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6-26)270

后唐建立者李存勖虽然信李,但他不是李唐宗室。甚至于连 *** 都不是,他是沙陀人。

这个沙陀族乃是突厥人的分支,所以又被称为沙陀突厥。沙陀部本属吐蕃,安史之乱后,唐朝对各地掌控力减低,外族多有侵扰,归附的少数民族多有叛乱。唐宪宗时吐蕃与回纥争夺甘州、凉州,调沙陀部北上参战。

朱邪执宜认为沙陀部世为唐臣,不愿反叛,劝说其父朱邪尽忠带领族人东迁,被吐蕃围追堵截,朱邪尽忠战死,朱邪执宜率余部万余人抵达山西代北,被唐朝接纳。此后,朱邪执宜替唐朝征战,官至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朔州刺史,借此统一了代北各部,成为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

沙陀族归附了唐朝以后,为唐朝屯守西北,屡立战功。特别是后来沙陀首领朱邪赤心即李存勖的爷爷因为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懿宗赐名“李国昌”,这便是李存勖李姓的由来。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这个庞勋起义,对于唐末乱世,大家可能比较熟悉的是黄巢这个落榜生,用一场大起义一举摧毁了唐帝国。但事实上,唐末之乱,起点在于庞勋起义。这段历史也是颇为有趣,大概就是一群由徐州征发往桂林驻守的边军,为了回家而爆发的一场起义。当时一共是八百人左右,按照规矩这些人只需驻守三年,便可换防回家。但其中长官搞鬼,三年过后又三年,之后还想继续让他们在这儿呆着。已经被坑过一次的徐州边军们再也忍不了,他们已经六年多没有回家和家任团聚了。于是大家索性不管了,在庞勋的带领下就往家里赶。

其实到这里形势就已经很明显了,不管原因是什么,私自脱离驻地,违抗军令,那就是等同于兵变,造反。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场回家之旅,逐渐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义。八百人变成了数十万人,他们回到徐州,和唐王朝对峙。为了镇压这场起义,唐朝损失惨重,腐朽的唐朝军队根本不是庞勋起义军的对手,最终还是朱邪赤心的三千沙陀骑兵,屡立奇功,最终将这场起义扑灭。

但这事儿没完,当年那些幸存下来的起义军骨干们并没有放弃,还来黄巢、王仙芝义军的背后,都有着他们的身影。故有学者称,唐实亡于庞勋起义。

可想而知,朱邪赤心也就是李国昌,以及他的沙陀骑兵有多重要。赐名也就不意外了。但是,李国昌却因为恃功而骄,不服调令,擅杀官员,占据州郡,与李唐王朝决裂,被唐懿宗派兵征讨,李国昌不敌,逃亡鞑靼。

不过后来黄巢起义,唐朝无人可用,遂免了李国昌之罪,召其子李克用领兵攻打黄巢。李克用的沙陀兵不仅收复了长安,还剿灭黄巢于野狼谷。唐僖宗以李克用为河东节度使,封晋王。李克用遂拥有了河东代北之地,成为沙陀首领。

后来李克用割据河东,他与朱全忠(朱温被赐名全忠)成为唐朝两股强大势力,分别被封为晋王、梁王。双方相互攻击,最终,朱温代唐自立为帝,成为五代之一个朝代后梁,病重的李克用拒绝承认,坚持继续使用唐年号,一年后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继位为晋王。

李克用临死给了儿子李存勖三只箭,让他灭燕国,灭后梁,灭契丹。李存勖完成了前两项,原本他的国家应该叫晋,但是,考虑到自己被唐朝皇帝赐姓,自己又是唐朝的忠臣,因此,李存勖就把自己的国家也称为大唐。只不过史家为了区分,才写作后唐。

所以,这个后唐乃是沙陀人建立的一个新王朝,其与咱们历史上熟知的“李唐王朝”没有关系。但如果抛开血统不谈,在法理上,这个“后唐”与“唐朝”又存在一定的存续关系!

首先在朱温代唐以后,李克用父子一直都是打着唐朝的旗号,用的也是唐朝的年号。所以从名义上来讲,李克用父子只是一个唐朝的军阀,他们乃是为大唐而战。后来灭掉朱梁,李存勖也没有用“晋”这个国号,而是用的“唐”。而且他奉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为宗庙,说明他是奉唐朝为正统,奉李氏为先祖。

从某种角度来讲,在他这里,唐朝还没有灭亡。倒是有点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的感觉,只是刘秀好歹也是刘家亲戚,宗室之后。李存勖则基本上是一点关系没有了。

“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后唐是五代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之前梁晋吴蜀四分天下,李存勖灭其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但李存勖晚期治国无方,造成内乱,死于兴教门之变,后唐从此衰败,李嗣源统治时期虽有所起色,但他死后,后唐很快就被契丹扶持下的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所灭。

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后唐之外,在五代十国时期,还有一个以“唐”为国号的政权,即“南唐”,其建立者是李昇,这哥们自称是唐宪宗李纯的四世孙。如果其言非虚的话,他这个南唐倒是比后唐更正宗。不过这个李昇的身份来历也不是太光彩,一切都是他自己说的。

因为他之前不叫李昇,而是叫徐知诰。后唐被灭后第二年,南吴大元帅徐知诰建立齐国,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西都,以广陵为东都,改元升元。

升元三年,徐知诰“复姓李氏,改名曰昪,自言唐宪宗子建王恪生超,超生志,为徐州判司;志生荣。乃自以为建王四世孙,改国号曰唐。”为了与唐朝及“后唐”区分,宋代编史时将李昪建立的“唐”国称为“南唐”。

不过这个南唐政权还颇为出名,在当时的南方颇有势力是十国当中版图较大的国家,极盛时大约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苏、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传三世一帝二主,享国三十九年,最后被北宋太祖赵匡胤所灭。

值得一提的是,其最后一任国主李煜,是个大才子。

综上所述,五代十国两个国号为“唐”的国家中,“后唐”皇帝并不是唐朝皇帝的后裔,只是以被唐朝赐姓为李的借口立国,“南唐”则自称唐朝李姓皇帝之后,其真伪虽无法分辨,但姑且信其有吧。请选中你要保存的内容,粘贴到此文本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6/259317.html

“后唐和南唐,跟历史上的唐朝有什么关系? ” 的相关文章

朱元璋登基后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人

朱元璋登基后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人

还不知道:都说朱元璋屠杀功臣 朱元璋到底杀了多少功臣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朱元璋,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滥杀英雄,第二印象就是威武之兽!可以说,朱元璋给人的印象非常不好,几乎是个魔帝!关于权力之兽的第二个话题,清朝的许多皇帝都不愿意放过权力。康熙、雍正、慈禧等等,...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选择帮助刘备是因为三顾茅庐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诸葛亮帮助刘备只因三顾茅庐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乱世,但乱世出人才和英雄,这句话是不无道理的,像司马懿、法正,庞统,周瑜,陆逊等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其中之一的诸葛亮。众所周知,刘备请诸葛亮当军师都是三顾茅庐后才将他请动的,但是诸葛亮帮助...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为何要举行千叟宴?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清朝第六位皇帝,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说到“千叟宴”,一定要说清朝康熙皇帝。为了体现仁孝天下,更为了笼络人心,巩固自己的统治,康熙皇帝干了一件事:宴请65岁以上的老人。时值康熙六十大寿,他突发奇想,为了与民同庆,他与众大...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重用胡惟庸也不重用刘伯温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为什么宁愿重用胡惟庸,也不愿意用刘伯温?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登基,由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定鼎天下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就按照以前的那种惯例都打天下的那些功臣进行封赏,而徐达、李善...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赵匡胤和赵光义都是开明的君主 两人谁的治国能力更高

对同样都是开明的君主,赵匡胤和赵光义相比,谁的治国才能更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两个,都是大宋朝较为开明的君主。就治国才能来说,兄弟相比,赵匡胤更突出一些,更优秀一些,是大宋王朝体制的建立者,奠基人,并基本完善了有宋一朝的治世格局,是开国之君。也...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历史上王安石的才能怎么样?为何被称为奇才?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王安石则是北宋167年历史中,那颗最耀眼的明星。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提起北宋诗人,你第一时间是不是想起了苏轼、欧阳修,或者是黄庭坚、司马光,如欧阳修的“新旧女婿”,苏轼的“拊掌唤鱼”,司马光砸缸等等,通过他们的一些诗和发生的一些趣事,更让我们对...

蜀汉五虎将的副将是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蜀汉五虎将的副将是谁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对蜀国五虎将的副将分别是谁,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刘备能够成就大事主要依靠诸葛亮的接近神级智商,同时还得力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的辅佐。诸葛亮与五虎将是相辅相成关系:假如没有孔明这种超级聪明人,那么五虎将也就没了用武之地;若无神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