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英法联军烧的是圆明园而没烧紫禁城呢?
1860年,英法联军打进了北京,烧毁了圆明园。这件事中国人都知道,它被当成国耻写进了历史书里。然而,有一个问题我们似乎没有想过:为什么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后,烧的是圆明园,而不是紫禁城?
按理来说,紫禁城是皇宫,是大清权力的象征, 既然要放火,那么应该在这里放火才对。而且圆明园在今天的海淀,清朝时还是北京城的郊区。联军都打到紫禁城门下了,为什么不顺带烧了紫禁城,却要拐弯绕到郊区去烧一个皇帝的私人休闲娱乐场所?
在历史书上,这段历史没有细讲。十几年前张铁林、刘晓庆演了一个电影《火烧圆明园》,电影里也没有讲为什么要烧圆明园,好像圆明园莫名其妙地就被烧了。圆明园被烧的真实原因,好像被我们有意地隐藏了起来,有些不好开口的地方。那么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圆明园而不烧紫禁城呢?
事情说起来其实也不复杂。 *** 战争后,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十二年后,英国人又跑来要求修约。什么是修约呢?英国人觉得,《南京条约》都签十几年了,大清应该明白了自由贸易的好处吧?那么之一次开放的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个通商口岸就显得不够了,英国人希望大清能把全国都开放了,实在不行的话,沿海大城市、长江沿岸城市都开放也可以。而且《南京条约》规定,英国人只能在这五个城市活动,中国其余城市都不能去,英国人希望这回能在全中国畅行无阻。还有,两国更好能互派公使,我派个大使驻北京, 你派个大使驻伦敦,方便咱俩搞外交。另外,英国人还希望能向大清皇帝亲递 *** 公文,英国人以前想和大清更高领导人搞搞交流会晤,根本就没门,大清皇帝根本就不见, 各级官员也都踢皮球,没人理,英国人因为这事身子都掏空了。
*** 配图
这些就是修约的主要内容,按近代史大家蒋廷黻先生的归纳就是:“公使驻京,内地 *** ,长江通商,这是双方争执的中心。”站在国际角度来看,这是很正常的事, 无论是今天还是在一百年的国际,这些早就成了共识。但问题是,英国人面对的大清,是一个自大自负、目中无人的 *** 。大清从来都认为自己是天下共主,英法美什么的都是海外藩属国,这世界上没有什么国际,我就是世界,我就是国际。这就是为什么 *** 战争后清 *** 根本没有吸取教训的原因。
而这几条里,大清最 *** 的一条是公使驻京、亲递国书,因为英国人坚决不磕头,你要亲递国书还不磕头,做梦去吧。千万不要小看这一条,这一条可以说就是后来导致战争的起因。为什么清 *** 必须要洋人磕头呢,因为磕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动作了,它是大清皇恩浩荡的体现,是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洋人本来就是海外藩国,见到大清共主没有不跪之理。清 *** 要求洋人不仅要磕头,还必须是标准的的三跪九叩。其它条款都可以商量,唯独这一条清 *** 坚持到死也不动摇。
所以事情会怎么发展大家都知道了。英国人跑来要求修约,清 *** 说,这个外务嘛,我们都是由两广总督处理,你们去广东吧。到了广东,广东大员说,哎呀,这么大的事要中央说话才行啊,你们 *** 吧。在这之间,皇上和广东大吏们整天就在演戏对台词。踢皮球是中国人最拿手的事,广东踢到北京,北京踢到广东,英国人就在中间转。几年后,英国人转晕了,也被激怒了,忍无可忍,决定出兵往天津去。
用英国的头号中国通小斯当东的话说就是:“中国听不懂自由贸易的语言,只能听懂炮火的语言。”
用蒋廷黻先生的话说:“总而言之,外人简直无门可入。他们知道要修改条约,只有战争一条路了”。
于是英法联军就带兵来了,打到天津大沽口炮台,以四百人的伤亡占领了大沽口,清军阵亡两千。清军统帅叫僧格林沁,一向看不起英军,认为英军火炮没什么可怕的,坚定的主战派。这下虽然输了,但僧格林沁觉得没什么,不是武器装备落后的问题,是我们战术不对,打法不对。僧王不信邪,要死战到底。咸丰急了,跟僧格林沁说,老僧啊,别打了,你挂了我咋活啊,“以国家依赖之身,与丑夷拼命,太不值矣”。咸丰还说了句搞笑的话:“天下根本不在海口,实在京师”,意思是提 醒僧王,天下根本不在天津海口啊,是在京师啊,因为我在京师啊,你别搞错了,赶紧回来吧。
*** 配图
僧王一听,有道理,撤了。就这一场战役,就能看出大清君臣对自己和世界的姿势水平。
天津守不住了,千万别让洋人打到北京啊,大清赶紧派人到通州跟洋人认怂,行行行,我们愿意谈判。于是两拨人就在通州坐下谈判。
谈判什么呢?呵呵,还是前面那几条,很明显这又是一次对牛弹琴的谈判。咸丰给前线谈判的大臣桂良说,你这一条不能同意,那一条也不能同意,别胆小,大不了再和洋人干一仗,怕个毛!
一个国家更高领导人是这样的智商,如何不悲剧?
英国人发现这完全是在对牛弹琴,谈判谈得都快脑溢血了,果断不谈了,要求直接进京。咸丰一听,这还得了,这帮人胆子不小。于是跟前方的怡亲王说,英国人要是敢进京,你就把他们扣下来。
就是这么一个用 *** 做出的决定,直接导致圆明园被烧。
1860年9月18日,也是一个九一八。这一天还在谈判,英国谈判团的团长巴夏礼跟怡亲王说,公使驻京,亲递国书,这一条我们是不会改的,你们看着办吧。说完后, 策马而去。怡亲王看着巴夏礼, *** ,这么装逼啊,太嚣张了。于是跟僧格林沁说,皇上说了,他们要是太嚣张,谈判搞不定的话就把他们扣了。僧王姿势水平也不 高,听从指挥,就把英国谈判团全都逮起来了,一共39个人。
说咸丰的这个决定是 *** 做出来的其实不为过,因为大清皇帝加大臣们根本不知道这个决定代表了什么。即使不说世界,说中国历朝历代,从来都是两军相争不斩来 使,这在千年前就已经是国际法则了,哪怕野蛮的少数民族都是遵守的,这种例子举不胜举。而到了19世纪,人类已经大幅进步到文明社会的时候,竟然还发生这样的事,这让清 *** 的声誉和形象在西方国家严重下降。
但是大清本来就是无视国际规则的,大清眼里也是没有国际的,所以咸丰还很开心,逮了人家的使者,觉得扬眉吐气了一回。僧格林沁抓着巴夏礼很高兴,妈的打仗你 有火炮你牛,现在看你还怎么办。僧格林沁强行按着巴夏礼的头,让他磕了几个响头:你们洋人不是不愿意磕头吗,让你一次嗑个够。
咸丰一看,擒贼先擒王,现在王已经擒了,咱们现在好好教训一下洋人那些小兵。于是在通州八里桥,3万9千清朝骑兵出发,冲向2万5千英法联军。天真的大清准备趁着英法联军群龙无首,一举击溃敌人。过程我们不细说了,只说下结果:英法联军5死46伤,清方几乎全军覆没。这是一场16世纪 vs 19世纪的战斗,画面太惨。
联军进了北京,马上就去解救那39个人。巴夏礼和秘书关在刑部大牢里,其他37人关在圆明园。联军在圆明园把这些人解救出来后,发现只剩下了19人,有20个已经被整死了。而且有些人的尸体被大卸八块,砍掉胳膊的,砍掉腿的,惨不忍睹。
*** 配图
后来有个幸存者回忆说:被逮的人里面有个叫的鲍尔比的《泰晤士报》记者,被抓起来后第四天就被整死了,尸体被扔到野地里喂野狗,吃光了。还有个安德森中尉,手脚被重度捆绑生了蛆,蛆一直蔓延到全身,精神错乱狂叫三天,死了。还有一个法国人,身上也生了蛆,蛆爬的他嘴巴、耳朵、鼻子里全都是,痛苦而死。这个幸存者还说,他在狱中数蛆,每天能繁殖1000只。
看到了这些场景,联军怒不可遏,对大清的野蛮忍无可忍。联军的总司令额尔金表示,必须要给清朝一个惨痛的教训。什么教训呢?这些俘虏是在圆明园内被虐待而死的,那就烧了这个园子。
当时,法国有个将军叫孟托班,他建议烧紫禁城。孟托班说,圆明园不设防,不算交战区,烧这里不好,要让清 *** 好好记住这个教训,那就烧皇宫,让他们更疼,才能记住。
但额尔金不同意。额尔金说:烧皇城,相当于烧北京,北京百姓又没惹咱们,何苦跟人家百姓过不去呢?圆明园是个私人园林,还是虐待我们俘虏的地方,就烧这里吧。
于是,圆明园就这么被烧了。
而到了百年后,当年清朝皇帝本人的屈辱被我们当成了人民的屈辱,国家的屈辱,民族的屈辱,这是个不太好笑的笑话。皇帝为了自己不受屈辱,引来了一场战争,再因为自己的野蛮无知付出了圆明园被烧的代价,可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无聊的一场战争。如果大清能早点放低姿态,开眼看世界,像日本那样虚心学习, 什么事都不会有。虽然这是不可能的。
这就是圆明园被烧的大致情况。我们的历史书并没有讲过这段历史。历史书只需要我们记住圆明园被烧的仇恨,却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圆明园被烧的教训。我觉得这是比圆明园被烧更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