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0-17)110

永贞元年(805年),已经当了25年太子的李诵终于得继大统,史称唐顺宗。他一登基,便重用东宫旧人王伾与王叔文,以及与二王交好的刘禹锡、柳宗元、韦执宜等人,想要革除宦官专权与藩镇割据的旧弊。但是,朝政之弊积重难返,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何况所有举措均直指权贵,触犯了大部分人的既得利益。于是,这场革新在重重反对下仅仅维持了半年,便以顺宗退位、二王被杀而惨淡收场。刘禹锡与柳宗元是永贞革新的支持者,自然也脱不了干系,他们虽无性命之忧,却都被贬斥为远州刺史。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继位的宪宗还嫌不解气,在他们赴任途中,又加贬其为司马:刘禹锡为朗州司马,柳宗元为永州司马,还有其余六人,共是“八司马”。不比刺史为一方大员,司马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小官。此时的刘、柳二人,回忆起弱冠及第的春风得意,和御史台共同为官的意气风发,一定会觉得,这世事恍如驱车走马,恰似一枕黄粱。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一、十年憔悴

永州和朗州都在今天的湖南境内,但在唐朝还属于未开化之地,条件十分艰苦。柳宗元到任后没有官邸居住,暂借在龙兴寺内,不到半年,柳母便因病去世,柳宗元受到政乱与家丧的双重打击,偏偏他又难以排遣,因此总是郁郁寡欢,到永州三四年,便“百病所集,痞结伏积,不食自饱”,所居之处更是先后四次遭受火灾,境况狼狈至极。

刘禹锡那边也不容乐观,他后来回忆朗州十年的生活时,说“居僻陋,不闻世论。所以书相问讯,皆昵亲密友”,这个“昵亲密友”中,柳宗元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在这十年,信息往来很频繁,柳宗元写了新文章,便巴巴地派人送给刘禹锡,希望能得到一些中肯的意见,刘禹锡不吝赞美,评价柳宗元的新作“其词甚约,而味渊然”。柳宗元写了《天说》与韩愈进行辩论,刘禹锡看后提出补充,作《天论》三篇寄给柳宗元,柳宗元读后,又写《答刘禹锡天论书》对天命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这段故事涉及中唐三大文豪,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 柳宗元

除了互寄文章,他们还常常酬诗唱和。翻柳宗元在永州所作诗,常见“刘二十八”(刘禹锡排行二十八)字样。柳宗元永州诗最长的一首便是他与刘禹锡寄给共同的朋友的(《同刘二十八院长寄澧州张使君八十韵》),一共八十韵,情真意切,真实感人。

元和十年,宪宗终于下诏召二人回京。刘禹锡特地写诗催促柳宗元,柳宗元和诗回赠,十年蛮荒,终于得以再履京师。

二、桃诗招祸

回朝之后,二人本有重新被起用的希望,但二人性情刚直,尤其刘禹锡,虽遭贬斥,却不掩锋芒。

当时,长安城玄都观有很多桃树,往来游春的人络绎不绝。刘禹锡忍不住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首诗可谓讽刺露骨。玄都观里千株桃树,全是刘郎我被贬之后种下的。意即,你们这帮新贵,都是在我走之后被提拔起来的,大有轻蔑之意。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因此,这首诗一传出,便得罪了举朝权贵。他们视刘禹锡为眼中芒刺,恨不得将其扫出京城而后快。

刘、柳二人于元和十年二月到达京师,当年三月即再次被贬。满京贵人,竟然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愿意容他们。

三、以播易柳

这次被贬的地方,比上次更为偏远。柳宗元贬为柳州(在今广西)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在今贵州)刺史。

柳宗元获悉朝廷如此安排,心里想,播州不是人呆的地方,梦得(刘禹锡字)老母年逾八十,若跟着他去赴任,怎么受得此苦,若不跟着他去赴任,母子相隔,万一有个差池,岂不让梦得抱憾终生!柳宗元思来想去,便给皇帝上了一封奏疏,要用自己的柳州刺史来换刘禹锡的播州,反正我也无牵无挂了,不如叫我去承担这个痛苦,“虽重得罪,死不恨”。

宪宗看了奏疏,很生气,朝廷的安排岂是你们说换就换的!幸好时任御史中丞的裴度还算同情刘柳二人,他在宪宗面前也能说上几句话,这才将刘禹锡从播州改任连州(在今广东)。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四、衡阳歧路

连州虽然也路途遥远,到底条件比穷山恶水的播州好了一些。

当年三月底,刘、柳二人一同出发上任,一路到了湖南衡阳,才执手分别,各奔东西。

柳宗元写诗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该诗颈联十分有趣,分明是说“休将文字招物议,直以慵疏占时名”,看似有劝诫朋友不要因写诗招致祸端的意思,但于他自己,又何尝稍事低头、随波逐流?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柳宗元写了一首,还嫌不够,又作了《重别梦得》: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诗中“二十年来万事同”,的的确确如此,二人年龄相差只一岁,弱冠同时中进士,同时入朝为官,在御史台同时指点江山,同时参与永贞革新,同时被贬远州司马,同时被召还京,如今,又同时外放远州刺史。二十年来履迹之所,经历之事,无不相同。但当初的壮志却差不多被消磨了,所以柳宗元有“晚岁当为邻舍翁”的许诺,刘禹锡在答诗里自然将这诺言应了下来:“耦耕若便遗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柳宗元得到答诗,犹恨不足,又写了第三首别诗,再一次写道“今日临歧别,何年待汝归”,刘禹锡答道:“会待休车骑,相随出罻罗。”——等什么时候脱离了这功名纷扰,咱们相约着一块逃出这世道牢笼。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五、柳连期间

柳宗元在柳州期间,因地施政,爱民如子,着实为柳州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只不过由于长期地处南荒、心绪不佳,他的身体健康再次恶化,他染上了疟疾。

其实,他在衡阳作别刘禹锡后赴柳州途中,心情就很低落,“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年岁渐长,却被贬得更远,一件一件忧愁事都挂在心间。到柳州之后所作诗文更是叫人读来酸痛。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大概只有诸友的友谊才能让柳宗元宽心,刘禹锡又是诸友中最要好的一个。他们依旧常常诗文往来,讨论哲学、文学、书法等话题。但人世间毕竟欢短愁长,何况对于一个疾病缠身郁郁寡欢的失意者。

被贬柳州第三年时,柳宗元曾与其部将说过:“吾弃于时,而寄于此,与若等好也。明年吾将死。”到了第二年,他果然病死了。与其说这是谶语,不如说柳宗元在这个时候对自己的身体、心理状况均有清楚的认识,他太了解自己了。

六、呜呼子厚

但柳宗元的死还是很突然的。在此前不久,刘禹锡的母亲谢世了,柳宗元收到讣闻后,三次派人去吊唁,还安慰刘禹锡“梦得啊,你要节哀顺变”,两人甚至约好了要一起回京。

可是,当刘禹锡扶着母亲的灵柩走到衡阳的时候,收到了柳宗元的讣闻。他刚见到柳宗元的使者时,以为他的朋友要来践行约定,没想到却收到一纸遗书。

几年间,朋友接二连三地去世,今年,母亲走了,更好的挚友也离开了,不由得刘禹锡“惊号大哭,如得狂病……涕洟迸落,魂魄震越”。

这个打击是巨大的,从此世间再也不复“二十年来万事同”的同道胶漆。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刘禹锡怀着一腔悲痛,洒墨写下《祭柳员外文》,他在文中表示,想为柳宗元服丧,只不过因为母亲去世,不得不弃了这个念头。

呜呼子厚!卿真死矣!终我此生,无相见矣。何人不达?使君终否。何人不老?使君夭死。皇天后土,胡宁忍此!知悲无益,奈恨无已。子之不闻,余心不理。含酸执笔,辄复中止。誓使周六,同于己子。魂兮来思,知我深旨。

周六是柳宗元的长子,刘禹锡后来果然祭文中所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儿子。柳宗元临终前托刘禹锡编纂文集,刘禹锡也照做了,如今世上通行的《柳河东集》便是刘禹锡一手所编。

七、旧梦难寻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我从诗文及史书、笔记中,寻章摘句,觅影追踪,看到他们二人的深挚友谊,总是感慨叹息。小时候不知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其中的悲意,如今才明白那所怀之“旧”正是柳宗元等人。

柳宗元死后,刘禹锡虽然回到京城,但不久又被贬谪,在外一直飘荡了很多年,才终于回到京城。幸好刘禹锡晚年有白居易做邻居,二老常常互相赠答唱和,只是若柳宗元能活着,是不是赠答唱和的人又多了一个,又能为史上留下一部佳话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0/278940.html

“刘禹锡与柳宗元:二十年来万事同,生死之交也就这样了” 的相关文章

唐隆政变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还要杀上官婉儿

唐隆政变李隆基上位之后 李隆基为何还要杀上官婉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隆政变中,李隆基为何执意要杀死上官婉儿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前言唐隆政变中,李隆基铲除弄权的韦后一党,同时也终结了一代才女上官婉儿。一千三百多年后,陕西咸阳洪渎塬挖出上官婉儿墓,历史与现实直接产生关联。而细细品读墓志之后,我们会发现有诸多令人震惊...

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能够成功吗

诸葛亮如果采用子午谷奇谋 诸葛亮北伐能够成功吗

还不知道:诸葛亮如果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北伐能成功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主政蜀汉北伐曹魏的时候,魏延曾提出了一个谋略。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魏延自己率领五千精兵从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两军异道...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王莽能推翻西汉

西汉时期的外戚势力那么大 最后为何只有王莽能推翻西汉

对西汉的外戚势力轮番掌权,为何只有王莽家族能推翻西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到汉朝的政治,人们往往会想到外戚干政,直接削弱了刘家的统治力,而且也正是因为有外戚的扰乱,才导致了西汉的国政一日不如一日,王莽作为一个外戚,他本身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人,但是在外戚互相制衡的过...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对蜀汉造成了什么影响

对关羽为何会发动襄樊之战?对蜀汉战略有何影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原本威震华夏的关羽,在此战中虎头蛇尾,不仅没能拿下襄樊,反而丢失了蜀汉在荆州所有的根据地,还赔上了自己的性命,蜀汉也因为此战让蒸蒸日上...

雍正只是赐死一个妃子 和珅为何能在二十年后平步青云

雍正只是赐死一个妃子 和珅为何能在二十年后平步青云

对雍正赐死一妃子,为什么却让和珅二十年后平步青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野史大观·和珅获宠原因》中讲述了一个尤为神奇的故事,其内容虽说荒诞多半不可信,但不妨写出来权当故事来看。说的是雍正皇帝有一个妃子,相貌长得极为好看,乾隆到了快要成年的年纪时,雍正常常召乾隆...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桓范为了房产,不惜要谋害下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

探索隋炀帝的一生,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探索隋炀帝的一生,他究竟是昏君还是明君呢?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弘农华阴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年~618年在位),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569年,刚刚继承了随国公爵位不久的杨坚,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在这个儿子之前,杨坚已经和自己唯一的妻子独孤...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多尔衮手里大权在握 多尔衮为什么不敢称帝

你真的了解多尔衮手握大权,为何一生不敢称帝?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权力是不少男人毕生的追求,战功赫赫的多尔衮在早期也痴迷于追求权利。后来皇太极去世,他凭借功高成为了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人。令人意外的是思考了许久后手握大权的多尔衮竟然甘愿让6岁的顺治当皇帝,自己则全力辅佐。外界传言这是由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