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平之战赵军进行了多次冲锋 为什么就是无法冲破白起的包围圈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6-20)160

长平之战赵军为什么无法冲破白起的包围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长平之战打到最后,赵括眼见救援无望,遂集结军队,多次拼命冲锋,妄图冲破白起的包围圈,能跑出去几个算几个,也算给赵国保存一点实力 。

话说回来,赵国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又经多次磨炼,部队的战斗力在六国当中还是拔了尖的,更何况“一夫拼命,百夫莫敌”,兵法上也有“围三缺一”、“归师勿遏”的说法,为什么呢?

就是为了防止敌军狗急跳墙,给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可白起呢,面对战斗力强悍,已经拼了命的赵军,却一反常例,牢牢把住防线,就让他们死活冲不出去,最后逼得40万赵军弃械投降,一点反抗的勇气都没有,为什么会这样呢?

四个原因,一个比一个重要。

长平之战赵军进行了多次冲锋 为什么就是无法冲破白起的包围圈

冲锋

一:强悍的作战意志。

众所周知,秦军的作战意志是非常强悍的,而这种强悍的作战意志哪里来的。

无他,部队里明确的赏罚制度,中国历史上,秦军大约是最早施行军衔制的部队,这个军衔制又是哪里来的?

商鞅变法施行耕战制度,即把二十等爵应用到部队之中,并制定了完备的赏罚系统。

也就是说,只要你打的好,爵位会一级级提升,随之而来的,便是越来越高的特权、待遇。

比如:

秦国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低级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斩获两个,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斩获5个,则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

等等,这些足以说明,只要战场上英勇奋战,国家是不会亏待你的,会给你很多相应的特权,这对没有出头之路的平民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

这样一来,秦军士兵就不是怕敌人,而是盼敌人了,因为敌人的脑袋可以换来他们未来的幸福生活,战斗意志能不强悍吗。

二:完备的部队编成。

作战

当然,打仗光靠战斗意志是不行的,他是集体行动,讲究大家互相配合,而在这方面,秦军就具有了领先水平。

秦军部队的编成是:最小作战单位为伍,由5个士兵组成;10伍为一屯,有士兵50名; 2屯为一将,有士兵100名;5将为一主,有士兵500;2主为一大将,有士兵1000 名。

部队作战时,伍、屯、将、主、大将等战术单位紧密联系,互相配合。单以伍为例,防守时五名军卒互相保护,进攻时相互配合,就是混战的时候,伍内兵卒也能做到队形始终不乱,不会被轻易击破。

小单位就是这样,大单位就更不用说了。

三:基本的作战原则。

有了意志,配合,接下来就得讲战术了,即基本的作战原则。

秦军的作战原则也很了不起:先秦以前,部队作战多采用车步结合,当时一乘车卒约为8人,如果秦一次战役出动战车三千乘,车兵下来就有2万多,还不包括掩护战车的步兵。

战车的构成一般是,有驭手,弩手和重甲持矛的士兵。

战车的防护措施也比较完善,轴端装有矛头,马身覆有厚甲。

战车周围还有一定数量的步兵保护,他们的任务之一就是,保护自己的战车,让敌人难以接近。

有了这样的原则,部队几乎是集团冲锋,战斗力是相当惊人的。

四:作战使用的武器

秦国的军工业在战国时期也非常先进,他们戈、矛什么的当然都有 ,但更重要的则是——秦弩。

秦国的弓弩在当时来讲,具有世界领先技术水平,也是作战中杀伤力更大的武器,大到什么程度?

长平之战赵军进行了多次冲锋 为什么就是无法冲破白起的包围圈

秦弩

秦弩有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十石具弩等多种,有效射程小一点的接近200米,更大的就达到了惊人的800米,单拿最小射程算,已经跟普通步枪差不多了。

秦国的弓弩本来就先进,当时他们单兵携带多少呢?

秦兵马俑二号坑的出土的弓弩手每人都背着两个上下对称的负矢陶环,每个陶环可以装100支铜镞。

以前魏武卒厉害的时候,也只背着五十支箭,可秦国弓弩手呢 ,就要比他们多的多了。

古代战场上有句话:不怕千军,就怕寸铁。

说的什么,就是弓弩啊,一言不合先扫一轮,这谁受得了啊。

这种打法,就如冷兵器遇到热兵器,你根本凑不到跟前,就丢掉了性命,战场上,看不见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这还让赵军怎么打。

于是赵国士兵就这样输了。

在赵括被射死之后,他们没有一点办法,就只能无奈的选择投降,据说以后40万降卒被坑杀,秦军使用的还是秦弩。

以上四点,就是长平之战中,赵军多次拼命冲锋,可还是冲不破白起包围圈的原因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6/258365.html

“长平之战赵军进行了多次冲锋 为什么就是无法冲破白起的包围圈”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曾公亮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泉州晋江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曾公亮登进士第,授会稽知县。他自地方官员累升至知制诰、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参知政事、枢密使等职,在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如果有支援,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关羽在襄樊之战中如果有支援,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关羽,三国蜀汉大将。字云长。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称汉中王后,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关羽随即北伐,攻打襄樊,樊城守将曹仁坚守不战,曹操派于禁督七军救援,因一场秋雨汉水暴涨,于禁被关羽击败。接着,曹操又派徐晃增援,徐晃击败了关羽,当时,关羽还有五千人。后来,孙权偷袭...

伊尹是如何从社会底层的奴隶一跃成为贤相的?

伊尹是如何从社会底层的奴隶一跃成为贤相的?

伊尹(公元前1649年~前1550年),己姓,伊氏,名挚,夏末商初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商朝开国元勋、道家学派创始人之一、中华厨祖。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伊尹出生后,被有莘国庖人收养。父亲是个既能屠宰又善烹调的家用奴隶厨师,他的母亲是居于伊水(今洛阳伊河)之上采桑...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项羽当初没有重用韩信 项羽后面为何又主动找韩信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一开始不重用韩信,为什么后来主动找韩信,是害怕韩信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四年,韩信率军攻下齐地,而后被汉王刘邦立为新的齐王。楚已亡龙且,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项羽不是西楚霸王吗?不是横扫天下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诸葛亮发动北伐之后司马懿的表现怎么样?

诸葛亮发动北伐之后司马懿的表现怎么样?

诸葛亮是我们最为熟悉的三国人物之一,他为了刘备的事业出谋划策,鞠躬尽瘁。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诸葛亮北伐中原,五次对魏国用兵,虽然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但是,却以弱小的力量将强大的魏国打的几乎没有招架之力,比如,斩王双,杀张郃等。在北伐中,魏国统帅司马懿...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刘备和孙坚平黄巾军功大小差不多 两人结局为何截然不同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孙坚都是剿灭黄巾有功,孙坚被连连晋封,刘备为何原地踏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84年,刘备、孙坚在剿灭黄巾军的战斗中都立了功,可不久孙坚就被晋封为别郡司马,而刘备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任何消息。两人的军功大小差不多,为何结局却截然不同呢?东汉末...

陆续:东汉时期名士,因楚王刘英谋反被牵连下狱

陆续:东汉时期名士,因楚王刘英谋反被牵连下狱

陆续,字智初,会稽吴县(今苏州)人。东汉时期名士。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刺史巡视本部召见了陆续,征召为别驾从事。因病辞官,回到郡里任门下掾。后因楚王刘英谋反被牵连下狱,后被赦免返回故乡,终身禁止做官。后来因病去世。人物生平陆续,字智初,会稽吴县(今苏州)人。世代为名门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