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爆发了很多农民起义,为什么赵构能坐稳江山?
宋朝可以说是唯一一个没有亡于内部起义的王朝,北宋和南宋都是亡于外族入侵。但是,实不相瞒,北宋末期至南宋建立初期,宋朝爆发的农民起义还真是不少呢!
北宋灭亡之前就爆发了著名的方腊起义,在起义的前三个月,方腊就功课了六州五十余县,后来起义军发展到近百万人,声势浩大,宋徽宗费了好大劲才把它平定下去。后来又爆发了张迪起义,也是聚众数十万,被刘光世镇压,又有高托山起义,号称三十万,最后被招安。
南宋建立初期,又有大量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士兵、流寇等啸聚山林,著名的有李成、孔彦舟、曹成等人。刘光世镇压王宗石起义时,被杀的义军及平民多大二十万人。南宋初期最著名的、规模更大的农民起义就是钟相、杨么在洞庭湖发动的,他们有国号,有年号,有百官,声势浩大,最终被岳飞等人平定。宋孝宗、宋理宗等皇帝在位时期,也都爆发过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
这些起义最终都没有顺利将自己的政权延续下去,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朝国运“太好了”——尽管内部的冗官冗卒非常严重,百姓的生活压力也很大,但是并没有到人人都想揭竿而起,消除赵宋政权的地步。正如在之前文章中写道的,只要吃饱穿暖,谁愿铤而走险?爆发的农民起义都是在局部地区,并没有形成一人镇臂高呼,全国万人响应的程度。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宋朝在腐败到接近亡国的时期,恰好赶上了外辱,国内矛盾顺利转移。金兵南下之时,全国同仇敌忾,抵御异族入侵,反而自觉地去保护这个已经腐朽的政权。当南宋政权已经基本稳定,南宋才再次陷入内斗之中,但是此时起义为时已晚,南宋已经相对稳定,并且能够集结大规模部队前往镇压,“中兴四将”的很多战功都是因为镇压流寇、起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