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孙恩起义:为东晋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31)220

孙恩简介,孙恩是东晋琅琊郡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他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他的家族信奉的是五斗米道,所以孙恩也信奉五斗米道。他的家族是从北方迁移到南方去的,所以整个家族并不是出于上层的大家族,相反他们家族的地位是比较低的。

孙恩起义:为东晋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孙恩动画剧照

孙恩开始和叔父孙泰一起,后来孙泰因为要起兵推翻东晋政权,所以被当时的政权镇压失败,孙恩继承了叔父的一切,在公元399年开始起兵反晋,这个时候孙恩为了逃避朝廷的统计已经逃到了岛上,也就是现在的舟山群岛。

孙恩开始只有百余人聚集,这些人多数是他的信徒,后来他开始反抗东晋以后登陆作战,在这里他聚集到了上千人,并使用这些人在三吴地区作战,在这里攻下了会稽,这个时候已经聚集了几万人。

从孙恩简介继续了解到,随着孙恩起义影响越来越大,三吴地区的八个郡都起兵反抗,形成了以孙恩为领袖的起义力量,人数已经达到了几十万人,是当时的东晋 *** 大为惊慌,于是迅速调兵遣将到这里来平息叛乱。

孙恩的战斗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最终还是失败了,不得不逃回岛屿,之后他有多次出海作战,但是均以失败而告终。他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率兵进攻东晋都城建康,但是最后还是在夹击下失败了。

孙恩为了不被俘虏最终跳海自尽,他的信徒们把他奉为“水仙”,他也是海盗的先祖,被后世海盗崇拜。

孙恩起义

孙恩起义在东晋是一个比较大的历史事件,孙恩起义对东晋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自此以后各种各样的起义时常出现,成为东晋一朝不稳定的开始,也为东晋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孙恩起义:为东晋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孙恩画像

孙恩是东晋琅琊郡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后来他跟随家族人迁居到南方,因为是迁居到南方,所以在南方他的家族并不是一个上层家族,而是出于社会中下层的家族,他的家族信封五斗米道。孙恩起义源于他的叔父孙泰,孙泰是五斗米道的领袖,后来决心起兵反抗东晋,在是因为做的不机密,所以被打败处死。孙恩带领余下的人逃到了海岛上民,在这里他招收信徒,最终决定起义。

孙恩起义的影响非常大,虽然他攻打内陆开始的时候只有几百人,但是随着声势的不断壮大,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当孙恩攻打下几处县城以后已经发展到了几万人马,力量大大增加了。之后孙恩攻击了会稽,在这里固定下来开始招兵买马,这时候三吴的八个郡已经全部响应孙恩起义,孙恩成为了起义军领袖,这时候起义军已经发展到了几十万人,对东晋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孙恩和东晋先后进行了六次战争,最接近成功的一次就是突击东晋都城建康。但是因为孙恩的才能有限最终失败了,但是这并不影响孙恩起义的重大历史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孙恩起义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职业,那就是海盗。

孙恩结局

孙恩是我国古代东晋时期的历史名人,他是一个宗教领袖,也是农民起义军领袖。在我国诸多的农民起义都是以宗教为支撑兴起的,孙恩起义也一样,他们的宗教是五斗米道。

孙恩起义:为东晋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孙恩画照

孙恩结局并不好,但是这并不影响孙恩的历史地位,孙恩以宗教为支撑,在信徒的协助下开始起义对抗东晋朝廷。当时孙恩的力量还很弱小,只有几百人,但是随着他攻下的城池越来越多,他军队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从开始的仅有几百人发展到几万人马。

孙恩的起义军在攻陷会稽以后在这里驻扎,并等待东晋主力军队,希望在这里决战,但是因为孙恩的能力有限,不能有更高的政治抱负,所以他在作战中并不占优优势,最终被东晋军队击败。

在之一次攻击失败以后,孙恩带领队伍逃回了海岛,这次他带回了大量的人,于是依靠这些资本他开始了后续的几次攻击内陆,但是自己的力量有限,又没有清晰的目标最终孙恩还是失败了。失败以后的孙恩虽然还是被信徒包围,但是他的力量已经相当薄弱,只有几千人。孙恩害怕失败被当时的朝廷捉住,所以在元年402年三月,进攻临海失败以后孙恩跳海自杀,这就是孙恩结局。

孙恩结局令人惋惜,但是他也开创了一种新的反抗模式,就是从海上进攻内陆,这为后来的海盗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中国的海盗也自此开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1/297170.html

“孙恩起义:为东晋的最后灭亡埋下了伏笔” 的相关文章

姜维师从诸葛亮却输给邓艾 姜维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姜维师从诸葛亮却输给邓艾 姜维到底输在什么地方

对姜维学会诸葛亮兵法,为何斗不过邓艾?姜维到底输在哪里?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军营之中,自此诸葛丞相北伐事业便告一段落,诸葛亮一生虽然尽其所能,但仍然没能匡扶汉室。诸葛亮病逝五丈原留下了千古佳话:“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说...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也太高抬诸葛亮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被妖魔化的周瑜三国时期,最让人惋惜的英年早逝是谁?魏、蜀、吴三国都有一位,魏国的是郭嘉,死时才37岁,蜀国的是庞统,死时才36岁,而吴国便是周瑜,也是36岁。这三人的死,对曹操、刘备和孙权的打击都相当...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杨阜:三国时期曹魏名臣,德才兼备、刚正不阿

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献帝建安初年,任凉州从事,旋拜安定长史,韦康任刺史后辟为别驾,改任州参军。因讨马超有功,赐爵关内侯。曹操征汉中时,杨阜担任益州刺史,回来后又担任武都太守。魏文帝曹丕、明帝曹叡时,在朝廷任职,德...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贺若敦与贺若弼是什么关系?二人的结局如何?

古人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贺若敦生前效力于西魏、北周两朝,以勇武闻名,尤善骑射,“敦弯三石弓,箭不虚发”,深得独孤信、宇文泰、杨忠等关陇权贵们的赏识。贺若弼为北周、隋朝两朝大臣,文武双全,“弼少慷慨有大志,骁勇便弓马,解属文,博涉书记,有重名于当世。...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被围困麦城时,关羽没有选择挟持诸葛瑾脱困是为什么?

麦城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在《三国演义》里被浓墨重彩地描写。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操勾结孙权,夹击关羽,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败走麦城。刘封、孟达不救,糜芳、傅士仁投降,关羽孤立无援,退守麦城,被东吴大军围困,弹尽...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三国时期东吴名将,在东吴诸将中年岁最长

程普(?~215年),字德谋,右北平土垠人,东汉末年江东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程普曾跟随孙坚讨伐黄巾军,继而参加讨伐董卓的战斗,斩华雄、破吕布。孙坚死后,又助孙策平定江东。孙策曾经兵败被围,程普将孙策救出重围。在孙策死后,他与张昭、周瑜等人共同...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历史上李建成死后为何还会被李世民砍头?

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玄武门政变发生时,李世民一箭就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后来,又同意了他的大将尉迟敬德的建议,割下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明明李世民已经亲手射死了李建成,所谓“死者为大”,更何况是兄长,是太子,为什么李世民还要割下李建成以及弟弟李元吉的头呢?为了说明这...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东吴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深谋远虑,忠诚耿直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入孙权幕府,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校尉、帐下右部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陆逊参与袭取荆州。黄初三年(222...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