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初期的神策军百战百胜,为什么皇帝直接掌握后就变得不堪一击?
中国古代有不少英勇善战的精锐部队。如秦朝统一六国的虎狼之师、汉朝霍去病和卫青率领的精锐骑兵军团、唐朝李世民一手打造的玄甲军、宋朝岳飞得以百战百胜的背嵬军、明朝戚继光将倭寇彻底灭绝的特种部队。
在唐朝中后期,也有这样一支百战精锐:神策军。其组建150年间,经历多次战乱,始终保障了大唐帝国的安全,堪称帝国基石。
神策军的前身是西北戍边军队。创建人是唐朝名将哥舒翰。哥舒翰这个名字,一听就不是汉族人。事实也是如此。他是西突厥人,被河西节度使王忠嗣挖掘,活跃在抗击吐蕃的前线阵地,多次击败吐蕃军队。754年,哥舒翰经朝廷批准,成立了神策军,洮阳太守成如璆担任首任神策军使。
神策军之一次在历史舞台上大显身手,并非戍边,而是平息内乱。
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15万反唐。史称“安史之乱”。由于唐玄宗昏庸无能,在战略和战术上都屡屡出错。再加上太平日子过久了,唐朝军队很久没有打过仗了,以至于在战争初期被叛军打得措手不及。
在唐玄宗的号令下,神策军1000余人进入中原平息内乱,参与了围攻安庆绪的相州之战。
安史之乱结束后,吐蕃进犯长安,唐代宗逃到陕州,驻扎在此地的神策军拥戴有功,随即成为禁军,由皇帝直接掌握。其规模也不断扩大,由最初的1000余人逐步增长到数万人之多。
神策军的职责是负责保卫京师、宿卫宫廷,以及征伐叛军。这在相当程度上震慑了安史之乱后新出现的藩镇势力,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783年,原凤翔节度使朱泚发动叛乱,围攻长安。唐德宗带着皇妃、太子、诸王等仓皇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又遭到叛军轮番进攻,危在旦夕。就在这关键时刻,神策军前来救驾。面对人数众多的叛军,神策军顽强作战,使得叛军围攻1个多月,无功而返。
其后,神策军又参与了收复京城之战,迎接唐德宗回到长安。唐德宗回到长安时,感慨万千。他逃出长安期间,满朝文武官员逃的逃、降的降,唯有侍从宦官无一人叛变。自此,唐德宗坚信两点。一是神策军最靠得住;二是宦官最信得过。
基于这一点,唐德宗便将神策军交给宦官掌管。最靠得住的军队交给最信得过的宦官掌管,听起来好有道理。
应该说,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在神策军的镇守下,朝廷获得安宁,国家进入稳定局面,社会重新出现繁荣景象。在很大程度上,神策军是唐朝历经安史之乱等叛乱,还能延续150年的坚强保障。
日本僧人圆仁曾经于唐文宗时期来到中国求法,对唐朝局势相当了解,他说:“左右神策军,天子护军也,每年有十万军。自古君王,频有臣叛之难,唯置此军以来,无人敢夺国宝。”
这种说法是比较中肯的。
正因为神策军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也享受到极高的待遇和特权。一、与其他军队相比,神策军的给养富足,是其他部队的三倍之多,此外还有额外奖励;二、神策军的将官在迁转升任方面有优先权;三、在法律上享有赦免权。唐朝时期,御史监察百官,唯独不敢招惹神策军。有一年,御史崔远进入神策军驻地,被杖四十,流放外州。
极高的待遇和特权,让神策军吸引了大批权贵富家子弟的加入。他们的加入,使得神策军战斗力大幅度下滑,从一支善战的军队变成腐败堕落的特权集团。神策军在朝廷内外气焰嚣张、结党营私、专横跋扈、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干尽坏事。
到了后来,神策军更是不堪一击。
880年,黄巢起义军攻破洛阳,直逼长安。唐僖宗令大将张承范率领神策军迎击。张承范想选拔一批弓箭手,没想到神策军士兵全是一些中看不中用的银样蜡枪头,听说打仗就吓得抱头大哭。这样一支军队,怎能抵御敌人呢?
很快,黄巢起义军就攻破了长安。唐僖宗不得不南逃入蜀。神策军败的败、散的散、降的降。此后,神策军风光不再,到902年,宣武节度使朱温率军进入关中,把持朝政,解散了神策军。
在唐朝中晚期活跃了147年的神策军,就此寿终正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