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左宗棠和曾国藩以及胡雪岩的关系及其发迹史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2-08)220

左宗棠还是布衣的时候,曾国藩就已经声名显赫,身居高位了。虽然两人都是湖南人,在刚开始的时候,曾国藩还对左宗棠有知遇之恩,帮助和提携了左宗棠。但是两人在通往功成名就的道路上,却是越走越远,最终交恶。

左宗棠和曾国藩以及胡雪岩的关系及其发迹史

左宗棠石像照

因为受到了郭嵩焘等一众好友的极力劝说,所以左宗棠才决定接受湖南巡抚张亮基的邀请,出山辅佐张亮基保卫长沙,在长沙保卫战中一战成名。两年之后左宗棠又加入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在当幕僚期间很多的事情要和总督曾国藩书信交流。因此在这种不断的交流当中,曾国藩和左宗棠产生了深厚的友谊。而且作为已经是清朝重臣的曾国藩,非常的赏识左宗棠,所以就邀请左宗棠加入自己的幕僚部队。在曾国藩的幕僚中,左宗棠得到曾国藩的大力提携,开始了自己练兵,独当一面的道路。

左宗棠和曾国藩两人都属于当世豪杰,但是在对人待事以及性格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曾国藩很善于和别人处理关系,而且也提拔了非常多的人才。而左宗棠却说话直来直去,因此也就伤了二者之间的和气。虽然后来两人关系重修旧好,但是在发生了天京教案之后,左宗棠丝毫不顾及曾国藩的感受,大肆的发表言论抨击曾国藩软弱。由此导致二人关系直接破裂,再也没有联系了。

直到曾国藩去世,左宗棠才送去了自己对曾公的挽联,公正评价了曾国藩的一生。

左宗棠与胡雪岩

历史上很多人评说胡雪岩因左宗棠而大富大贵,左宗棠因胡雪岩才能够在军事领取大开大合,获得赫赫威名。确实如此,因为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商人虽然有钱,但是社会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因此商人的商业行为经常收到 *** 官员的打压。

左宗棠和曾国藩以及胡雪岩的关系及其发迹史

胡雪岩画像

所以,不管是多么厉害的商业天才,在封建社会里是无法建立起自己强大的商业帝国的。

左宗棠击败太平军,收复了杭州之后,认识了一生都能够相互提携帮助的胡雪岩。这时候的胡雪岩,还仅仅只是一位很平常很普通的商人。双方在经过了一番交流之后,都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因此二人的关系发展的非常的快。

胡雪岩通过左宗棠的关系,开创了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意,因此赚了大量的钱。而左宗棠,也因为有了胡雪岩这样一位大财主做后台,因此左宗棠手下的湘军,兵饷是最充足的,兵器是最为精良,训练也是更好的。所以每次出兵打仗,胡雪岩都给左宗棠筹足了兵饷。

而每次收复一个地方,胡雪岩都能够快速的在那个地方建立起自己的商业帝国来。就是这样一种相互依靠相互取暖的关系下,左宗棠和胡雪岩二人在各自的领域才能够走的更远。

因为有了左宗棠的帮助,所以胡雪岩由商而仕,最终做到了二品大员。而左宗棠有了胡雪岩的帮助,也能够筹集兵饷,出兵新疆,建立奇功。

左宗棠发迹史

左宗棠少年时代,天资聪颖,再加上读书刻苦努力,因此学习成绩非常的好,后来入读了湖南更好的学校——岳麓书院。因为左宗棠家境贫寒,岳麓书院作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学费是很贵的,所以左宗棠在岳麓书院仅仅就读了一年之后就转到别的学校去了。不过就在岳麓书院这一年,左宗棠遇见了他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郭嵩焘。

左宗棠和曾国藩以及胡雪岩的关系及其发迹史

左宗棠画像

因为郭嵩焘的大力推荐,所以在太平军包围长沙的时候,湖南巡抚张亮基才会邀请左宗棠出山辅佐自己。就是在这一次的长沙保卫战中,左宗棠一战成名。两年之后,左宗棠加入了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队伍当中。当时湖南周边的省份大部分都处在太平军的控制之下,骆秉章采用了左宗棠几乎所有的建议,不但稳定了湖南的局势,而且湖南的经济军事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此,左宗棠的就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关注。

之后因为曾国藩的缘故,左宗棠就走上了组建楚军的道路。正是因为组建了自己的队伍——楚军,左宗棠才完完全全能够依照自己的想法计策来行事了。当时的环境是内忧外患,为了解决内忧,左宗棠先是打败了太平军,此后又北上镇压了陕甘 *** 叛乱。过了几年又大军西征,收复了新疆。在这个时候,左宗棠的军功以及个人荣誉,都达到了顶峰。

因此,左宗棠的发迹,少不了贵人郭嵩焘以及曾国藩的大力帮助。

左宗棠评价

作为晚清四大中兴之臣其中之一,左宗棠不但能够和其他三位一样,安定了大清王朝的内乱,而且还外御强敌,为国收复了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后人评价左宗棠说,这是几百年来之一次由中国人领导的中国军队在边疆地区获得的更大的胜利。

左宗棠和曾国藩以及胡雪岩的关系及其发迹史

左宗棠画照

左宗棠前半生虽然学识渊博,但是在科举考试中却屡屡失意,最后左宗棠放弃了科考,回家安心种地读书。后半生因为中国当时时局的动荡,再加上左宗棠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推荐,最终才能够出山,通过在战争中不断的建立勋功,才能够跻身于晚清四大中兴之臣的位列。左宗棠一生不但阅读了大量的儒家文章,而且在经世致用思想诱导下,大量的阅读农学、水利、天文、地理、军事等等方面的书籍,最终为自己的功成名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虽然后来左宗棠位极人臣,但是他从来也没有让自己的子孙后代沾染上官场的不良习气,而且自己也从来不会结党营私。就连自己的恩公曾国藩,左宗棠也时常批评他,从来不会因为某人对自己有恩或者是对自己好而存在一点点的私心。

即使是在大军西征的时候,红顶商人胡雪岩为左宗棠筹备军饷,很多人认为左宗棠一定会贪污,但是在调查之后却发现左宗棠没有贪污任何财产。直到去世,左宗棠一生都过的极为清寒,真正是一心为公,从无私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2/287845.html

“左宗棠和曾国藩以及胡雪岩的关系及其发迹史” 的相关文章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梁武帝萧衍在位时间有多长?沦为笑柄的他做了什么事情

萧衍是梁王朝开国皇帝南北朝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称梁武帝。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大权在握,美女在侧,歌舞升平,“皇帝”这个光鲜亮丽的职业,可能是很多古人梦寐以求的高薪岗位了。事实上,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细数古代400多位帝王,真正长寿的帝王并不多。他们平日里的生活自然丰富多彩...

都说清承明制 清朝皇帝为何不像明朝皇帝一样个性十足

都说清承明制 清朝皇帝为何不像明朝皇帝一样个性十足

还不知道:清承明制,为何明朝皇帝多是个性十足,清朝皇帝多是自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清是我封建王朝史上的最后两个王朝,是封建王朝中央集权及君主专制的集大成者。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建立,后因宦官当道朝臣腐败而轰然倒塌,自之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朝,清入关后几乎全程...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深受皇帝宠信,韩安国最后为何又会郁郁而终?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成为了至高统治者,古代封建时期均为人治,皇上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韩长孺本名韩安国,长孺乃是他的字,他祖籍梁国成安县,后徙睢阳。他在西汉可是一位大人物,早年在邹县田先生之处学习《韩非子》和杂家的学说,后侍奉梁孝王刘武,担任中大夫之职,是刘武在七国之乱...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关羽投降曹操是真的吗 为什么说关羽降汉不降曹

三国历史之中的关羽投降曹操是真是假,为何大家都说他降的是大汉?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关羽这个人在中国的历史之中有着许多扑朔迷离的地方,比如像关羽是如何成为了中国人心中的武圣代表的,为何中国民间的义气文化之中说的最多的就是拜关公呢?但这些都不是我们...

崇祯继位后还有一个21岁的皇嫂 崇祯是怎么处置的

崇祯继位后还有一个21岁的皇嫂 崇祯是怎么处置的

还不知道:崇祯继承哥哥皇位后,是如何处理21岁的皇嫂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1627年8月,大明朝陷入了一片悲痛之中,年轻的明熹宗朱由校不治而亡,将天下托付给了他的弟弟,比他更加年轻的信王朱由检,也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崇祯皇帝接手的大明朝来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烂...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从珂是后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个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年少时仅率数十骑兵就敢混入数万人的梁军,斩杀梁军将领;可他当了皇帝后却胆怯怕战,畏惧辽军,不敢率军救援张敬达,导致最后身死国灭。那为何李从...

郭圣通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郭圣通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郭圣通是光武帝刘秀的妻子,东汉王朝的第一人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建武十七年(41年),东汉光武帝刘秀废皇后郭圣通,立阴丽华为皇后。郭圣通是刘秀的第二任妻子,也是东汉的首任皇后,其娘家亲戚在帮助刘秀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立了很大功劳,她还为刘秀生下了五男一女六个孩子。那刘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