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4-13)150

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

姜维在历史上又非常著名的几个典故,其中最为盛名的即是“屯田避祸。”这一典故直到现在还是被很多历史学家称赞,也是很多普通人茶余饭后的谈笑。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维避祸

姜维避祸,说的是姜维在祁山与邓艾相持,稍占上风,却因为宦官黄皓与想要取代姜维的右将军阎宇狼狈为奸,向后主进谗言将其召回。姜维被迫班师,求见后主不得,却通过郤正得知了真相。姜维气愤欲杀黄皓,被郤正劝止。郤正建议姜维带兵外出沓中屯田避祸,并列举四大优势:一可以收获粮食以供军中之用,二可以夺取陇右大片土地城池,三可以使魏国军队不敢对我汉中累举妄动,最后,将军在外握有兵权,谁也不敢算计你,可以避祸。这就是保国安身的办法,姜维大喜非常感谢郤正,次日召集众将,对汉中防御体系进行了周密部署后率军北上沓中屯田。

通过姜维避祸的历史典故可以看出,要学会避祸自保,避免与敌手正面相撞,防止自己得不偿失。这种谋略的表现形式很多,可以从时间上分为防患于未然和补救于事后,可以从态度分为积极遏制和消极避让,可以从手段上分为正当和歪曲。“走”或“不走”有时的确要费一番思量。该走的时候不走,不该走的时候又走了,都会产生困扰。

姜维,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从政治家伦理方面言之,姜维可算是三国时代的政治家中当之无愧的英雄。概括他的一生“恪尽本职超越了极至”

姜维北伐的结局如何

姜维北伐,是在公元238年,前后共进行了11次北伐,蜀国的国力消耗过度,之后无法只能举国投降。姜维北伐其实是延续的诸葛亮的战略。因为西川易守难攻,只需要好好防守,便能消耗魏国的兵力。当时诸葛亮认为可以以攻代守,积极北伐,可以保卫成都的安全。但是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于五丈原。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维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追击,不料姜维依旧击鼓作出反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不敢靠近,使得蜀军顺利的撤退,发丧之后,司马懿知道被骗,后悔不已。

诸葛亮死后,刘禅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公元238年,姜维进行之一次北伐,与魏军在南安相持不下。公元244年,姜维进行第二次北伐,曹爽大败。到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中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与魏国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败。

之后,司马懿又进行了几次北伐,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被邓艾打败,又遭朝中人猜忌,最后只能为了避祸躲在沓中。

姜维经历了十一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算起来也算是胜多败少,消耗方面也是蜀国轻魏国重,但是魏国实力本就强劲,虽消耗大,但终归没有消耗国本,但是姜维的北伐,却掏空了蜀国的国本,所以蜀国在十一次北伐之后,很快便灭国了。

蜀国执政大臣姜维图片形象介绍

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姜维,是蜀国的第四代执政大臣,也是甘肃早期比较有名的历史人物。据相传,姜维的故乡在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维像

姜维本来是魏国的将领,但却并不是多受重视,再加上被诸葛亮用一招离间计让魏国猜忌,他不得已之下投靠蜀国。不过他投靠蜀国之后,并没有因为是魏国的人而遭到排挤,诸葛亮很是重用他,并将自己的衣钵传给了姜维。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定下了以攻代守,以汉中为屏障,守卫成都的策略,只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后北伐的计划被搁置了几年,直到姜维独揽军事大全,于公元238年,再度进行北伐。

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胜多负少,但却动摇了蜀国的国本,在姜维第十一次北伐失败之后,蜀国兵败如山倒,在北伐失败的第二年就灭亡了。

适逢刘后主举国投降,并且命令姜维也投降。姜维无奈之下,只能假意投降。在投降期间,他策反钟会,期盼用钟会的造反给蜀国带来一线的生机,但是钟会造反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也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拔剑自刎。

姜维死后被剖腹,并且不允许下葬,一代名将的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不过姜维的一生可谓是精彩,他文从孔明,武从赵云,是难得的文武全才,衷心可嘉,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不放弃机会,虽然最后失败,不过也成功的让魏国少了两名大将。

姜维的父亲姜冏有何贡献

姜维的父亲叫姜冏,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人物,是天水郡守的功曹佐官。姜维的父亲姜冏,他出生于天水冀县(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甘谷东南),在当时的三国时期,“姜”还是凉州的大姓。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维像

不过至于姜冏出生的年月日,以及逝去准确时间不是特别的详细。

大约在公元二百一十四年春天的时候,另外一名历史人物汉末的三国名将马超大人,他向汉末割据军阀,也就是五斗米道第三代天师张鲁借兵上战场打战,还和东汉末年军阀,也就是将领韩遂大人,他们着几个人率领羌族、戎族进攻凉州祁山(也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礼县东),非常顺利的击败了祁山守将姜叙将军。不过就在值羌戎继续进攻冀县时,身为之一武将的姜冏英勇的站了出来护卫。

姜冏他为了保护郡太守、姜叙等人,自己一个人去与众多的敌人厮杀。不过可惜的是,孤身奋战的姜冏虽然勇气很可嘉,但是最终还是因为寡不敌众没能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不幸和那些跟他一样的战士都战死在疆场上。而姜冏的儿子姜维,在十二岁的时候深受父亲的影响毅然从军。

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剧中,我们可以看出姜冏也是一个英雄,虽然不是很出名甚至很渺小,不过不难看出他是一个很忠心的武将,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所承担的使命与责任,就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忘记。

姜维墓在什么地方

姜维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将领,第四代执政大臣,是甘肃早期有名的历史人物。据传,姜维的故里在今甘肃甘谷县六峰乡姜家庄,那里有姜维的衣冠冢。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维墓

姜维本是魏国的将领,诸葛亮一手离间计使得姜维被魏国猜忌,不得已之下投靠蜀国,诸葛亮颇为重用姜维,并将姜维作为自己的衣钵传人。诸葛亮在世的时候,就定下了以攻代守,以汉中为屏障,守卫成都的策略,只是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之后北伐的计划被搁置了几年,直到姜维独揽军事大全,于公元238年,再度进行北伐。

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胜多负少,但却动摇了蜀国的国本,在姜维第十一次北伐失败之后,蜀国兵败如山倒,在北伐失败的第二年就灭亡了。

姜维死在魏国将领的手里,当时他想要策反钟会,期盼用钟会的造反给蜀国带来一线的生机,但是钟会造反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也知道大势已去,只好拔剑自刎。

姜维死后被剖腹,并且不允许下葬,忠心的部下偷偷的带回了姜维的衣物,埋葬在姜维的故里。之后,姜维的尸身埋葬于四川,但是为了弘扬姜维爱国的精神,他的衣冠冢至今仍保留在姜维的故里。

姜维衣冠冢距离甘谷县城东5公里,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在1997年被甘谷县人民 *** 定位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到姜维的诞辰,故乡的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历史上的姜维到底是谁

姜维是谁?看过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姜维(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汉族人。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军工官衔达到大将军。死后追封为“开明王。”关于姜维的背景会让很多人感到纠结,既是谋士、文官。也是武将,善战。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姜维像

姜维是蜀国军师诸葛亮的徒弟,他的一生对蜀国可谓功不可没。他本是魏国人,在被诸葛亮用离间计遭到魏国猜忌的时候,走投无路之下归顺了蜀国。他从魏国归附蜀国之后,随诸葛亮参加了四次的北伐。诸葛亮在途中逝世后,他从容镇定,利用计谋安排了撤退,让司马懿被死的诸葛吓退。在独掌军权之后,他决定北伐,完成前人未竟事业并统一天下。他先后进行了九次北伐,虽胜多负少,但是掏空了蜀国的国库。直到刘后主投降,蜀国灭亡,刘禅命令他带军投降的时候,他还假意投降,利用钟会反叛的机会复兴蜀汉,由此可以看出看对蜀国的衷心。

有人觉得,诸葛亮之所以重视姜维,不仅是因为姜维的文韬武略对北伐有利,也对促进民族团结有帮助。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而姜维的生活比较节约,也正好对了诸葛亮的胃口,因为诸葛亮一向觉得应该节俭。从这些方面来看,诸葛亮器重姜维也就很正常了。

姜维,历史长河中一个不能湮灭的才子。不可遗忘的灵魂。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4/309772.html

“解析三国姜维屯田避祸的典故究竟是怎么回事” 的相关文章

曹丕和曹植相比 曹操最后为何会选择曹丕而不是曹植

曹丕和曹植相比 曹操最后为何会选择曹丕而不是曹植

对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最后为何选择了曹丕,而不是曹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国重要的一本小说。它不仅仅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更是,带给人们无穷的文化享受。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作为北方最强大的势力,雄踞北方,他差一点就统一了中原,...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宋太宗作为北宋第二个皇帝 宋太宗名声为何不够好

对宋太宗的名声,为什么不够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赵光义这个人,高梁河之战败得太惨,所以黑子多,但是看一下,杜太后死后不到一个月就任命赵光义为开封府尹,这么敏感的人事任命也侧面说明了金匮之盟的可能性。到了973年,此时赵匡胤已经即位十三年了,这一年,光义政敌赵普罢相...

有哪些与王国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王国宝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王国宝(350年~397年5月29日),字国宝,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时期宰相,中书令王坦之第三子,太保谢安的女婿。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国宝品行不端,不受岳父谢安重用。凭借姻亲关系,投靠琅琊王司马道子门下。太元十年(385年),司马道子掌权之后,授秘书丞,...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在曹操五子良将当中 张辽为什么能够入选首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操麾下五子良将里,张辽作为一个降将能够入选,而且位居首位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所谓的“五子良将”和刘备的五虎大将都是后世民间的一个俗称,或者说是演义。这里的“良将”就是指能征善战或者说是勇冠三军。“五子良将”通常是指代曹操时代麾下的五位军事主...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历史上真正的刘备是个什么人 和演义区别有多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正史中,刘备是怎样的一个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是曹操在三国历史中的注脚,那么他的老对手也就是一生之敌的刘备,形象则会显得没有那么出彩,当然这中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源于刘备这个角色本身的多面性。实事求是地讲,在正史中...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五子良将整体水平比不上五虎将 五子良将实力有多弱

对五子良将有多弱?五虎将只出动2人,就可以轻松横扫他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代,蜀国有五虎将,而江东有十二虎臣,魏国也有五子良将,这些人都代表了各方势力的顶配阵容。按照演义的描写,吕布死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这五虎将基本处于一个段位:超一流水平。而五...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朱元璋问武官张恒一个问题,对方回答不出来后果如何?

历史上朱元璋曾经问武官张恒关于民间疾苦的问题,一介武夫当然回答不出来,结果惹得朱元璋大怒,乌纱帽就没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各位详细讲讲这件事情的具体经过,感兴趣的朋友就快来看看吧!门克新是明朝初年的一个知名文官,出生在巩昌,起初在泰州地区充当教谕,负责教导当地的学生,后来到了洪武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孙权为何要偷袭关羽,致使两国连盟关系破裂?

关羽在随后几千年一直到现在,被供奉崇拜,被尊称为关公、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十月,东吴孙权趁关羽北伐襄、樊之际,遣吕蒙、陆逊等分兵偷袭荆州。十二月,关羽穷途被俘杀,东吴占据了原刘备集团所属的全部荆州州郡。这一战对三国历史走向的影响是巨大的,蜀汉政权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