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中国历史9年前 (2015-05-31)101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桓范为了房产,不惜要谋害下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桓范在三国群英聚会的局面下,其实是个不起眼的人物。诸葛亮、司马懿、曹操这些人要比他闪亮得多,不过桓范的子孙后代中,有一票非常著名的人物。

桓范是谯郡龙亢桓氏第六世中的一个人物,也是士族大家。虽然族谱散落,但是根据田余庆老先生的研究推论,桓范应该是桓彝的曾祖。桓彝是东晋名臣,也是著名的权臣桓温的父亲,桓彝的孙子桓玄更是建立了桓楚政权,成为了皇帝。

老桓家,从东汉时期,就已经发展了起来,桓荣早在汉光武帝刘秀时期,就已经得到了重用,他也是东汉名儒,饱读诗书。而桓荣从辈分上来说,应该是桓范的高祖父。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桓范一直是跟着老曹家混饭吃的。

桓范刚出道的时候,曹操已经成为了东汉的丞相,所以说桓范自始至终都是跟着老曹家的人混饭吃的,算不上真正的汉臣。

和他的高祖父桓荣一样,桓范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因此得到了魏明帝曹叡的重用,担任中领军、尚书等职位。

这家伙虽然是读书人,可是一直担任武将官职,陆续升迁到了征虏将军、东中郎将等职位。此后更是都督青州、徐州的军事,成为了正儿八经的封疆大吏。

虽然官越做越大,可是他的心胸却不是很宽广。

1、与邹岐的房屋纠纷。房产自古都是很多矛盾的根源,桓范在都督青州、徐州军事的时候,跟当时的徐州刺史邹岐之间产生了矛盾,主要原因还就是房产。

治下邳,与徐州刺史邹岐争屋,引节欲斩岐,为岐所奏,不直,坐免还。---《三国志》

桓范的官职比他高,权力也比邹岐大,所以打算用权势压迫并且斩杀邹岐。结果邹岐不吃这一套,果断把桓范给告发了,桓范因此被暂时撤职了。

2、不愿担任冀州牧。桓范的官职已经够大了,撤职一段时间后,被重新启用,成为了兖州刺史,这还不够,朝廷继续提拔他为冀州牧。

这可是军政大权一把抓的大人物了,当年袁绍就是冀州牧,可见桓范的地位有多高。可是这家伙还不愿意去上任。为什么呢?

因为当时额的镇北将军吕昭,在他后面做官,但是职位却比他高,他心里非常不舒服,因此说自己有病,不愿意上任。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3、怒杀孕妻。桓范度量小的事情,外人不知道,他们家里人肯定是清楚的。桓范曾经多次向妻子仲长氏抱怨,认为自己不应该屈居在吕昭之下。

可是仲长氏却劝告桓范说:过去你在青州、徐州任职的时候,因为房产的事情,差点杀了徐州刺史,人家说你不会做领导。现在你又不肯去冀州任职,这又是不会做下属了。

范谓其妻仲长曰:“我宁作诸卿,向三公长跪耳,不能为吕子展屈也。”其妻曰:“君前在东,坐欲擅斩徐州刺史,众人谓君难为作下,今复羞为吕屈,是复难为作上也。”范忿其言触实,乃以刀环撞其腹。妻时怀孕,遂堕胎死。范亦竟称疾,不赴冀州。---《三国志》

桓范听了以后,羞愧难当,这本是他内心的小九九,却被媳妇儿一语道破。为此桓范大怒,用环首刀的刀环朝着媳妇儿仲长氏的肚子戳了过去。

要是正常时期,那也就算了,顶多疼一会儿。可是当时仲长氏正怀着孩子,这么一戳,导致她流产而亡。

桓范差点救了曹爽的命。

曹魏集团最悲惨的一天,当然是高平陵之变。在事变以后,老曹家的势力基本上被司马懿都给剿灭了,剩下的都是唯唯诺诺之徒。

曹爽当政期间,桓范被任命为大司农,虽然手里管着全国的财政,可是桓范却是一个清廉之人。曹爽发现桓范是他的老乡,那感情好啊,所以对桓范非常尊重。

范南见爽,劝爽兄弟以天子诣许昌,四方以自辅。爽疑,羲又无言。范自谓羲曰:“事昭然,卿用读书何为邪!於今日卿等门户倒矣!”俱不言。范又谓羲曰:“卿别营近在阙南,洛阳典农治在城外,呼召如意。今诣许昌,不过中宿,许昌别库,足相被假;所忧当在谷食,而大司农印章在我身。”---《三国志》

曹爽和他弟弟曹羲总是一起出城游玩,这让桓范很不安,他曾经告诫过曹爽,他们兄弟俩应该留一个在城里,毕竟手握大权,万一有人封闭了城门,他们俩怎么也进不去了。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曹爽只当时一个笑话,认为没有人敢这么做。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司马懿早就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看着曹爽兄弟了。

高平陵之变发生后,司马懿也想着笼络桓范,便让桓范接管中领军曹羲的人马。桓范本来是打算投靠司马懿的,可是桓范的儿子却认为应该到天子那边去,而天子在曹爽手里。为此桓范带着一票人前往曹爽处,他希望曹爽能够前往许昌,再宣布起兵对抗司马懿。可惜曹爽这家伙却抱有侥幸心理,选择了投降。桓范知道自己死路一条了,而且是诛灭三族的祸患。为此他长长叹息,认为曹爽这兄弟二人跟蠢猪没什么区别,白瞎了他们父亲曹真的一世英名了。司马懿在诛杀曹爽三族的时候,也把桓范的三族给灭了。这就是为什么老桓家的族谱里,找不到桓范的原因,牵连太广了。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总结:桓范更大的失误,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曹爽身上。

曹爽是什么人?草包一个。在新三国里,居然把他那个英明神武的父亲曹真描绘成了一个蠢材,反而将曹爽这个草包描绘成了一个天才,真是很可笑的一件事。

曹爽兄弟出城以后,司马懿控制了皇宫。这个时候就交给了桓范一道选择题,很显然桓范最初是打算选司马懿的,可是拗不过儿子的劝告,这才选择了曹爽。

其实这道题哪怕不做,空在那儿都是好的,为什么非要选曹爽呢?曹爽有几斤几两,你桓范能不清楚吗?

当桓范带着人马投靠曹爽的时候,蒋济曾经跟司马懿说,智囊就这么跑了啊!司马懿对蒋济笑了笑,表示马恋栈豆,曹爽这傻孩子肯定不会听桓范的。

事后果然如同司马懿所说的那样,不管桓范怎么苦苦相劝,曹爽都不愿意前去许昌起兵,反倒是选择了投降。

参考资料:《三国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505/2341.html

“桓范为了房子真的谋杀下属吗 这件事情是真的吗”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深得刘备器重

庞统(179年-214年),字士元,号凤雏,汉时荆州襄阳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与诸葛亮同拜为军师中郎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庞统初任郡功曹,后跟随周瑜,被周瑜任以大事 ,周瑜逝世于巴丘,庞统为其吊丧至东吴,与陆绩、顾劭、全琮等人结交而还。南郡借给刘备后,从事署理...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曹丕为了顺利接手曹操的位置 曹丕都做了哪些准备

对为了顺利接班,曹丕做了哪些努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魏文帝曹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一直都以阴险小人的形象著称于世,跟他飘逸洒脱的弟弟曹植形成鲜明对比。论本事,他不如他爹曹操,论才华,他不如他弟弟曹植。在旁人...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最后是怎么死的?她的生平如何?

花蕊夫人是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花蕊夫人费氏在历史上是一个名声很响,却又语焉不详的人物。说她名声很响,是因为她一首“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述国亡诗》,大家都很熟悉。说她语焉不详,是因为这个人物究竟有没有,其实并不确定...

历史上令妃如何受宠却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令妃如何受宠却没能成为皇后,是因为什么?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乾隆帝的第三位皇后,嘉庆帝生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令妃是包衣出身,据史书记载,她早年被选入宫中做了宫女。由于她生得秀美,心地淳良,因此得到了乾隆特别的宠爱。但是,乾隆在没有皇后,又将令妃儿子永琰立为继承人的情况下,却一直不立令妃为皇后。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为何不杀曹操夺回大权

都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汉献帝为何不杀曹操夺回大权

还不知道:汉献帝为何不刺杀曹操夺回大权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从登基第一天起,就是权臣手中的傀儡,先后多次被不同的权臣所控制,他当了31年的傀儡皇帝,然后被权臣逼迫禅让帝位,最终他安享富贵,得以善终,这位皇帝就是东汉最后一位皇帝-汉献...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东吴将领、丞相,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陆胤,字敬宗,吴郡吴县人,左丞相、嘉兴侯陆凯之弟 ,三国时期吴国官员、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陆胤初任御史、尚书选曹郎,太子孙和听到他的名声,以特殊之节待他。适逢杨竺等亲附鲁王孙霸,与孙和分庭争斗,暗地相互谗毁结怨,陆胤因此获罪入狱。后任衡阳督军都尉。赤乌十一年(2...

关羽丢失荆州后在做什么 关羽为何在荆州绕圈子

关羽丢失荆州后在做什么 关羽为何在荆州绕圈子

对关羽失荆州不迅速撤往益州,为何故意在荆州绕圈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刘备亲领大军进犯汉中,曹操派夏侯渊、张郃率兵与之相持。转年,黄忠斩夏侯渊于定军山,曹魏军队不振,处于劣势,自汉中撤军。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占领汉中,称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