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向外割地赔款换平安 自宋朝澶渊之盟而始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在烛影斧声中驾崩了。
至于赵匡胤到底是不是其弟赵光义所谋杀,史学界一直有争论,这里也不做论述。
继承帝位的赵光义,却是一个志大才疏的软脚虾。
他看见兄长留下拟将赎买燕云的巨款,叹道:“此金帛如山,用何能尽!先帝每焦心劳虑,以经费为念,何其过也!”便将赎买的方案推倒,打算来个御驾亲征,一举克复。
而在赵匡胤余威的影响下,南方仅存的清源军和吴越两个割据政权相继纳土归降,北宋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被大好形势冲昏了脑袋的赵光义先挥兵直取北汉,北汉在赵匡胤的两次打击下,国力凋弊,无力抵挡,出城投降。
赵光义内心急剧膨胀,脑袋一热,眼珠一转,临时下了决定:攻打辽国,收复燕云!
赵匡胤每打一次仗,都要反复谋划、反复论证。
试想想,仅打两年的统一战争,他却用了整整十六年时间的谋划,这是何等的隐忍,其捕捉战机的目光又是何等之狠,何等之准!
面对辽国这种庞然大国,赵光义却凭一时冲动,就作出了横挑强梁的决定,其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果然,高梁河一战,宋军溃不成军,赵光义本人中箭,躺卧在驴车上颠簸南逃。这一年是太平兴国四年(979年)。
七年之后的雍熙三年(986年),赵光义重整旗鼓,再次北伐。
这次败得更惨,折损了的兵力近二十万,相当于赵匡胤时代的全部禁军兵力。
而且,这一战遭到了辽人的大举反攻,不但蔚、朔、应、寰等州得而复失,邢、深、祈、德等州也被受蹂躏。
此战过后,赵光义彻底死心,终生不敢再言战事,对待辽人的挑衅和侵略,只能采取挖掘河道、开辟水田等低劣手段进行消极抵抗。
这种忍气吞声的行为,更加地 *** 起辽人入侵的欲望。
咸平六年(1003年)、七年,辽人连续入侵,宋军节节败退,退至黄河北岸的澶州。
危难之际,宰相寇准挺身而出,催促宋真宗赵恒(赵光义第三子)御驾亲征,以振士气。
在北宋君臣做出的强硬态势下,辽人同意和谈解决纷争,这就是史称的“澶渊之盟”。
应该说,这是一个城下之盟,虽说结为兄弟之国,但本质是宋朝在军事有利的条件下签订的之一个屈辱性条约,宋朝每年向辽人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澶渊之盟后,寇准功高望重,受到宋真宗的疑忌。不久,宋真宗借故把他贬斥出朝,任命妥协派王钦若为宰相。这样,宋朝更不想收复幽云十六州了。辽这时也发生了变故,1009年,萧太后病死。第二年,辽与高丽发生战争。1011年,就在萧绰去世后的第十五个月,韩德让也随之去世。接着,辽政权内部又开始发生分裂,辽再也无力大规模兴兵南下。澶渊之盟后,宋、辽在好几十年里没发生过战争。其间只发生了两次重要交涉。一次是1042年(宋仁宗庆历二年),辽乘北宋同西夏交战的机会,向北宋勒索土地。北宋增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匹。另一次是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辽借口北宋在山西边境增修堡垒破坏边界,要求划界。第二年,宋 *** 允许以分水岭为界,又放弃一些土地。
向外赔款,宋朝自“澶渊之盟”而始。
“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花钱买平安的思维从此成了宋朝处理对外关系的主流思想。
此后,宋夏议和、宋金议和无不深受“澶渊之盟”偏安思想的影响。
“澶渊之盟”使宋朝统治阶层完全放弃收复燕云的雄心,宋朝军民也就开始丢掉仅存的血性,逐步沦为苟安政权,为日后的亡国,甚至亡天下,埋下了沉痛的伏笔。
还有,如果说赔款只是宋朝对外负担支出的一部分,那么,而为了与这些游牧民族对抗,宋朝必须屯养数以百万的军队,甚至为了组建骑兵,不得不耗费大量铜钱、银、绢帛、茶等物资向西北各民族买马,国家财政消耗巨大。
军事上的积弱,终于导致了财政上的积贫。
注意,财政上的积贫,不是说国家贫穷。事实上,大宋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巅峰时代。财政上的积贫,指的是国家财政长期处于入不敷出的窘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