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慈禧太后小金库达三千万银两 最后不知所终!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1-14)260

“小金库”在清代官场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地方 *** 乃至于皇宫大内几乎都有“小金库”。那些“小金库”给部分特权人士联络、办事提供了方便,满足了他们的私欲,但却导致了国家财产的流失,滋生了众多腐败,且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1:清代地方 *** 的“小金库”很公开

清代地方官都有正俸和养廉银。而他们的“小金库”多寡则视官员权限、搜刮能力而定,少的数千两,如知县一级。

“有曾任直隶之涞水令者,言涞水每年收牛羊税,计共六百两,报销仅十三两,而藩司署费二十四两,道署二十两,州署十四两,于皆官所自得。”(《清稗类钞》)从这里看出,光“牛羊税”一项,涞水县令便有529两银子纳入本县“小金库”。“又月领驿站费三百两,其由县给发,不过五十两,则每年获数千矣”。这项“驿站费”,知县又可得到3000两左右银子。同时,县里还有税契每年也进账几千两银子。如此算来,一个知县的“小金库”最少能有大几千两银子。

慈禧太后小金库达三千万银两 最后不知所终!

*** 配图

《清稗类钞》又补充记载:“直隶州县,多恃骡马税……计南宫一县,外收至三四万,而交官不及半,至报部不过数百金而已。”这么一算,南宫县的“小金库”每年当在万两以上。

清代地方的藩司、粮道都有税收大权。他们的“小金库”就更可观了。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张集馨担任了当时有名的“肥缺”陕西督粮道。他一上任就发现前任方用仪在交卸之前,其家人提取、倒卖了粮库里的四千石麦子。但他毫无办法,只得贴补上亏空了的四千石麦子。不过,他是借债做盘缠从北京来陕西上任的,这补前任亏空的钱理所当然便是从其陕西督粮道的“小金库”里支取。而据张集馨记述,当时陕西督粮道的“小金库”一年是三四十万两银子。除了请客、送礼、打点官场之外,其他的都落入陕西督粮道本人腰包,这已是“公开的秘密”。

作为清代地方更高军政长官总督,“小金库”数额一般来说都在十多万两以上。两江总督堪称当时“封疆之一肥缺”,这“肥”就肥在它的“小金库”上。清人笔记《水窗春呓》中,有关于清代中期各地高官“油水”多寡的记载,说:“督以两江为最,一年三十万。”这三十万两白银便是两江总督可以支配的“小金库”收入。

清代地方的总督、巡抚都有关税、盐务津贴,也就是“浮收”的关税、盐税,那也是“小金库”的最重要来源。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虽然不许下属给他送贵重礼物,但是盐运司送的“缉私经费”、几个海关送的“公费”,按照当时官场规矩,他还是收的。

正如张集馨所说:“监司大员行同市井……余居是官,心每不安,虽非勒折,确是浮收。”所以,清朝地方官场都有“小金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清代俸禄的微薄、吏治的腐败、官员的贪婪、京官的索贿,等等。

2:晚清淮军、北洋新军的“小金库”很有名

晚清的军队也有“小金库”。“淮军自始至终,每年皆发饷七关有半……先以解款不到而致欠饷,既到,不以发饷,遂积成巨款。”这笔巨款就成了典型的淮军“小金库”(《异辞录》)。

慈禧太后小金库达三千万银两 最后不知所终!

*** 配图

这个“小金库”一直供直隶总督李鸿章提用。李鸿章去世时,淮军“小金库”里还有五百余万两银子——这都是淮军士兵的卖命钱——这笔钱最后被“项城(袁世凯)用以扩充新军,至六镇之多”。

其实,在晚清军队中,各营军官几乎都在不同程度地苛扣士兵饷银入“小金库”。这也是当时清军缺乏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异辞录》记载,庆亲王奕劻掌权时,每年王府开销要三十余万银子,亲王俸禄远远不够,怎么办?“邸(庆王府)中用度不足,咸知取诸北洋,然究于何项开支,何人过付,无人能测也。”其实这笔钱就来自于北洋新军的“小金库”。北洋新军继承了淮军传统,“(新军)六镇每月皆有截旷之饷不下三四万”,皆进了北洋新军的“小金库”。而且袁世凯还用活了这个“小金库”,每年都不动声色地进献给庆亲王三四十万两银子!说到这,您或许豁然开朗,明白为什么庆亲王那么重用、提拔袁世凯了。

当袁世凯被迫交出四镇新军的管辖权给陆军部由铁良掌管,他也弄了“小金库”,并且也从“小金库”里提取巨款进贡给大权在握的庆亲王。于是,铁良的地位也迅速得以提高并巩固。

这或许就是晚清很多官吏都爱“小金库”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袁世凯1903年至1908年期间控制着大清招商局,按照他拟定的《整顿局务九条》,规定北洋大臣对招商局的外事、财务等各项事务有直接的、绝对的控制权,尤其财务他更是一把抓。“动支款项在一万元以上者,须禀请本大臣核准方可开支”。实际上,他是把招商局也变成了北洋新军集团的“小金库”。据盛宣怀记述,在袁世凯控制招商局期间“北洋提去用款每年数十万”。(张后铨主编:《招商局史》)

3 :晚清皇宫的“小金库”很崇洋 慈禧金库达三千万银两

中国封建时代一直是皇室财政和 *** 财政两大平行的财政收支系统。其实,皇室财政就是广义上的皇帝的“小金库”。

同治年间,规定每年由户部拨给内务府三十万两银子进皇家“小金库”。到了光绪癸巳年(1893年),已增至每年110万两。“户部岁奉孝钦后(慈禧太后)十八万,德宗(光绪)二十万,名曰交进银”,这“交进银”更是“小金库”之外的又一“小金库”。

慈禧太后小金库达三千万银两 最后不知所终!

*** 配图

据《清稗类钞》记载,皇家“小金库”大内银库“存(银)一千六百万两”。及至清末,慈禧的“小金库”中“尚有黄金三万两”——这里没提到白银。另一笔记《异辞录》的作者认为,“太后(慈禧)有私蓄三千万”,就是说,慈禧太后的“小金库”的数额达到了三千万两银子,“半在南苑,半在大内,皆用红绳束之”。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仓惶出逃,保命要紧,根本顾不上“小金库”,但是留守大臣世续知道太后“小金库”的所在地,雇了日本使馆的士兵严密看守。于是,在签订了《辛丑条约》,慈禧带着光绪皇帝回北京后,“慈颜大悦”,立即重用世续,“赏黄马褂,转吏部兼都统”。

许指严的《十叶野闻》更形容慈禧的“小金库”有“天文数字”。他说:“而慈禧所自积之镪,始终未悉其确数,或言计共二百兆两”,意思是慈禧的“小金库”有2亿两白银。这些钱最终都去了哪儿?有人说被日本人盗抢走了,有的说是被李莲英们给盗取、贪污掉了,等等,莫衷一是。

光绪、慈禧死后,隆裕太后掌管宫中,也学慈禧的样儿建立自己的“小金库”。但与慈禧相比,她真是小巫见大巫,大概数字为九千六百万两。不过她有理财头脑,把钱存进了外国银行赚取利息,据说以她妹夫载泽器重的盛宣怀为经理人。在清朝覆灭,溥仪退位后,曾“闻洋行有倒账之说”。但隆裕毕竟是个深居宫中的妇人,亡国之际,丧魂失魄,哪有精力余裕再追究她的“小金库”啊。而且,有人怀疑,“盛(宣怀)本狡狯”,那笔巨款可能早被盛宣怀私吞掉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1/283667.html

“慈禧太后小金库达三千万银两 最后不知所终!”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比干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比干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商朝名人比干,中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比干是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他是商纣王帝辛的叔父。也就是说,帝辛的父亲帝乙和比干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只不过帝乙是嫡出,比干是庶出。虽说比干是帝辛的叔父,实际上也是帝辛的大臣。在夏商周那样的朝代,由于等级森严...

王韫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生有何故事?

王韫秀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一生有何故事?

王韫秀,长安第一千金,她出身贵族,是大将军王忠嗣之女,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真实的唐朝历史上,王韫秀是河东节度使王忠嗣之女,唐朝第一巨贪元载之妻。王韫秀和元载的爱情故事非常感人,可是最后的结局却是非常的凄惨,令人感慨不已,而且后来元载成为宰相之后逐渐...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西晋时期官员、名士,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王澄(269年~312年),字平子,琅琊临沂人,西晋官员、名士,平北将军王乂之子,太尉王衍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澄出身世家,少有盛名,勇力过人,爱好清谈。举止放诞,不拘礼俗。少历显位,累迁丞相(司马颖)从事中郎、司空(司马越)长史。迎驾有勋,册封南乡...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的才能怎么样?他都有哪些作为?

虞翻是三国时期吴国学者、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虞翻在三国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当你读完《虞翻传》,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神奇的人:他出身会稽虞氏,是当地的高门大族,家族五世治易,是两汉象数易学之集大成者。他曾在奏疏中点评了当世几乎所有的易学大师:颍川荀爽(荀彧从父),大名士马融,北海...

弘时作为雍正的亲生儿子 最后为什么会被幽禁致死

弘时作为雍正的亲生儿子 最后为什么会被幽禁致死

还不知道:雍正为何将亲儿子弘时幽禁致死?他比乾隆真的差太多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纵观清朝历代皇长子,都非常难做,除了那些早年夭折的,几乎都没有好下场,比如说康熙的长子胤禔被幽禁致死,雍正实际的长子弘时也被削除宗籍,乾隆的长子永璜也被训斥早逝,道光的长子奕纬更是传...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还不知道:都知道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崇祯轻易地就除掉了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梁启超在《李文忠公事略》中有言:“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句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唐王李世民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妾,既然成了夺他李家江山的人。武则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正统女皇帝,在李世民之后,没有被殉葬,反而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私通,直...

历史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历史上安禄山和史思明为何都被自己的儿子所杀?

安史之乱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安禄山和史思明各自死于自己儿子手中,原因并不复杂,但不得不说这是封建历史上的一段奇葩往事。两位悍将,由起兵到坐镇一方,撼动了大唐的江山,然而,这场轰轰烈烈的内战,与其说是被唐廷剿灭,倒不如说是灭于“家贼”,无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