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6-02)95

还不知道:都知道魏忠贤权倾朝野,为何17岁崇祯轻易地就除掉了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梁启超在《李文忠公事略》中有言:“其下者,则巧言令色,献媚人主,窃弄国柄,荼毒生民,如秦之赵高,汉之十常侍,唐之卢杞、李林甫,宋之蔡京、秦桧、韩侂胄,明之刘瑾、魏忠贤,穿窬斗筲,无足比数。”

自古以来,有忠臣便有奸臣,这段史料中所举之人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奸臣佞相。纵观有明一朝,太监干政,宦官乱朝现象尤为严重。而魏忠贤更是个中“翘楚”,此人被称为是断送了大明王朝国运的罪魁祸首。

魏忠贤乃是天启时期的司礼秉笔太监,虽是太监出身,但却极受宠信,彼时魏忠贤权倾朝野,被称为“九千岁”。若是没有后来的崇祯帝,魏忠贤的名声将不远于此。那么这样一个势力极大、城府极深的人物,彼年仅17岁的崇祯皇帝是为何能够在登基之初就将其拔除的呢?

一、性格使然,能力不足

一个人的性格对人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魏忠贤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与他的性格有关的。事实上,纵观魏忠贤的出身、经历和能力,他并不如历史上其他有名的奸臣。

他的上位更像是凭借运气得来的,彼时的光宗皇帝无心朝政,魏忠贤的上位过程才如此顺利。

并且,魏忠贤虽然阴谋诡计不少,但是他却少了狡诈,这不是一个褒义词,但这确实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佞相所该有的。诸如赫赫有名的枭雄曹操,曹操其人,最不缺乏的便是狡诈,也正是狡诈,他能够犯天下之大不韪,将东汉皇帝的位子夺了下来。

而魏忠贤却恰恰相反,他虽然占据优势,但是却没有为自己长远的谋划。最终被崇祯帝给反攻了下来。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再者,魏忠贤生性较为懦弱,这一点从魏忠贤屡次面对崇祯帝的做法便可看出一二。有一次,魏忠贤因有人弹劾他而被传到宫中,但面对别人的弹劾,魏忠贤没有为自己辩解,而且畏畏缩缩的,倾向于打感情牌。从这里可见,魏忠贤对于皇帝、皇权是从心里畏惧的,更不用提跟曹操一样去篡位了。

性格之所以能够决定人生,是因为性格驱使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魏忠贤虽然拥有很大的权力,但他却惧怕皇权,并没有真正想要取而代之。众所周知,明朝自太祖皇帝朱元璋时起,便对太监的权力做出了很多的限制。

魏忠贤及其党羽手中所掌控的军队是很少的,这是由于明朝的祖制所决定的。但祖制却难为有心之人,魏忠贤能够把控朝政,如若真的想要把控兵权,并非不可能。或是制度使然,又或是性格缘故。

总之,魏忠贤手中没有兵权是事实。一个没有兵权的太监,即便真的权势滔天,又如何能够夺位呢?收拾起来也就不那么困难了。

二、中央集权体制下的必然结果

正如上文提到的,明朝的祖制是注定让太监无法拥有太大的权力的,正是明朝的体制,为崇祯帝轻而易举地拔除魏忠贤起了最根本的作用。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明朝之制始创于明太祖朱元璋,彼时,朱元璋为解决所有一切可以制约皇权的方面都做了改变,其目的便是防止过往朝代臣子权力威胁皇权的情况出现。

朱元璋先是借口胡惟庸案撤销了中书省和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时,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形内阁制度形成,皇帝能够完全控制中央和地方的政权;在军事方面,朱元璋又设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分管兵权,让其相互牵制,此外还创立了卫所制度。

这些做法都大大加强了皇权和中央集权,明朝的皇权专制几乎跃居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

皇权的极度集中,正是崇祯帝手中更大的底牌。无论是政治还是军事方面,都是切切实实的掌控在皇帝手中的,即便魏忠贤能够一时把控朝政,但终究是改变不了皇权集中的政治体制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在明一朝实则是非常适用的。因为再有威望或是再有势力的朝臣,也依旧能够被否决。诸如明朝赫赫有名的首辅严嵩,他担任了明朝的首辅十几年,其党羽遍天下,但嘉靖皇帝依旧靠一句话便将其废除了。

对于崇祯皇帝来说,皇权掌握在其手中,而皇权的震慑力是极大的。明朝太监的权力也不过是依附于皇权而生的罢了,是彻彻底底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延伸。皇帝为了统治能够给予太监权力,也就意味着皇帝是可以随时收走这些权力的。

因而,崇祯能够轻易就对上老谋深算的魏忠贤,并且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这是归根于明朝的政治体制。诸如魏忠贤这般权倾朝野的太监,在真正威胁皇权之时,其悲惨下场也是无法例外的。

三、内部矛盾凸显,官员倒戈

当然,皇权集中的政治体制确实是保证皇帝拿下魏忠贤的根源,但前提是崇祯帝已经真正掌控了皇权。在魏忠贤当政之时,一个刚刚17岁的少年天子如何能够那么快牢牢把控皇权呢?答案是否定句。也就是说,彼时的崇祯帝并非是靠着皇权体制的绝对威严来拿下魏忠贤的。

故而,这其中还有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那便是魏忠贤的势力并非是真的根深蒂固,而是有处可击。魏忠贤的党羽虽然众多,但是却算不上忠心耿耿。因为在这些人发现崇祯帝有意要对魏忠贤进行清算的时候,他们便纷纷远离,更有甚者还收集了魏忠贤的罪状,想要将其举报。

在魏忠贤最得力的助手——兵部尚书崔呈秀,被崇祯帝革职之后,朝中的局势才真正发生了变化。众多官员见局势大变,于是将攻击的矛头直指魏忠贤。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大罪”,这是首次有人如此公开地弹劾魏忠贤。加上崇祯帝更加明显的释放出来,要彻底打击魏忠贤的信号之后,讨伐魏阉党的奏章顿时增加。一时间,魏忠贤从位高权重的“九千岁”变成了人人讨伐的奸臣。

魏忠贤昔日被人多加赞颂的时光不复存在,一夕之间成了被朝野上下所打击的对象。最终,崇祯帝对魏忠贤进行了“总清算”,魏忠贤的时代终于落下。

小结

纵观一代权臣的人生起落,魏忠贤的最终结局——自缢而死,确实令人唏嘘不已。事实上,魏忠贤的结局是早已注定的了,身为一个权倾朝野的政治人物,树大招风是必然的,而威胁到皇权的结局也是必然的。

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权臣数不胜数,但又有多少人是能够以圆满局面落幕的呢?少之又少。皇权是专制的,是容不得有人能够威胁觊觎的,纵然无心,但锋芒毕露、德不配位便是原罪,唯有能够隐其锋芒,做好本分,方能得其不错之果。

事实上,魏忠贤虽然是奸臣小人的代名词,但是他的能力却是值得认可的。在他掌管朝政期间,既没有明朝国内的叛乱,也没有外部敌人的进攻,而在其下台之后,明朝形势急转直下,内忧外患丛生。可见魏忠贤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为明朝守得了一时之安。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魏忠贤个人的命运关乎不仅是他自己,也关乎着影响明朝生死的党派之争。明朝的党争是从嘉靖朝开始的,天启年间更是迎来了党争的巅峰时期。天启年间,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爆发了和东林党之间的斗争,最终阉党获胜,而东林党惨败。

到崇祯年间,随着魏忠贤的下台,东林党成功翻身。但是东林党却是明朝改革最重要的抵抗力量,也阻止了明朝实力的发展,若是说党争、东林党是明朝亡国的重要原因并不为过。

参考资料:《李文忠公事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506/2687.html

“都知道魏忠贤势力极大 崇祯是怎么轻易除掉魏忠贤的” 的相关文章

李治作为一代雄主 李治为何会被误会成为软弱无能的皇帝

李治作为一代雄主 李治为何会被误会成为软弱无能的皇帝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本是一代雄主为什么被误会是软弱无能的皇帝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我们都知道隋朝和当年的秦朝一样都是二世而亡的结局,同样也被一个强大的王朝所继承——唐朝。提到唐朝大家都会想到一代雄主、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

汉哀帝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汉哀帝在历史上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汉哀帝自古就饱受非议, 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汉哀帝刘欣,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汉成帝刘骜只知道宠幸赵飞燕姐妹,却没有一个子嗣,所以只好立自己的侄子刘欣为太子,他是西汉第十三位皇帝,就是在他死后,王莽彻底把持了朝政,之后王莽毒死了汉平帝,然后通过禅让的方式取代了西汉王朝的统治。由于刘欣在...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常璩(约291年 — 约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人,东晋史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常璩出生于西晋末年。成汉时期,常璩曾担任散骑常侍。公元347年,成东晋大将桓温伐蜀,常璩劝汉皇帝李势降晋。成汉灭亡后,常璩入晋,却受到东晋士族的歧视、轻藐,因此专注于修史,撰写成《华...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空印案朱元璋杀了多少官员 有多少官员被治罪

明初四大案之一的“空印案”,朱元璋真的诛杀了数万官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空印案";是明初著名的四大案之一。另外三大案,是胡惟庸案、郭桓案、蓝玉案。这四大案牵连人员之广、延续时间之长,在中国历史上少见。胡惟庸案、蓝玉案往往被...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为何要坐在轮椅上?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东汉末年人物,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民国时期之前,中国经历了二十多个朝代,每个朝代都出现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许许多多堪称“智多星”一般的人物,曾在古代史中留下过绚丽的诗篇。而在这些灿若繁星的历史人物中,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非常明亮的那一颗。苏东...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张先 宋代诗人,曾任安陆县的知县,因此人称“张安陆”。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张先是乌程人,出生于北宋建国三十年。那是个好时代哟,读书人最受欢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据说犯了该杀头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个时代开启了中国古代经济最繁荣、文化最发达的时代。张先的家境比较贫困,父亲张维被迫放弃求仕之路,...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康熙能够扳倒鳌拜 汉献帝为什么做不到除掉曹操

还不知道:为什么康熙能关门扳倒鳌拜,而汉献帝却无法关门杀掉曹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而汉献帝与康熙帝处境也不同。鳌拜与曹操没有可比性首先,鳌拜曾是一个忠心耿耿的老臣。在顺治主政时,鳌拜、索尼等人就曾经盟誓“一心为主,生死与共”,忠心耿耿,而...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曹操和孙权作为一方霸主 两人之间有没有见过面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同为汉末三国一方豪杰,曹操和孙权有没有见过面?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东汉末年,曹操、孙权各自作为一方霸主,乃是当时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那么两人是否见过面呢?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两个答案,正史中两人应该是没有见过面的,但在《三国演义》中,两人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