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史解密: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存疑问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2-24)260

批评秦是暴政都会引用《秦始皇本纪》中的这句话:“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专家们说:你看,修阿房宫和骊山陵,用了70万受过宫刑的人和其他罪犯,这还不是严刑峻法的暴政吗?有人还煞有介事地推算,就算受宫刑的占一半,也有35万人,十分之一也达7万人,真是残酷至极。

然而,这种解释是错误的,问题出在“隐宫”和“徒刑”两个词上。

秦史解密: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存疑问

*** 配图

首先我们来看“隐宫”。把“隐宫”解释为受过宫刑的人,始于唐代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受完宫刑的人,要在阴暗的房间里养一百天,这个房间就叫隐宫,也叫蚕室,因为养蚕的房间都要阴暗通风。所以,隐宫就是指受过宫刑的人。

但是这样解释在其他文章中却解释不通。《蒙恬列传》记载:“赵高,是赵国王族中远支的亲属。赵高有兄弟数人,都生于隐宫。”

如果“隐宫”是受过宫刑的人,他怎么生了赵高?而且不止一个?

张守节这个错误不完全是他的责任,源头可以追溯到汉代徐广的《史记集解》,还有后来一个叫刘氏的人对《史记集解》的错误解释。徐广《史记集解》解释“隐宫”一词曰:“为宦者”。“为宦者”是什么意思?徐广没有解释。“宦者”后人理解就是太监。太监怎么能生下赵高兄弟数人?于是后代就有个叫刘氏的人,力图把太监生儿子解释通。他这么解释:“赵高的父亲犯了罪受了宫刑,他的妻子被收为官奴,这个女人不本分,跟男人野合生了赵高,还生了他的几个兄弟,生出来之后也把他们一起施了宫刑,这就是生于隐宫。隐宫就是宦官的意思,宦官就是被 *** 之人,所以,隐宫就是指受了宫刑被 *** 之人。

刘氏没有留下名字,生平年代不详,反正是在汉代徐广之后,唐代张守节之前,可以推断是东汉末年至唐代间人。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个刘氏总算把“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这句话糊弄过去了。后人也就不假思索地这么跟着说下去了,反正这个解释能够骂倒秦始皇,能够证明秦帝国是暴政,这就够了。

秦史解密: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存疑问

*** 配图

可是如果我们细究刘氏这个解释,问题更大。宫刑的作用,最初是惩罚不正当的男女性关系,后来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其目的一是让他不能乱搞男女关系,二是让他绝后。

现在好,对赵高的父亲两个目的都没达到。赵高的母亲在豪门家为奴,却不停地跟人野合,一会儿生一个儿子,一会儿又生一个儿子。这官家就是再开明,也不能忍受这样的奴隶;另一个目的是要绝后,赵高的父亲不仅没有绝后,还生了那么多儿子,而且还都姓赵,岂不犯上?你是跟皇帝叫板是不是?让你绝后,你就要让皇帝看看,你就是绝不了我的后。

更可笑的是,依照刘氏的解释,赵高被宫之后,也没有绝后,又生儿育女。赵高的一个女儿还嫁给了咸阳令阎乐,相当于首都市长或者卫戍区司令。这咸阳令阎乐再不讲究,也不能娶个几代太监几代胡搞出来的女儿。

如此荒唐的解释,根源出在后人对徐广《史记集解》中“为宦者”这三个字的误解。

根据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记载,“宦”在汉代是指在宫中内廷任职。宦人就是任职于宫内之人,如君王的亲近侍卫。宦籍,就是用来登录出入宫门者的登记册。

秦汉时代,不管是“宦人”“宦籍”,还是“宦官”,都没有太监的意思。我们常说某人出生在官宦之家,也不是说这人出生在当官的或者太监之家,而是说出生在做官人之家。所以,宦这个词,不论是先秦还是现在,都不等同于太监,不是被 *** 的代名词。当时被施以宫刑的人称为“奄人”或“阉人”,在宫中任职的阉人被称为宦奄”或“宦阉,定义非常清楚。所以,徐广的“为宦者”不是太监。而“隐宫”一词则是指任职于宫中的官员居住的地方,由于地处王宫较为偏僻的地方,故而称为隐宫。用它代指,则是指在宫中任职的官员。

秦史解密: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存疑问

*** 配图

接下来我们再看“徒刑”一词。“徒刑”和“刑徒”不能混淆。指囚犯或获刑之人应该是“刑”在前“徒”在后,称“刑徒”。比如《秦始皇本纪》有“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

“徒”在先秦时期有步兵、士兵的意思。《诗经》有“公徒三万”,是指国家军队三万人。《左传》“率徒以往”,带领军队前往。《礼记》“五十不为旬徒”,50岁以上不服兵役。

这里的“徒”都是军队、士兵的意思。

如果这样理解“徒”,意思就明确了。断句可为“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意思是:“宫内官员、军队和囚犯70余万人”;断句亦可为“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徒刑者”三个字合并解释为“士兵获刑之人”,就是六国战败被俘的士兵。

不管是把“徒刑”两个字分开断句还是合起来理解,“徒刑”二字都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刑事罪犯。《史记》的其他篇章也佐证了这一点。比如1,《史记》中多次称修骊山作阿房的这七十万人为“徒”,而没有“刑”字。《秦始皇本纪》少府章邯向秦二世提议:“骊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陈涉世家》“秦令少府章邯免骊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

2,陈涉、吴广起事之后,少府章邯带领这些“徒”,去对抗陈涉的军队。这些“徒”迅速调动,能攻善战,不仅很快击败数十万陈涉、吴广军队,还打败了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所率领的军队,杀死项梁。可见这些“徒”具有很好的军事素养,不完全是一般的刑事罪犯。

秦史解密: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存疑问

*** 配图

不管怎么样,把“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乃分作阿房宫或作骊山”,牵强地解释为几年就宫了几万男人,判处了总计70万的罪犯,由此得出暴政的结论,那是错误的,也是不负责任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2/301456.html

“秦史解密:隐宫徒刑者七十馀万人存疑问” 的相关文章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什么人?淝水大战中他的表现怎么样?

刘牢之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后裔,东晋末年战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五胡十六国这个中国历史上的特别时期,出了一个威震四方的豪杰刘牢之。他起初是东晋北府军的一个将领,在著名的淝水大战中一战成名。由于他指挥有方勇猛无比,率领先锋部队首先就旗开得胜,然后趁势...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曹魏五子良将中,下场是最惨的人是谁?

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曹操手下有五位统兵打仗很厉害的将领,被称为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和徐晃,在演义中,这五人当中,有四位死于箭下,只有一位在战场上活了下来。那么,这四位死于箭下的将领,都是怎么死的呢?五人中,谁死的最悲惨?先说...

苏泰是什么人?历史上她与皇太极之间是何关系?

苏泰是什么人?历史上她与皇太极之间是何关系?

皇太极,,爱新觉罗氏,清朝开国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看大清历史,有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叶赫部第二大美女苏泰太后为何甘心做皇太极的一颗棋子,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古老的叶赫河浪花翻卷着故事,映出叶赫家族女性的风采,可以说,在女真人中,叶赫部世出美女且闻名...

朱元璋为什么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

朱元璋为什么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

叶伯巨是明朝初期的一个知名官员,曾经提出未来藩王作乱的问题,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听他的,反而要折磨叶伯巨?让他下狱饿死呢?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到了洪武九年的一天里,突然出现了异常天象,朱元璋以为这是老天爷不满自己的统治,所以便赶紧下了一道诏书,恳求天下的所有文化人都能够秉笔直书,指...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魏延到底该不该死 诸葛亮临死前为何还要杀他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诸葛亮弥留之际为什么坚持斩杀魏延?魏延到底该不该杀?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魏延是刘备亲自提拔起来的大将,在汉中之战过后,魏延由于战功卓著,被升为汉中太守兼任镇北将军,后来魏延一直在汉中替刘备镇守城池,并且在汉中魏延发明了一个战略,叫:“错守诸围之法”,...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出生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却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万历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满朝文武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满朝文武为何无人求情

对秦朝丞相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国丞相李斯,原本只是一个平头老百姓。他曾经拜师荀子门下,学习如何在朝廷为官,辅佐君王治理天下。出师后,他来到秦国,成为官场最底层的小小门客,凭借着满腹才学和把握关键机会的能...

孙权和刘备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人关系很要好吗

孙权和刘备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人关系很要好吗

对孙权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备做了这几件事情,让孙权没有安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和刘备两人的关系很复杂,在合伙打曹操的时候。他们俩的关系很好,在胜利之后,也会因为瓜分地盘而闹矛盾。而且后来孙权还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虽然说在正史中并没有留名。只是说了孙夫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