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在位时期杀了很多大臣 为什么就是没有杀程咬金
对武则天和程咬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杀程知节(程咬金),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方面,有没有必要非得杀了程知节。另一个是程知节方面,有没有主动去招惹唐高宗和武则天。
众所周知,武则天为了改朝换代,曾经大肆任用酷吏,屠戮李唐宗室和持不同政见的大臣。但是,这一切都是在唐高宗去世之后才发生的。唐高宗在位时,武则天虽然揽权,却还不敢过于放肆,对于李唐宗室自然是不敢动手的,即便是持不同政见的大臣,在没有唐高宗默许的情况下,武则天也是不敢随意处置的。
程知节死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彼时唐高宗仍然在位,而且此前一年的麟德元年还发生了“废后风波”,这至少说明,直到程知节去世,武则天的权力并没有完全稳固,处置一个唐太宗李世民的旧臣、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卢国公,彼时的武则天还是绕不开唐高宗的。
再看看麟德二年之前被武则天整倒、整死的重臣都有谁。长孙无忌、褚遂良、韩瑗、来济……无非这老几位。再看这老几位为什么会成为武则天的眼中钉、肉中刺。很明显,都是激烈反对过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人。那么,武则天又凭什么能让唐高宗同意让这些老臣、勋臣、重臣,甚至包括唐高宗的亲娘舅被整倒、甚至整死?很显然,他们不仅仅是因为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且还对皇权形成了掣肘、甚至威胁,唐高宗本人也希望尽快搬除这些绊脚石。至于立后事件,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索而已。说到这里就很清楚明了了,武则天要整倒、整死的这些人其实也都是唐高宗想整倒的人,彼时的武则天只不过是在前台充当了 *** 的角色而已,不是吗?
程知节自唐太宗去世之后,可以倚仗的旧主已逝,加之年纪也越来越大,地位也基本到了人臣的巅峰了。因此,对于唐高宗即位之后的政治斗争几乎都是置身事外,从不参与。唐高宗废后立后之事,程知节自然也是置身事外的。这么一个拥有开国元勋、国 *** 衔而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老头儿,唐高宗和武则天真心没有杀他的理由和必要。
但是,由于程知节和长孙无忌同为昔日天策府的同僚、唐太宗的旧臣,唐高宗和武则天在着手处置长孙无忌一党时,对于这个老头儿还是有所顾忌的。因此,显庆元年,程知节虽然年事已高,仍然被唐高宗支去了征讨西突厥的战场,让他对于长孙无忌之事鞭长莫及。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唐高宗对于父亲的这位旧臣也并不是十分放心的。
显庆二年,程知节所部在与西突厥贺鲁部作战时,程知节的副手王文度屠城杀降,私分被杀降民财物。史载,程知节随行将领中只有苏定方没有参与分红。虽然没有直说程知节也参与分红了,但大家用脚趾想都能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如果没有主帅程知节的默许,王文度怎敢如此肆意妄为?班师回朝之后,事情很快败露,程知节因逗留不进及不努力追敌被免职。事后不久,唐高宗又任命程知节为岐州刺史,程知节以年迈为由,上书“乞骸骨”,告老还乡。唐高宗就坡下驴,免除了程知节一切职务,让他回家养老。麟德二年,程知节寿终正寝,享年七十七岁,唐高宗追赠其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襄”,陪葬唐太宗昭陵,自此程知节算是最终软着陆了。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产生疑惑,程知节已经身为国公了,在官员待遇优厚的唐朝,应当是不缺钱的。更何况都这把年纪了,为什么还要参与杀降分红,最后落得个晚节不保呢?再仔细想想,难道这不正是程知节想要的吗?随着时间的推移,唐太宗的旧臣已经没剩下几个了,连亲娘舅长孙无忌都成了唐高宗的绊脚石欲除之而后快,自己还赖在位子上找什么不自在?但是,总不能让唐高宗背上一个无故贬逐开国元勋的恶名吧?不如自己找点事儿,给唐高宗一个就坡下驴解除自己职务和兵权的理由。
唐高宗自然也是明白程知节这一番苦心的,屠城杀降,还私分被杀降民的财物,这并不是小罪过。唐高宗却雷声大、雨点小,高起低落,难道这不正是君臣之间的默契吗?再从程知节得到的死后哀荣来看,也足以说明问题了。程知节能够在风云诡谲、暗潮汹涌的初唐时期屹立数十载不倒,而且还得以善终,尽享死后哀荣,并不是没有原因的。程知节看似一介武夫,实际上其政治智慧是很多满腹经纶的文臣都无法企及的。
当然,程知节去世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果程知节活到唐高宗去世之后,以其与唐太宗的关系,似乎很难坐视武则天改朝换代而不闻不问。更何况,武则天想要改朝换代似乎也很难容得下这么一个李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如此一来,程知节还能否得以善终就真的很难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