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满是补丁的清官张昶,刘伯温为何说他留不得?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张昶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作为一个大臣,他必然是有着俸禄,怎么会穿破了衣服也不换呢?每个身居高位的皇帝都知道自己的帝位来之不易,所以有很多帝王都生性多疑,怀疑总有人会谋朝篡位。所以要想取得皇帝的信任,臣子们往往会花费很多心思。有的大臣是真心想为皇帝做事的,有的却是有着不轨心思,这就希望帝王们擦亮眼睛。朱元璋这人一生充满传奇,他本是草根出身,最后却成为了天下至尊。
这样的逆袭绝非凡人能够做到,可就是如此有本事的人,差点却上了一个臣子的当。究竟是哪位臣子竟有如此本事,让天下至尊都差点上当,那人便是张昶。
朱元璋不但擅于用人和爱惜人才,而且当上皇帝后知道自己小时候给地主放过牛和当过乞丐,尝到过苦难生活的滋味,所以主张大臣们在生活上能节俭就尽量节俭,珍惜来之不易的好日子。
张昶是元朝末期的户部尚书,在元朝混得风生水起,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可是因为一系列的原因被朱元璋收编,然后在明初成为了大明的户部侍郎。之所以太祖能够欣赏他,这是因为此人确实是有两把刷子,不仅把明朝的户部治理的是稳稳当当,而且还为人谦和,做事严谨。
有一次朱元璋在朝中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他破旧的衣服,随即就对这个人大加的赞赏,并直夸此人身为户部的一把手,居然还如此的节俭,简直就是国家之幸,在夸奖结束后,朱元璋还非常客气地对他大加赏赐。后来的朱元璋对张昶也是给予重任,连《大明律》的修著都让张昶参与。
一般说来,自己的大臣穿着旧衣服生活节俭,作为皇帝应该是比较高兴的。事实上是有很大问题的,因为刘伯温识破了他的居心,然后在朱元璋心里给他埋下种子!所以最终劝朱元璋杀了他。
但是,朱元璋对张昶的重用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这人就是刘伯温,作为朱元璋的智囊,刘伯温却对朱元璋说:“此人不可留,他这是在给旧元朝守节呢!”刘伯温继续分析说:“张昶身穿破旧衣服,并不是因为他自己有廉洁的习惯,乃是因为他有二心,说明他还没有忘记元朝朝,还想效忠旧元朝。”老朱对刘伯温所说的话不相信。 面对刘伯温的说法,朱元璋也是在意的,但是没有证据,当时的朱元璋不愿意去除掉张昶这样的人才。
张昶确实是原来元朝投降过来的官员,只不过是看到他足智多谋,有些才华,所以才正式启用了他,还提升他为户部侍郎,而且他也把户部管理的井井有条。
刘伯温的意见来源,不是有着直接证据,比如张昶建议朱元璋在法律方面,重刑罚,还有张昶上书朱元璋,建议朱元璋不要那么拼,要多享受,这些建议都是消磨朱元璋本人的,但不是直接证据,不能说明张昶此人有大罪。
所谓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张昶心系元朝的直接证据最终也是浮出水面,张昶的一封发往元朝的书稿被杨宪(朱元璋麾下大臣)发现,朱元璋得知后,下令彻查。果然,搜查人员在张昶家里翻到了一张字条,只见上面写着:“身在江南,心在塞北。”老朱大怒道:“彼决意叛矣,是不可赦。”随即下令拿下了张昶,并且于1367年6月处决了他。
昶附私书访其子存亡。杨宪得书稿以闻,下吏按问。昶大书牍背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太祖乃杀之。
但有另外一种说法,说张昶是受人陷害,与刘伯温没有多大关系。因为张昶的妻儿还在北元,他也曾经想过:“自己曾经是元朝的大臣,现在留在明朝,妻子儿女都在北元,但不知道她们在那边怎么样?”当张昶听说明朝要放回一个旧元投降过来的人返回北方时,于是写了一封想念妻儿的信,让那人顺便带回北元。可是这信被杨宪截获。这杨宪立功心切,所以就断章取义陷害他,最终导致张昶意图谋反成为不是事实的事实。
其实,张昶到底有没有叛逆之心,只有他自己知道,但是,思念北方的妻儿也是人之常情,而自己虽然在明朝这边身为高官,但是妻子儿女不在身边,心里自然是特别的难过。但是,朱元璋认为,一个不忠于本朝的人自然也是留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