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大唐大将李勣灭薛延陀之战发生在哪个时期?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2-17)170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因此参战方就是唐朝和薛延陀,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唐最终灭了薛延陀,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从641年开始直到646年结束,维持了5年之久。战役的主要指挥官是李勣,薛万彻,真珠可汗等人。

大唐大将李勣灭薛延陀之战发生在哪个时期?

*** 配图

在贞观的前期,唐朝曾经与薛延陀结盟,来对付强大的东突厥汗国,在630年,唐军和薛延陀一起击灭了东突厥。东突厥失败后,就由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而薛延陀臣服于大唐,于是便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到了639年,唐太宗试图想要恢复东突厥,并且拥立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以抗衡薛延陀的崛起。而薛延陀与新恢复的东突厥进行了多次战争,以防止唐朝的抗衡。

为了避免薛延陀打败东突厥,唐朝将李勣在641年战胜薛延陀。但是644年,趁着唐太宗讨伐高句丽的时候,薛延陀的部队于是就趁机发起新一轮攻击,最终击败了东突厥,迫使阿史那思摩逃回到中原。之后,高句丽像薛延陀求助,但夷男希望避免与唐朝直接战斗。于是在645年,夷男死后,他的儿子多弥可汗拔灼便和唐朝大军开始作战。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了拔灼,同时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而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最后薛延陀灭亡。

唐灭薛延陀之战过程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发生在641年到646年,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这场战争的作战地点是在蒙古高原,战争的主要指挥官是李勣,薛万彻,真珠可汗等人,唐灭薛延陀之战历时5年时间。那么唐灭薛延陀之战过程是怎样的呢?大唐是怎样打败薛延陀的呢?

大唐大将李勣灭薛延陀之战发生在哪个时期?

*** 配图

在639年,大唐的行动导致了唐与薛延陀之间的关系恶化。在阿史那咄苾被俘虏后,唐太宗将投降的东突厥人安置在唐朝边界之内,而并不用从新册封一个新的可汗给他们。但是在639年的时候,阿史那咄苾的侄子阿史那结社率阴谋暗杀皇帝败露后,唐太宗就改变了主意,册封了阿史那思摩为新的东突厥可汗。夷男虽然感到担忧,但最终他还是向唐朝表示接受。

当夷男听说唐太宗即将封禅泰山,于是便认为唐军主力将跟随唐太宗,便派儿子开展对东突厥重大军事攻击,其意图在于在大唐提供援助之前,摧毁阿史那思摩的政权。

贞观二十年正月初八,夏州都督、右领军一起进击薛延陀,薛延陀大败后,多弥可汗北逃。唐太宗见击灭薛延陀的时机已到,便下令进攻薛延陀。646年,唐军反击并打败了拔灼,同时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将他杀死。而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最后薛延陀灭亡。这就是唐灭薛延陀的过程,最后大唐顺利将薛延陀灭亡,获得了胜利。

唐灭薛延陀之战结果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这场战争经历了5年之久,战争的地点在蒙古高原,战争的主要指挥官是李勣,薛万彻,真珠可汗等人。那么唐灭薛延陀之战结果怎么样呢?这场战争最后是哪方胜利的呢?

大唐大将李勣灭薛延陀之战发生在哪个时期?

*** 配图

这场战争的最后结果就是唐朝成功将薛延陀灭亡了。薛延陀人支持夷男的侄子咄摩支为伊特勿失可汗,并且还想要恢复薛延陀。但唐朝和敕勒都不表示承认,并且唐太宗派李世勣进攻咄摩支的驻地,命令他说:“如果投降了那么就会很好的安抚他们,但如果叛乱就会征讨。”于是李世勣至郁督军山,其酋长梯真达官帅众来降。但他们暗中想要图谋再起,李绩带兵讨伐,斩杀5000多人,俘虏男女共3万余口,将咄摩支带回长安。李道宗带领士兵渡过沙漠,薛延陀达官阿波率数万人抵抗。李道宗将他们一举击败,杀了所有人,并且乘胜追击200里。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滥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铁勒11部酋长相继前来请求,要求归附唐朝。求置唐官,同为编户,并设州郡。唐灭薛延陀,使北部边境从此得到安定。

所有在646年,唐军反击并且打败了拔灼,同时薛延陀的附庸回纥出兵。而拔灼的堂兄伊特勿失可汗咄摩支向唐军投降了,最后大唐将薛延陀灭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2/289511.html

“大唐大将李勣灭薛延陀之战发生在哪个时期?” 的相关文章

雍正生前有三大宠臣 三人为何不被乾隆认可

雍正生前有三大宠臣 三人为何不被乾隆认可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帝宠臣,为何不被乾隆认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当权者的变动势必会影响其下属的权势地位、身后之名。对于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这对脾气秉性、统治方式、所处历史背景截然不同的父子帝王而言,这句俗语显得尤为贴切。雍正皇帝对于大清王朝...

有哪些与和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和峤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和峤(?—公元292年),字长舆,汝南西平人。曹魏后期至西晋初年大臣,曹魏太常和洽之孙,吏部尚书和逌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峤少有风格,常仰慕舅舅夏侯玄的为人,珍重自爱,有盛名于世,袭父爵上蔡伯,起家太子舍人。累迁颍川太守,为政清简,甚得百姓欢心。太傅从事...

裴楷: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楷: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

刘邦是个好色之人吗?他为什么要宠幸魏王豹的女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作为宗室子弟,当时魏豹是魏国的贵族,那个时候,秦国踏遍他们的国土。魏豹也是背负着恢复家族荣耀的使命,和其他兄弟一起揭竿而起。可是在当时几经周转,魏豹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刘邦当初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 刘邦出于什么考虑

对刘邦为什么要分封“异姓诸侯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认为这是楚汉战争复杂的形势造成的。这种分封制度的推行绝不是刘邦个人孤立的历史活动,而是他的上层统治阶级中一些决策人物,如张良、陈平等人根据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提出来的。实践证明,这一作法是符合当时历史客观要求的...

韩信和诸葛亮都要出川 诸葛亮为什么出不了这个地方

韩信和诸葛亮都要出川 诸葛亮为什么出不了这个地方

还不知道:韩信能出川而诸葛亮出不了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出川应战的是三秦败军之将,天下尚未安定,恢复的诸侯国各怀鬼胎。一盘散沙相对容易很多。诸葛亮面对的是安定了几十年的天下,魏国打输十次还有兵从容应对,蜀国败一次就伤筋动骨。韩信并非光用奇...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魏仁浦:北宋初年宰相,清静俭朴,居高位而不念私怨

魏仁浦:北宋初年宰相,清静俭朴,居高位而不念私怨

魏仁浦(911年~969年),字道济,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贫寒,机敏聪慧,博闻强记。后晋时期,担任枢密院小吏,抵御契丹进攻。归附后汉高祖刘知远,选为托孤大臣。交好郭威,成为后周开国元勋,历任枢密都承旨、检校太保、枢密使,累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周世...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