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地方县衙权利有多大?能不能在京城捉人?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0-26)111

要说抓人,先从告状说起吧!

看戏时,剧情之中,凡是有越级告状的情景,很多时候,被拦截的官员,都会有一段台词,我记得烂熟,张口便来:

州有州官,县有县衙,哪里所管,哪里去告!

不过,这话说完之后,大多数情况下的剧情是,被拦截的官员,对案子还是照接不误。

既然会接案子,被拦截的员为什么还要这么说?

清朝地方县衙权利有多大?能不能在京城捉人?

其实,这也是在向民众表明一个态度:管理是分层级的,不同的层级,有不同的权限和职能;在下级管理层级中能够解决的问题,就在下级解决,不要动不动就想要越级处理;下级实在处理不了了,也要一级一级、层层递进,不能跳级、不可越级。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实当中,越级上告的处理办法,大多是时候,又是从上到下,一级一级地分发下去,进行处理。

这样说来,似乎越级上告就没有意义了。

其实不然,越级之后,下级管理机构处理起相关案件来,就会有压力,即使上级不说话、不参与,只要是上级机构分发下来的案件,下级机构的重视程度就不一样,处理过程也会更加谨慎。

说完上告分级管理之后,看看案件的分级执行。

案件的分级执行中,一个重要的执行环节就是人犯的抓捕。具体不说了,以具体案例来看。

比如说,发生在某县的案子,人犯逃到了同省的另外一县、逃到了外省的某地,或者逃到了京城等,某县能不能直接就去当地抓捕?

似乎没有那么简单和容易。

下面,来说一件清朝的案子,看看县衙到京城抓人是怎样的情景?能不能直接抓捕?这个过程中,又牵涉出了怎样的案子?

同时,也要想一想:

清朝真的就无法无天吗?

跨界抓捕,在清朝可以很随意吗?

清朝之后的时代之中,还有没有出现过跨界抓捕的情景,结果又是如何呢?

下面,就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来回答其中的部分疑问吧。

本案出自清人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中的《张文田》一节。

首先,需要说说人物的身份。

这人物,不是别人,正是笔记作者陈恒庆。

陈恒庆曾任清廷的巡城御史,负责京师中城的管理工作。

巡城御史为明代职官,清初亦沿袭,隶属于都察院,负责巡查京城内东、西、南、北、中五城的治安管理、审理诉讼、缉捕盗贼等事,并设有巡城御史公署,称“巡视东城察院”、“巡视西城察院”、“巡视南城察院”、“巡视北城察院”、“巡视中城察院”等。各城都设有兵马司,每司又分为二坊。

清朝地方县衙权利有多大?能不能在京城捉人?

因为陈恒庆有此职务,所以,陈恒庆才有机会接触此案件,后来,还有此记载。

话说,当年,陈恒庆任清廷的巡城御史、巡视中城时,碰到一个案件。

案件的起因,是良乡县捕获了一名大盗,此人名叫马海。良乡县衙在审讯马海的过程中,马海供说,儒生张文田是自己的同伙。

马海的捕获地点是良乡县。

良乡县,其故城在今北京市房山区窦店村西一里,尚存遗址。明朝初期,良乡县隶属北平府;明成祖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良乡县隶属顺天府。满清取得政权之后,良乡县的隶属,因袭明朝,未作变动。

马海被捕获,供出儒生张文田。而此时,张文田不在良乡县,他正好在京城。

张文田具体所在,是巡城御史陈恒庆分管的京师中城地界。

良乡县录了马海的口供之后,因为案件重大紧急,知县马上差遣衙役进京对张文田进行抓捕。

良乡县衙进京抓捕张文田的过程,不知是因为着急、疏忽、或者有意,总之,是有些瑕疵的。那就是,进京抓捕张文田的衙役没有携带关文。

所谓关文,就是古代官府间相互质询时所用的一种文书。到清朝时,关文的用途进一步扩大,凡府、厅、州、县正印官行文佐贰、佐杂,府、厅、州、县与两司首领相互行文,都要用关文。

良乡县的衙役跑到京师抓捕的时候,张文田正在京师中城的天桥上找人算卦。衙役问明张文田的身份、确定就是其人后,马上就收捕了他。衙役带了张文田,就要离开京师中城。

当时的五城巡兵,发现有良乡县的衙役在中城抓了人就要带走。他们不允许衙役这么做,不让他们随便把人带走。

原因是,衙役虽然也是在办理公事,但是,程序和手续不完备。良乡县没有关文照会城中,没有要求巡城官兵协同缉捕。这是不符合制度的、是违反规定的。

发生在京师中城地界上的事,最后,还是要中城的巡城御史来定夺。

陈恒庆得知此事之后,他让巡兵将张文田传至城中察院。

张文田到院之后,陈恒庆仔细看了看他。在陈恒庆的眼中,张文田就是一位文雅的儒士,看不出有歹人的做派和习气。

当然,人不可貌相。既然已经有良乡县的衙役追捕至京师中城,那么,案子还是要处理的。

陈恒庆安排,先将张广田安置在察院吏房之中。然后,又吩咐良相县衙役回县,并押送马海前来京师指认。

几天之后,良乡县的衙役押送马海到了京师中城的察院。

陈恒庆命令巡兵,先把把张文田带进五城看押房的众人之中,然后,安排带马海在众人之中指认哪一个是张广田。

马海进入看押房之后,一看,里面全都是人,他看了半天,也认不出哪一个是张广田。

于是,陈恒庆知道马海必然有诈,就讯问他道:

“你既然认不出张广田,就说明你不认识他。你不认识他,为什么要攀扯他入案、妄图害他呢?”

马海只能老实回答说:

“曾经和他有些仇怨!”

至此,案子已经全然清楚。

于是,陈恒庆命良乡县的衙役带马海会县处置,他当场释放了张文田。

如果不是五城巡兵不允许良乡县衙役在京师抓捕并带人回县,如果不是陈恒庆安排五城看押房的指认,想来,张文田的身家大概就无从保全了。

虽然只是单一案件,虽然只是孤证,但是,还是可以看出些门道来的。一切,并不会混乱的,而是有序的。

有人说,张广田一案的处理手法有点像《白绫记》。

那么,《白绫记》又是怎样呢?

查找资料,京剧有《审李七》,一名:《白绫记》。

著名大盗李七,与秀才王良狎妓时争风吃醋,积下嫌怨。后李七因抢劫皇纲银一案告破,被逮入狱。其时,该案的首盗逃逸未获,州官多次用刑,逼李七供出首盗姓名及避匿之地。李七受刑时,遂生陷害王良之心。他诬陷王良,将其攀扯入案。州官拘捕王良到案,王良喊冤,坚决不认。州官也怀疑王良不像是盗匪,于是,就命令王良扮作衙役,让李七当面质认,试探其中的虚实真伪。没想到,李七与王良虽在妓院之中的灯下见过一面,但是,他对王良的记忆并不清楚。所以,李七一时无法指认。但是,李七奸巧,他使用诡词激骂李七,暗中观察众人神情。王良自知不能隐匿,只得挺身而出,与李七辩质。谁知李七又伪称,说是当时分赃,还剩下一匹白绫,被王良拿去,作裹腿之用,并请李七当堂脱靴查验。州官令王良脱靴露腿,发现王良果然用白绫裹腿。至此,王良百口莫辩其冤。州官不加细察,以为证据确凿,遂动用大刑,勒逼王良招供认罪,完结案件。其实,李七与王良在院中哄闹时,王良曾飞腿去踢李七,因靴子脱落,露出裹腿白绫,被李七瞧见,所以,李七才能借以作赃证。

说这两个案子相似的人,还说:

两个案子结果不同,只是因为《白绫记》中的李七善骂,而本案中的马海不善骂罢了。

陈恒庆听到这样的评论后,有些感叹,他讽刺说:

“其实,骂不骂,都没有什么作用。以前的人,被人家骂,他会被激怒;现在的人,被人家骂,他当作是一种享受!今非昔比,人们对被骂的态度已经大相径庭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10/280382.html

“清朝地方县衙权利有多大?能不能在京城捉人?” 的相关文章

如果三顾茅庐的人换成孙权和曹操 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是什么样的

如果三顾茅庐的人换成孙权和曹操 诸葛亮的隆中对又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顾茅庐的是孙权或者曹操,诸葛亮的隆中对会怎么对?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首先刘备可以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是因为以他当时的地位,他是可以放下这个身段的。而孙权和曹操则不同,孙权继承父兄的基业,孙策已经为他准备好了一切,文臣武将兼具。而曹操更是在起事之初...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李自成当了42天皇帝就下台了 李自成都做了什么事情

还不知道:李自成只当了42天皇帝,42天里他都干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末年,李自成的大顺军,越战越勇,打到了北京城下。这年正月时分,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起年号为“永昌”,大有称帝的架势。可到了崇祯跟前,他却并不想逼皇帝退位。李自成的诉求是,封他为西北...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阚泽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阚(kàn)泽(170-243年),字德润,会稽郡山阴县,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大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阚泽少年时家贫,只得向别人抄书,于是博学多闻。汉末被举为孝廉,出任钱塘长,升郴县令。孙权为骠骑将军时,征召他为西曹掾。后官至中书令、太子太傅,封都乡侯。虞翻称其为“盖蜀...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曹操连司马懿都敢用 曹操为何不敢用吕布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敢用司马懿为什么不敢用吕布?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一代枭雄,曹操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曹操的爱才之心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诗歌《短歌行》中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算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据说官渡之战中许攸前来投靠时,正在洗脚的曹操连鞋都顾不...

三英战吕布时刘备要是不出手 关羽和张飞能打赢吕布吗

三英战吕布时刘备要是不出手 关羽和张飞能打赢吕布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关张大战吕布的时候,刘备如果不出手,他们两个人能打败吕布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刘关张三兄弟大战吕布的精彩画面,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相当刺激的桥段。刘关张虽然最后获得了胜利,但是在小编看来,也是胜之不武的。吕布一个人打...

朱允炆削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朱允炆削藩最后为什么会失败?哪些原因导致的?

1398年明太祖驾崩,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由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历史上发生过不少削藩事件,这些削藩事件很少有失败的。之所以都不容易失败,一是因为削藩是众望所归,代表全国各阶层的利益,包括老百姓的利益。毕竟所有的老百姓都不愿意藩镇割据,藩王造反。二是...

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杨国忠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杨国忠是唐朝时期的宰相,杨贵妃族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天宝十五年六月十三日(756年7月15日),唐朝宰相杨国忠带着家人慌慌张张地来到马嵬坡,进入一家客栈休息。没多久客栈外面就响起一阵喊杀声,许多人高喊着:“杀死奸臣杨国忠,杀死奸臣杨国忠!”杨国忠听到...

评论列表

谢丽
谢丽
40分钟前

此案处理得有条不紊,陈恒庆作为巡城御史尽职尽责,他遵循制度规定和程序正义的原则办案体现了清朝司法制度的严谨性同时也保护了无辜者的权益不受侵犯即使面对罪犯的诬陷他也能够保持清醒头脑通过细致的调查推理揭露真相不愧是一位正直无私的官员!同时他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值得深思。#历史笔记中的智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