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代统治时期,非正式的内阁制度,怎么彻底架空了六部?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6-23)300

对大明的内阁制度,相信大伙儿都不会陌生。内阁大学士们,实际上原本是明朝皇帝的顾问与秘书,帮皇帝整理一些文件、处理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但是,从明朝中前期开始,内阁制度逐步壮大,到了明朝统治的中后期,内阁开始凌驾于六部之上,并且侵蚀了六部大部分权力,几乎架空了六部尚书。那么,其实并不正式的内阁制度,如何能够架空朝廷的六部呢?其实,这与明朝的皇权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我们看看内阁和六部出现的时间。早在唐朝统治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三省六部制度。三省指的是: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六部则是:吏部、礼部、户部、兵部、刑部和工部。经历宋元两代王朝的磨砺,三省制度已经支离破碎,六部制度则完全保留了下来。在元朝统治时期,朝廷建立了中书省,分为左丞相和右丞相,负责管理六部。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随后开始了大规模的北伐,并且成功驱逐了元朝势力。

不过,明朝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元朝的官员制度。在明朝统治的初期,李善长担任左丞相,徐达担任右丞相。但皇权与相权的碰撞,从秦朝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丞相们很不满,因为丞相侵占了属于皇帝的权力。公元1380年,朱元璋杀掉了最后一任丞相胡惟庸,并且废除了丞相制度。在此以后,朝廷所有的大小事务,都由皇帝朱元璋亲自负责。

根据计算,朱元璋每天需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繁杂的政务让朱元璋不堪重负,在这样的环境下,朱元璋建立了内阁大学士制度。内阁大学士分为: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和东阁大学士。大学士仅仅是五品官,充当皇帝的顾问和秘书,帮助皇帝整理文件,处理无关紧要的琐碎事务等等。由于朝廷撤销了丞相制度,六部尚书从正三品晋升为正二品,并且直接向皇帝负责。在这一阶段,内阁的地位远远不如六部。

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以后,自己成为了皇帝,但缺乏处理政务的耐心和能力。从朱棣在位时期,内阁的地位开始提高,虽然仍不如六部,但毕竟出现了重大变化。到了明仁宗、明宣宗在位时期,内阁大学士们已经开始帮助皇帝处理公文。当然,需要皇帝进行朱批和认可。由此可见,此时内阁已经开始慢慢超越六部。在明英宗朱祁镇之后,由于明宪宗、明武宗几代皇帝的怠政。

内阁大学士们开始负责朝廷的日常事务和公文的起草,皇帝疏于政务,但又不能让内阁一家独大。为了制衡内阁,司礼监的太监们拥有了批红的权力,也就是替皇帝在奏折上进行批阅。这就形成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模式,截止明朝嘉靖皇帝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和司礼监制度已经基本确实。内阁分为首辅、次辅和群辅,司礼监分为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

内阁和司礼监形成了明朝政治的新格局,从名义上来说,内阁并不是一个正式机构,内阁无权管理内阁,但在实际运作中,内阁已经凌驾于六部之上。按照《明史》的记载:“明制,六部分莅天下事,内阁不得侵。至严嵩,始阴挠部权,迨张居正时,部权尽归内阁,逡巡请事如属吏,祖制由此变。”原本属于六部的权力,被内阁侵蚀大半,出现了“凡百政事,非下部必不可行,不能行”的情况,例如兵部的调兵权、工部的营造权、户部的度支权等等。从六部尚书改任内阁大学士属于升迁,因为进入了决策更高层。

一些观点认为内阁大学士是唐宋宰相群体的延续,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政权。对于明朝的内阁大学士,史料评价为:“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实。”明朝历史文献记载:“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所以说,内阁大学士并不属于宰相或者丞相,而是明朝皇权独大框架下出现的特殊产物。在六部中,吏部掌握人事考核和任免的权力,属于六部中硕果仅存者。其他五部,权力都被侵蚀严重。京城的中低级官员们,见到高级官员,一般拱手施礼,但见到内阁大学士和吏部尚书,则是下跪请安。在日常的称呼中,官员们称呼内阁大学士为“阁老。”内阁大学士总计有5位,但内阁大学士内部并不和睦。

在5位内阁大学士中,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首辅的手里,至于其他的内阁大学士,空有“阁老”的名号,在实际权力方面,不一定能够比吏部尚书强。为了夺取首辅地位,阁老们相互争斗不断,史料记载:“嘉靖以来之首辅,莫不由倾轧排挤而得之。”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属于内阁的辉煌时期。到了明朝统治的末期,天启皇帝在位时期,阉党的势力迅速扩大,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集团,完全压制了包括内阁在内的文官集团。

进入崇祯皇帝在位时期,崇祯皇帝朱由检是一个喜欢亲力亲为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内阁的权力开始缩小。清朝入关以后,虽然保留了内阁大学士制度,但已经成为赏赐官员的虚职。如果一位高官仅仅拥有内阁大学士的头衔,而没有军机大臣的头衔,基本上属于位高权低的荣誉型官员。曾国藩、左宗棠等重臣,得到了协办大学士的头衔,但仍然不能进入军机处,这是明清两朝大学士更大的差别。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6/258860.html

“明代统治时期,非正式的内阁制度,怎么彻底架空了六部?”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很早的时候就娶了黄月英 诸葛亮为何46岁才生下诸葛瞻

诸葛亮很早的时候就娶了黄月英 诸葛亮为何46岁才生下诸葛瞻

对一代贤相诸葛亮,为什么46岁才生下诸葛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蜀汉建立,除了一代人杰刘备的个人努力,还离不开麾下武将和谋臣的共同扶持,其中最典型的一位就是军师诸葛亮。诸葛亮出道之前,一直定居在南阳隆中,而且与当时的襄阳名士司马徽、庞德公、黄承彦等...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王莽能推翻西汉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王莽能推翻西汉

对西汉的外戚势力轮番掌权,为何只有王莽家族能推翻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汉朝的政治,人们往往会想到外戚干政,直接削弱了刘家的统治力,而且也正是因为有外戚的扰乱,才导致了西汉的国政一日不如一日,王莽作为一个外戚,他本身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人,但是在外戚互相制衡的过...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诸吕之乱中刘襄的表现怎么样?他为何没有登上帝位?

西汉初期曾经发生了一起外戚被汉朝大臣联合围攻的事件,史称诸吕之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刘襄有获得皇位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刘襄是刘邦的长孙。当时的情况,皇位已经传到了第三代。第三代中,刘盈的儿子一个被吕后杀了,一个不被大家认可。重新选择,只能在第三代中寻找最恰当...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哪里出了问题

努尔哈赤为什么不让多尔衮继位 多尔衮哪里出了问题

还不知道:从父亲角度看,努尔哈赤为何不让多尔衮继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620年,阿巴亥给代善“送饭”吃,努尔哈赤很恼火,将她赶回娘家,却舍不得她离开,很快就去接她回来。努尔哈赤宠爱阿巴亥,也疼爱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却不在他们之间选择继承人。1601...

长坂坡之战,许褚面对张飞的叫阵是什么表现?

长坂坡之战,许褚面对张飞的叫阵是什么表现?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中的长坂坡之战非常出名,当时,刘备败走,曹操率军在当阳的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先跑了,让张飞带二十骑断后,张飞横矛立马在当阳桥头叫阵,曹操手下诸将,无人敢出战。当时,曹操手下大将几乎都在,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都在,但是...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历史上福康安与乾隆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上福康安与乾隆到底是什么关系?

·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福康安本是大学士傅恒的第三子,可是民间却一直传闻他是乾隆的儿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事是真的吗?说起来,福康安还真是特别得乾隆的恩宠。他不光在年幼时,就被乾隆带入内廷亲自教养,还享有和其他皇子在上书房读书的资格,就...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