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杀和珅只是让他背罪名 对面他嘉庆都不敢说什么
很多人都不了解嘉庆杀和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大家都知道清代的吏治到乾隆末年时已非常腐败,和珅则是这个腐败年代的标志性人物。一般人仅知道和珅在乾隆的默许与庇护下大肆敛财,但是不一定知道乾隆皇帝自己才是一等的敛财高手。
所谓“议罪银”,就是犯事的官员通过向皇帝直接缴纳罚款从而减免惩罚,这个“制度”秘而不宣,但留下了秘密档案--《密记档》。《密记档》记载李质颖乾隆五十二年(1787)奏折:
“奴才于浙江巡抚任内未行参奏王燧,情愿罚银十万两,粤海关监督任内奏事错误,情愿交银二万两,四十六七两年关税盈馀短少,部议赔银三万六千馀两,审理广东盐案不实,情愿罚银十万两,共银二十五万六千馀两。荷蒙皇上天恩,准其每年交银二万两。奴才自四十六年起至本年,交过造办处广储司共银十四万两,其余十一万六千余两,理宜竭力凑微,按限完纳,庶于寸衷稍安。但现在变产凑交,一时售卖不及,又恐有误限期。奴才昼夜惶悚,无计可施,惟有叩恩施格外,准于明年起,每年作为二季,交银一万五千两。。。。。。”
这个李质颖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任浙江巡抚,因为杭嘉湖道王燧贪污,李质颖事前未参劾遂被免职。但他才被免职没多久,皇帝即降旨让他管理粤海关这份美差去了。
又有另一名浙江巡抚福崧于乾隆五十一年因亏空公款被召回北京,《密记档》记载,他必须缴纳20万两罚款,然而他开始才垫付了2万。乾隆可能知道他一时搞不来这么多,于是在乾隆五十五年,福崧又回到浙江巡抚的岗位,奉旨捞钱。3年后,福崧因贪污罪被斩,剩下没缴完的13万两由其他官员补交。。。。。。
议罪银的主要经手人是和珅与福长安,这两人雁过拔毛,贪污所得自然不少,然而从中获得大头的还是皇帝。收钱即可免罪,乾隆的举动与受贿似无本质区别。此风一开,各地官员自是勤于搜刮,反正犯了事罚款即可,罚完了再去捞一把,社会所受之害自可想象。
乾隆五十五年,内阁学士尹壮图上奏皇帝,指出议罪银滋生 *** ,请求废除。乾隆装模作样地回复,没这种事吧?朕不信,你得拿出证据!
“朕从来不尚虚词颟顸了事,尹壮图不得以风闻取誉也。”尹壮图回奏说:“各督抚声名狼藉,吏治废弛”,各省督抚皆贪污腐化,人民群众都知道。
乾隆闻之竟骂道:“竟似居今之世,民不堪命矣!朕临御五十五年,子惠元元,恩施优渥。。。。。。凡身被恩膏者,无不家喻户晓,小民等具有天良,方将感戴之不暇。。。。。。(贪污腐化之状)系闻自何人?于何处见此情状?”
意思就是,就是我这千古圣君的治下,怎么可能发生这种事?
尹壮图知道触怒天颜,遂表示服软,但皇帝不依不饶:既然你说天下贪官多,那么你就给我滚出去查一查!结果尹壮图被迫上路,查了几个省后毫无结果,只得溜回来请罪。各省督抚有皇帝护着,尹壮图当然查不出名堂。
乾隆还洋洋得意道:“朕以躬行节俭为天下先。。。。。。至现在纪纲整肃,内外大臣实无敢有营私枉法者”。接着乾隆令将尹壮图交刑部治罪,被建议问斩。但是,乾隆故意表示宽大,惟令其降职。这样一来自然不再有人敢拿“议罪银”说事了。
直到乾隆老死,嘉庆掌权后尹壮图才得到 *** 。《嘉庆朝实录》云:
“原任内阁学士尹壮图、曾奏各直省仓库多有亏缺。经派令庆成。带同尹壮图前赴近省盘查。彼时各该督抚等冀图朦蔽。多系设法挪移。弥缝掩饰。遂致尹壮图以陈奏不实降调回籍。此皆朕所深知。是以降旨令其驰驿来京。另候擢用。”
当然,当儿子的嘉庆不能明说自己老爹贪钱受贿,于是所有罪名都让和珅背去了。
(参考自牟润孙著:《注史斋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