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中国历史6年前 (2019-05-14)221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北宋马政,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作为中国古代经济文化发展的高峰,北宋王朝在富裕繁荣的同时又在军事上屡屡失败,给人以积贫积弱的印象。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宋军兵弱,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骑兵力量薄弱,而后人又往往将原因简单总结为前朝丢失养马地,军马无法得到持续有效补充。

那么北宋的马政发展到底如何?宋军骑兵不成规模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一、养马地

骑兵在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几乎是无敌的,其机动性高,冲击力大,杀伤力强,获胜时能乘胜追击,战斗不利也可迅速撤退。

因此骑兵作战胜利时常常能打成歼灭战,失败时则往往是击溃战,步兵则与之相反。所以中原王朝想要打败游牧民族,就必须建设自己的骑兵部队。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要组织骑兵首先要有战马,但养马场也不是随处都可以建设的,马喜欢生活在高寒地带,对水草要求较高。宋代史学名著《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就曾高度总结道:

“马喜高寒,非炎方所利。”

总体而言,整个蒙古高原到处都是优良的马场,但草原地带不适宜农耕,即便不考虑游牧民族的袭击中原王朝也不可能长期滞留。

所以历朝历代想要养马,更好是挑选长城以内尽量靠近北方的宜耕宜牧区设立马场,这样的地方大致有三处:

河西走廊(陇右)、河套地区以及冀北地区。

北宋开国初期并非没有优质马场,宋太宗时期虽未能进兵河西走廊,冀北马场也因幽云十六州的丢失而损失殆尽,但北宋却控制着河套地区的大部。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优质马场的大致方位

准确来说,当时河套地区的灵州和定难五州为北宋直接管辖,早在西汉时期,汉王朝就在灵州设立了河奇苑和号非苑两大著名马场。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描述道:

“畜牧为天下饶。”

《后汉书》也对灵州的风土物产大为感叹:

“水草丰美,土宜产畜,牛马衔尾,群羊塞道。”

然而严重缺乏马匹的北宋对此地的重视程度似乎并不高,在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年),几乎没进行多激烈的战斗就将仅有优良马场丢给了党项人。

在此后的岁月里,北宋和西夏连年征战并逐渐取得优势,元丰四年(1081年)宋军占领兰州,崇宁三年(1104年)置陇右都护府。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陇右地区同样是历代著名的产马地区,《新唐书》记载:

“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至七十万六千。”

唐王朝后来甚至还因为陇右地区养马太多而地方狭窄,不得不将部分马匹迁到河曲地区。

当然唐代的陇右地理概念要比北宋大的多,根据《唐六典》的描述,当时的陇右道行政区划:

“东接秦州、西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朔漠。”

这几乎将北宋陇右都护府和西夏王国全部囊括在内,不过即便如此北宋陇右所在的河湟地区也大量出产良马,历史上著名的“茶马互市”就是用茶叶在此地换马。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如果我们以宋军丢失灵州和占领兰州为节点,北宋开国至灭亡的167年内,至少有88年拥有优质马场,这么长的时间足以建立大规模的骑兵部队。

除此以外,就算丢失了北方所有的优质养马场中原仍然是可以养马的,早在秦汉时期,黄河沿岸的大片区域就曾大规模放牧。

但是受气候和植被的影响,在中原地区养大的马匹会较为矮小,体力和速度也比不上草原马,其中大部分无法军用。

以宋神宗时期的中原马场为例,《宋史》曾对良马比例有过精确统计:

“河南北十二监,起熙宁二年至五年,岁出马一千六百四十匹,可给骑兵者二百六十四。”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中原马场大约只有百分之十六的马匹可以作为军马,这么低的比例无疑会造成大量浪费。所以中原非不能养马,只是养马的代价比较高。

二、摇摆不定的马政

那么在北方养马场时有时无的情况下,北宋的马政究竟成效如何呢?宋王朝最终又为什么没有像西汉那样建立起强大的骑兵部队呢?

事实上自灵州失守后党项人日益强大,辽国也在北方边境蠢蠢欲动,深切感受到威胁的宋真宗早期对战马极其重视。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公元1007年,北宋著名大臣陈尧叟主持养马工作,在全国设立22个监牧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宋史》记载:

“凡内外坊、监及诸军马凡二十万匹。宋代马政之盛极于此矣。”

要知道根据史料记载,汉景帝末期全国马匹数量大约也只有三十万匹,这还是几代人积累的结果,宋真宗年间养马的成效可见一斑。

然而对西汉来说,从汉高祖刘邦开始养马就是无可置疑的国策。无论国家经济困难与否,皇位如何更迭,马政都被坚定不移的贯彻了下去。《后汉书》总结道:

“马者,兵甲之本,国之大用,安宁则以别尊卑之序,有变则济远近之难。”

汉武帝北击匈奴并非全靠其个人魄力,尤其是战马,更多的是几代人的积累。自刘邦白登之围,和亲政策开始后,汉朝上下就从未因边境短暂的安宁而懈怠片刻。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北宋则不同,自宋太宗北伐失败后趋于保守,长期偏安,“饮马塞外,收取河西”的宏图大志很难在朝堂中持续占据优势。

自宋辽两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北方边境迅速安定下来几乎再也看不到战争的苗头,此时北宋朝堂对养马的兴趣大为下降。

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养马开支巨大,有人建议将战马卖掉,《宋会要缉稿》中就记录了宰相向敏中和宋真宗的对话。向敏中建议:

“近岁边陲彻警,兵革顿销。然诸军战马尚未减数,颇烦经费。望加裁损。”

宋真宗则对此表示认同:

“已令内中精选止留近上等第马,其余令民间货卖,定价闻奏。”

这对于北宋养马业的打击是巨大的,在黄河流域养马本来就极其昂贵,如果没有朝廷财政支撑是无法维持下去的。

到了宋仁宗年间,由于西夏崛起,为解边境之急北宋再次开始养马,受限于财政困境逐渐摸索出了行之有效的“民间养马”法。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王安石变法后,“保马法”开始实行并取得良好效果,但由于新旧党争,新党失势后“保马法”被全面废止,马政再次遭到重大打击。

值得一提的是反对马政的北宋大臣并非都是置大局不顾的奸臣,包括司马光、包拯在内的许多知名人物都对养马明确表达过反对意见。

他们考虑的出发点是经济,在黄河流域养马的性价比是相当低的,尤其是在北宋人口大规模增长的背景下,人与马争地的现象尤为突出。

根据《唐六典》的记载,即便是和平时期每匹马的口粮也是人的五倍以上,仅以此推算,宋真宗养二十万匹马所消耗的资源至少可以养活上百万人。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这还不算养马所设立的太仆寺等机构及人员的日常消耗,如果再把骑兵的训练、装备等费用全部算上,对于任何朝代来说都是巨额开支。

由于政策的朝令夕改,北宋始终无法积累起数量庞大的战马。这点在宋徽宗年间尤为突出,根据史料统计,大观元年(1107年)北宋全国战马竟不足1800匹。

三、鱼与熊掌

那么北宋末期养马场都到哪里去了呢?部分被开垦为农田,还有很多被用来养羊,可以养马的草场养羊自然也是得天独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养羊,北宋《图经》对此盛况描述道:

“近河东、陕西及近都州郡皆有之。”

这主要是因为北宋时期对羊肉的消耗量非常大,《宋会要缉稿》记载了皇室每年的羊肉用度:

“羊肉四十三万四千四百六十三斤四两,常支羊羔儿一十九口。”

《东京华梦录》则详细描述了北宋都城民间用羊肉制成的近50种美食。

由于朝堂到民间对羊肉的偏爱,废掉马场去养羊当然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甚至还因为大量出产羊毛间接推动了纺织业的繁荣。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古代纺织业

军备和经济不可兼容,绝大部分军事装备生产出来后是无法投入再生产创造价值的,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战马也如此。

那么可以不要军备吗?不行,因为从古至今战争从未绝迹,抢劫比生产容易,如果没有足够的武备创造再多的财富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

既然如此可以无限制的生产军备吗?也不行,如果占用了太多的经济资源,穷兵黩武的下场同样是毁灭。

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如何处理军备和经济的关系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北宋显然没有做到这点。

和平时期无远图,但凡有片刻安宁立刻放松武备,等到战争爆发又从头开始建设,面对威胁态度摇摆不定,做不到秦汉时期“奋六世之余烈”的数代积累,最后亡于外敌也是必然的事情。

参考消息:

《宋史》

《图经》

《史记》

《后汉书》

《新唐书》

《唐六典》

《宋会要缉稿》

《东京华梦录》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5/251974.html

“北宋马政发展到底是什么样的 骑兵为什么一直起不来” 的相关文章

正式中的刘备和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为何认为他和刘备是英雄

正式中的刘备和曹操是什么样的 曹操为何认为他和刘备是英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曹操认为天下只有刘备和他算英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志·先主传》所载:“曹公自出东征,助先主围布于下邳,生擒布。先主复得妻子,从曹公还许。表先主为左将军,礼之愈重,出则同舆,坐则同席。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朱灵、路招要击术。未...

荀绰:西晋末年历史学家,他留下了哪些著作?

荀绰:西晋末年历史学家,他留下了哪些著作?

荀绰(生卒年不详),字彦舒,颍川颍阴人,西晋末年历史学家,西晋荀勖之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嘉末年为司空从事中郎,归于石勒,为石勒参军。撰《晋后书》15篇传于世。另著《冀州记》等。人物生平荀绰(生卒年不详),字彦舒,颍川颍阴人,西晋末年的历史学家。出生于著名...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曾狠心赐死过自己的两个儿媳,是因为什么?

常人言“伴君如伴虎”,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悠悠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经20多个朝代,诞生了400多位皇帝。在这些帝王中,能像朱元璋一样白手起家者,为数并不多。朱元璋是典型的乞丐皇帝、平民皇帝或者说是草根皇帝。从这一点上来说,朱元璋值得敬佩。对于朱元璋的评价,在中国历史发展当中,历来褒贬不一。如果非...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明末清初思想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湖广衡阳县人,明遗民,明末清初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唐甄并称“明末清初四大启蒙思想家”,学者王朝聘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崇祯五年(1632年),考中秀才,组织“行社”、“匡...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樊哙打仗还不如刘邦 鸿门宴上为何还敢对项羽吹胡子瞪眼

对论领兵打仗的本事,樊哙远不如刘邦,为何敢在鸿门宴朝项羽瞪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知名度很高,鸿门宴上朝项羽吹胡子瞪眼,是樊哙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实际上,樊哙领兵打仗的本事,在汉初名将中,并不突出,且不说完全没法跟淮阴侯韩信比,也没法跟英布、彭越、卢绾、刘贾等...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雍正时期李卫的地位如何?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李卫作为清朝重要的大臣,我们总是能在一些历史正剧之中看到他的身影。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雍正时期的李卫,可以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他在没有任何势力背景的情况下入朝为官,最终坐到了总督的位置。并且李卫一生作风清正,鲜有黑料,这在当时的清朝,是颇为难得的。有人说,李卫是雍正的...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项羽死后刘邦是如何对待他的那些亲属的?

刘邦是秦末不可多得的枭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古代统治者,对于和自己竞争最终失败的人,都会有意贬损他,污化他。对其子孙后代,都会着意打击。比如李世民打败他的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后,不但杀掉他们的儿子,而且对他们进行了着意地贬损。在史书上,李建成变成了一个...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赤壁之战孙权作为胜利的一方 孙权为什么要投降曹操

还不知道:赤壁之战后,孙权为何要投降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吴太祖大皇帝孙权(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赤壁大战之前,东吴的大部分官吏都劝孙权投降曹操,因为那时候无论是双方力量还是战场形势都对...

评论列表

Rainy
Rainy
2周前 (11-10)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对北宋马政的发展深感遗憾,宋朝在军事和经济之间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态度导致了其骑兵建设的失败和最终的灭亡命运,今天的历史网这篇文章很好地总结了这一点: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对军备的持续投入导致的结果必然是积贫与弱弱的循环往复直至消亡!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