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宋朝士大夫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有多深?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6-24)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代以市民文化发达著称,文艺趋向于市俗化、平民化,城市也有突出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文艺高峰。而宋代文学当中也颇有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样官民关系如鱼水般融洽的例子。

然而宋代士大夫和底层百姓之间的压迫和矛盾,实质上是发展到了极点的。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评价宋朝财取于万民,唯恐其有余。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显然宋代的市民文化发达,文艺生活丰富只是史料给我们展现出的表象。当我们掀开表面那一层浮华温情的外衣,百姓遭受吸脂吮血的惨状会将一切的幻梦彻底打碎。

庶族士大夫的蜕化

宋代被公认为庶族士大夫政治的开端,宋代士大夫属于隋唐以后新型的士大夫。然而这绝不代表庶族士大夫较东汉至隋唐的士族门阀要进步。

当庶族士大夫未曾掌握高层政治权力,主要站在民间抨击士族门阀的腐朽以及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时,他们是具有很高进步意义的。而入宋之后,科举制度的完善,印刷术的发展,也使得庶族士大夫彻底取代士族门阀站上了历史舞台。

然而一切权力都需要制衡才能保持其良性运转,而宋代对于士大夫的过分优待乃至纵容,使得士大夫阶层严重失控。宋朝不仅重文轻武,以文官驾驭武臣,且存在着或在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不杀士大夫或不轻杀士大夫的所谓的祖宗家法,使得士大夫们获得了过分的自由,运用阶层特权时显得肆无忌惮。

而宋代士大夫对于底层百姓的歧视,也达到了汉代以来的高峰。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宋代成为了士大夫们挟制君主的一条口号,他们却极少考虑底层百姓的利益。哪怕是出身极寒微的知识分子,朝为田舍郎,一旦暮登天子堂,成为统治阶级,马上对底层人民表现出高人数等的姿态。文彦博对宋神宗所说的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可以代表宋代大部分士大夫的心声。

揭秘:宋朝士大夫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有多深?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自古役人,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衣之必用丝麻,济川之必用舟楫,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他物充代,然终非天下所可常行。……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盛观。

苏东坡已经算是比较能体察民情的宋代知识分子,尚且将底层百姓比喻成牛马,认为他们合当提供劳役,而士大夫就天然应该享乐。这种话语在现代看起来如果被人民公仆们说出来,无疑是 *** 谰言,而苏轼却能讲得天经地义。

庶族士大夫与富民的勾结

然而,我们确实看到宋代有大量官民相处融洽,官吏为百姓谋福利的记载,这是否矛盾呢?

除了建立政绩谋求升迁之外,我们必须注意到,宋代士大夫口中的民,往往并非底层百姓,而是地主豪强等富民。

宋代的户籍称作五等版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即佃农,而主户依照财产等级分为五等,其中一二等拥有150亩以上的田产,属于地主阶级。

宋代士大夫对于三四五等的主户,以及没有自己耕地的客户,其实是极尽歧视的。而他们往往提到的民,事实上只包括一二等的富民,他们与士大夫阶层联系紧密。如王安石变法时,士大夫纷纷反映民情不乐,事实上是因为变法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而旧党士大夫就作为大地主的利益代言者发声。

宋代士大夫比起前代更明显地与地主阶层进行勾结,原因有二,其一在于宋代士大夫大多本身就来自庶族地主阶层,其二在于比起前代较为封闭的士族门阀体系,宋代更庞大的利益集团能够与更多地主阶层达成合作关系。而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制度,使得知识分子一旦掌握政治权力,就很容易利用政治上的上位优势令自己的家族成为大地主,这也使得宋代士大夫往往都考虑富民的利益,而不把底层人民放在眼里。

而宋朝市民文化的发达,只是体现中上层城市居民和士大夫阶层联合压迫底层百姓所表现出的繁华表象,其背后则是无数贫农、佣工惨遭重税盘剥、官吏压榨、豪强欺凌的斑驳血泪。

道德的崩坏

宋代名臣黄震曾经对宋朝政治做出评价,曰民穷,曰兵弱,曰财匮,曰士大夫 *** 。从表象上看,宋代士大夫尚气节,为何会被黄震说成 *** 呢?这是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使得宋代的道德评价重小节而略大体,且并不把善待恩养底层百姓作为重要的评定标准,甚至道德评价成为拉帮结派、互相攻讦的党争工具。

中国自汉以来就有著名的清议传统,是民众向往清明之政的心理反映。明代大家顾炎武曾评价说两汉以来犹循此制,乡举里选, 必先考其生平,一玷清议,终身不齿,从两汉到两晋南朝,清议能决定个人的升降,家族的浮沉;在南朝,遭到士人群体清议禁锢的,甚至需要皇帝特赦才能解除。

汉晋以来,清议对于善抚百姓、崇尚节俭、赈济灾荒、推广教育等善举,都列为重要的评价选项。而士族虽然位居高位,但除非像梁武帝萧衍时代等少数时期那样被极度纵容,往往也畏惧清议影响家族前途,而对于压迫百姓有所收敛并往往建立善举。而善举突出者,也常被引为名士,如汉末三国辽东管宁遂讲诗、书,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非学者无见也。由是度安其贤,民化其德推广教育,就得到海内敬重。

而宋代清议规模上虽然达到了高峰,形式却变得极为浮夸迂腐。宋宁宗时,台谏为迎合韩侂胄之意,攻击朱熹的伪学之言,然惮清议,不欲显斥熹。《宋史》卷三九五《陆游传》又载: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晚年再出,为韩侂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宋史》卷二八五《陈执中传》载梁适晓畅法令,临事有胆力,然而多挟智数,不为清议所许。

揭秘:宋朝士大夫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有多深?

就以上这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清议纠结士众,煽动民意,使得程朱理学的领袖并未作出多大贡献就能享受极高的推崇和地位。而韩侂胄这样锐意北伐的进取派,只因为被清议所非,陆游为他写文也要遭到清议诋毁。甚至梁适通晓律法,有勇有谋敢于任事,都会被清议认为没有士大夫的气质而遭到抨击。

显然宋代清议已经基本失去了清议评定道德操行和实绩的价值,而放在虚无缥缈的名节、道理这些迂阔的内容上,以满足部分士大夫阶层的利益诉求,士大夫也崇尚务虚而懒于实务。

这种清议之风,昧于小节而忘于大义,本身就是一种 *** 。

人们常常被宋代发达的文化所蒙蔽,并轻信宋代士大夫对于自己爱民的吹捧。然而宋朝一共发生了400多次的农民起义,次数频率均属空前,甚至建国不久在四川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王小波李顺起义,足见宋朝对于底层百姓的压迫属实触目惊心。这样的情况,与名臣遍地,士大夫重气节的史相似乎显出严重冲突,我们也有必要摒弃浮华迷雾,去探究史册下的真实。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6/259108.html

“揭秘:宋朝士大夫和底层百姓之间的矛盾有多深?”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蜀汉的实力那么弱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三国时期蜀汉的实力那么弱 诸葛亮为什么还要坚持北伐

对三国时期蜀汉的力量薄弱,为什么诸葛亮却一直坚持北伐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8年,诸葛亮坚持带着军队离开四川蜀国,并带着所有军队准备攻占长安。有一段时间,所有地区都惊慌失措,就连实力雄厚的魏国也时常担心关中地区会失去,不得不出面带领他的军队守卫长安。这次战...

正史中于禁在襄樊之战中是如何败给关羽的?

正史中于禁在襄樊之战中是如何败给关羽的?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不仅打的曹操大将曹仁不敢出来,来增援曹仁的于禁和庞德也被关羽击败,于禁全军覆没,随即投降了关羽,只有庞德不降,被关羽斩杀。于禁作为曹操五子良将,假节钺,地位最高,被关羽击败之后,心...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宋江想要接受诏安的时候 鲁智深为什么要提出散伙

还不知道:宋江想答应招安,武松与鲁智深反对,为何只有鲁智深提出散伙?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们的印象中《水浒传》里的108条好汉,一个个都是正义豪迈的义士,总是嫉恶如仇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可惜后来他们在宋江的带领下答应了大宋朝廷的招安,落得一个悲惨结局。据说不过...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做了哪些事?他创造性地提出:“官来归,复其职;民来归,复其业”,安定了士心、稳住了民心,填平了满汉之间的民族鸿沟,使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脚跟。政治完善官制虽然文馆至天聪十年(1636年)三月才改为内三院正式设立大学士,但在此之前,范文程实际上已被皇太极当作类似此职之亲信内臣来使...

周瑜当初建议孙权将刘备软禁 孙权为什么会拒绝

周瑜当初建议孙权将刘备软禁 孙权为什么会拒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是枭雄,周瑜曾建议孙权软禁刘备,为何遭到对方拒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赤壁之战以后,曹操退回北方,长江以南趋于平稳,然而对于江东孙权来讲,身边还有一个心腹大患,就是刘备。虽然孙权也曾想干掉刘备,但是刘备本身也不是吃素的,手底下有众多良臣猛将,...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朱棣当上皇帝之后 朱棣为何再也没有生下孩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棣当皇帝之后,为什么再也没有生下儿女?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棣是明朝的第3个皇帝,本来按照常理他是当不上皇帝的,他是抢了自己侄儿敬文帝朱允文的皇位,最终才登上皇位的。在当上皇帝之前他就已经和自己的原配,徐达的女儿生了4个儿子,5个女儿。不过在当...

平阳公主比卫青大十几岁 卫青为什么还要娶她

平阳公主比卫青大十几岁 卫青为什么还要娶她

对为什么卫青会同意迎娶比自己大十余岁,而且还是三婚的平阳公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比较辉煌的一个朝代,这里出现过很多厉害的皇帝,如汉武帝,当然,也有不少出色的将臣,霍去病和卫青就是典型代表。两人同样是汉武帝推崇的武将,霍去病虽然影响力略高一些,但他...

刘禅都已经登基为帝了 诸葛亮为何还不还政给刘禅

刘禅都已经登基为帝了 诸葛亮为何还不还政给刘禅

还不知道:刘禅已登基称帝,诸葛亮为何不肯还政于他,上朝时还要带甲士百人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史载,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曾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乍一听,这是刘备临死前对诸葛亮的一番推心置腹之辞,细究起...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