讶地发现,即使是孩子也能娴熟地估算出银子的分量。如果你用十两的银子买了六两的东西,店家会用戥子来看剪下来的是不是四两。如果是,交易结束;如果不是,店家会继续剪下去。或者用柜台里的碎银子、铜钱凑足四两。

总结:

虽然古代使用银子交易不方便,可古人们却创造出了各种各样简单粗暴的找零方式。最常见的找零方式莫过于用剪子剪开,用戥子称足分量。或许这也是古人实用数学特别好的一种体现吧,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不得不令人叹服。

参考文献:

《天工开物》

《马可波罗行纪》

《大明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5/250724.html

“古代找零钱是一个什么样的体验 找零还得借用特殊的工具”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李林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真实的李林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林甫,唐玄宗皇帝时期的宰相,是唐朝由胜转衰的至关重要的一个人物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评价一个人要从客观的历史角度去分析,李林甫是一个奸臣,同时他又是一个能臣。在某些制度改革上他大刀阔斧,但在某些深水领域却在走回头路。一、“口蜜腹剑”的奸臣《资治通鉴·唐纪·玄宗天宝...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真实的果郡王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果郡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礼,后雍正登基后,为避讳皇帝号,将“胤礼”改为“允礼”。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清朝果郡王这个人火起来,得归功于《甄嬛传》的播出。在剧中,果郡王风雅俊秀,文武双全,再加上温柔深情,因此成为后宫女子们的梦中情人。而他却始终对甄嬛痴心一片,最后死在雍正在猜疑中,这样完...

历史上海兰珠的封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历史上海兰珠的封号是什么?有何含义

海兰珠,姓博尔济吉特,是蒙古科尔沁部族寨桑贝勒的女儿。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皇太极,大清的开国皇帝。他的前半生,一直在权力和战争中谨慎小心。(一)前期的皇太极的后宫,寡妇也能接受皇太极对于大清承上启下,继承了父亲努尔哈赤的后金,建立了大清。皇太极本身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皇子,...

古代开国皇帝那么多 朱元璋和刘邦为何要杀功臣

古代开国皇帝那么多 朱元璋和刘邦为何要杀功臣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刘邦杀功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刘邦和朱元璋爱杀功臣?看看他们的出身就知道了。在中华文明历史上,封建王朝的数量是非常多的。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也就是秦、汉、隋、唐、元、明和清朝。就拿这几个对于王朝来说,大家有没有发现,只有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

在政治和文学方面,曹植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政治和文学方面,曹植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县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

在古代皇帝微服出访后,应该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

在古代皇帝微服出访后,应该怎么证明自己的身份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装剧一直以来都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文化,以我们熟知的古装剧集来看,皇帝的微服私访在其中是常有出现的,这是以一种演绎化的手法来将故事推向高潮。而说到古代的皇帝们,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先不说他们坐拥天下吧,有的皇帝还喜欢经常的微...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

想知道古代最清廉的宰相是谁吗?据说已经穷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唐朝的陆贽,他一生清贫,是百姓所爱戴的清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他的生平,一起看看吧。皇帝重用陆贽出生在没落的江南望族里,吴郡陆氏一直是江南四大姓氏之一,只可惜在陆贽出生以前,这个庞大的名门望族已经人走鸟散,几近衰败。但...

在古代皇帝当中 开国皇帝为何寿命都比较长

在古代皇帝当中 开国皇帝为何寿命都比较长

还不了解:古代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代开国皇帝为何都长寿?他们不碰一样“东西”,其他皇帝做不到。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答案是将近600个。在如此多的皇帝中,能活过70岁的仅有10个,能活到80岁的有5个,而90岁以上的,一个都没有。有趣的是,在这些高寿的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