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春秋战争非常讲究规则和礼仪:首先要师出有名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5-21)180

在我们的印象中,战争似乎都是残酷的。古时候打仗,动不动就斩杀多少万人,比如秦赵长平之战斩杀四十万人,楚汉争霸时候的项羽坑杀秦三十万降军,所以,战争一定要杀人,并且还不少,一定是打得你死我活,一定是一方干掉另一方。即使到了近现代的一、二次世界大战也是残忍、残酷的,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并且更加残暴血腥,比如臭名昭彰的集中营、渣滓洞、细菌武器等等,惨绝人寰,毫无人道可言,只有杀人与消灭。

这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战争,杀人、兼并、消灭。但是在我国古代春秋的时候,战争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春秋时候的战争我称之为“有意思”,那么,怎么有意思?

春秋战争非常讲究规则和礼仪:首先要师出有名

春秋时期的战争是非常讲究规则和礼仪的,就相当于现在的打篮球赛、踢足球赛一样,目的是比高下,不是杀人,也不是兼并灭国。流程一般是这样的。

首先,要师出有名。就是你要去攻打别国,要有理由,你为什么要去打别人,比如现代的美伊战争,美国打伊拉克是因为萨达姆独裁专制,伊拉克人民水深火热,并且有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威胁人类安全。这就是师出有名。

其次,要光明正大。春秋时候战争是不容许趁敌国国君去世举办丧礼的时候,也不准趁敌国闹饥荒的时候,换句话来说就是不能趁机搞偷袭,不能用下三滥的手段,要光明正大,要用正当手段。

第三,不斩来使。这条规则,都知道。春秋打仗的时候,交战双方都要先派出使者交涉,陈述交战的理由。

第四,战争有时限。跟现代的踢足球比赛一样,有时限,并且中途还休息,春秋战争也是,原则上只打一天,分出胜负即可。

第五,战争的地点有讲究。春秋打仗一般只能在边疆,国境线附近,双方的军队拉到各自的国境线,所以打仗的战场也叫疆场。

第六,战争讲究规则。比如打仗的时候如果看到对方的国君,不能攻击,并且还要行礼。

比如还有条规则叫“不鼓不成列”。要等双方排兵列阵好了后,才能开打,也就是说别人没准备好,就不能开打。左丘明的《左传》记载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638年,宋楚争夺中原霸权,双方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当时宋国的军队已经列阵完毕,严阵以待,只等进攻了,楚国的军队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宋襄公的手下子鱼请战,宋襄公说,“不行”,等楚国的军队完全渡过泓水还未列阵好的时候,子鱼又请战,宋襄公还是说,“不行”,最后楚国的军队列阵完毕,双方开战,宋军大败而归。

后来国人都怪宋襄公,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翻译过来就是君子作战,不打受过伤的人,不俘头发斑白的人,不凭借险隘的地形,我即使成了亡国之君,也不愿意攻打还没有列阵好的敌人。这就是不鼓不成列。

宋襄公的话中还说出了“不重伤”的规则。不重伤就是对方受伤了就不能再进行攻击,不管对方伤到哪里,只要是受伤了,就不能再打。这点就有意思了,即便是现在打拳击,也要把对方打到爬下,直到爬不起来为止。

不过,即便是溃败了的宋国军队也不要紧,因为还有“五十步笑百步”的规则。就是输的一方败亡逃跑时候,胜利的一方是不可以追赶的,即便要追也可以,但是以五十步为限,超出五十步就不能再追了,这就是五十步笑百步,意思是你跑五十步就可以了,跑一百步干什么,所以叫五十步笑百步。这真是令人费解啊,不过下面一条规则更有意思。

就是输的一方在逃跑中,胜利的一方还要帮助输的一方逃跑。比如晋楚邲之战的时候,晋军溃不成军,战败逃跑,晋军的一辆战车在败逃过程中陷进泥坑里,跑不动了,这真是急人啊。等追击的楚军赶到后,先是帮助晋军把车修好,然后继续追赶,没想到,晋军跑了几步战车又坏了,楚军于是再次帮助修理战车,然后再追,终于让晋军跑掉,这真是有意思。更有意思的,逃跑中的晋国军队还回头说,“到底是楚国的军队,连逃跑都这么专业”,这真是太有意思了,有种“友谊之一、战争第二”的感觉。

春秋战争非常讲究规则和礼仪:首先要师出有名

那么,春秋时候的战争为什么是这样的?

因为春秋的战争主要是讨伐性质和维护“国际”秩序,目的也正如前文所说是比高下,就是比个输赢即可,就好比现在的两个人扳手腕,就这么简单。

周王朝实施的是邦国分封制,这些分封的诸侯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国家,他们拥有完全的自 *** ,周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国际”领袖。原本的“国际”秩序是周天子来维持的,可惜平王东迁,周天子地位一落千丈,没办法维持,所以强大的诸侯国出来维护“国际秩序”,比如春秋五霸。当然这些霸主们还是要在周天子“授权下”行使这些权力,因为名义上周天子还是天下共主,诸侯国都是“天下共主”下的“臣民”,周天子相当于“父亲”,诸侯国之间相当于“兄弟”。既然是同一个“家庭”,都是“兄弟”,所以打仗岂有“你死我活”,“骨肉相残”的道理。

并且参战人员都是贵族。春秋时候是有阶层和等级的,分为贵族、平民和奴隶,贵族又分为四个等级:天子、诸侯、大夫和士。战争原则上国君是总指挥官,大夫是将军,士是战士。平民和奴隶做什么?他们主要负责后勤,战士要出战打仗,什么装备、粮草啊要带吧,于是这些工作就落到了平民和奴隶头上,战士主要负责是战斗。正是因为参战都是贵族,所以战争肯定要讲贵族气质、礼仪,君子风度,绅士风范,彬彬有礼,遵守游戏规则。

这就是春秋的战争,就是这么有意思。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5/316418.html

“春秋战争非常讲究规则和礼仪:首先要师出有名” 的相关文章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万历皇帝亲政后,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问题?

很多人都觉得“明实亡于万历”,那么万历皇帝亲政后都做了哪些事情,有没有想过解决宗室人太多,耗费太大的问题呢?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万历七年(1579年)正月,明朝600多名宗室子弟因为未经朝廷批准擅自结婚,被告到朝廷。万历皇帝朱翊钧对此很重视,为此召见了内阁首辅张居正,...

张绣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之一 张绣水平如何

张绣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之一 张绣水平如何

你真的了解三国二十四名将中的张绣,在三国演义中,到底属于什么水平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二十四名将》是民间流传的一首串联三国名将人名的打油诗。诗中有一句“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将张绣和颜良、文丑并列,同居二十四名将之列。说起来在《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虽然最大的作用...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史敬思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勇冠天下,在消灭黄巢的战斗中立下大功。但史敬思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先去世的,在李克用与黄巢的首次交锋中就战死了。为何史敬思会英年早逝呢一,投靠李克用史敬思是河东道雁...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历史上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演义有什么区别

还不知道:历史上真正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军师联盟》播出,引发了不少热议。有人说《军师联盟》里的曹丕和以往的形象很不一样,不像那个无缘无故就要杀掉兄弟的人,应该是加入了不少创作成分。真是这样吗?历史上真实的曹丕,到底是什么样的呢?真正的三...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孙权当初为什么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原因是因为诸葛亮吗

孙权当初为什么联合刘备对抗曹操 原因是因为诸葛亮吗

还不知道: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是因为诸葛亮舌战群儒,还是另有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208年,孙权为父报仇,搞定了镇守江夏的黄祖,当他泪眼婆娑的抬头时,欣喜地发现,荆州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于是口水交织着泪水一起流下;此时的曹操刚搞定了北方,当属下告诉他,刘表...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最信任重用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骁勇善战的魏延,另一个则是掌管军务的杨仪。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诸葛亮临终前,安排杨仪、费祎、姜维等组织退军,其中以杨仪为首,并希望魏延领军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让费祎去刺探魏延的态度,魏延希望杨仪可以护送诸葛亮灵柩回...

邓艾两万残兵诸葛瞻都打不过 诸葛瞻为什么会失败

邓艾两万残兵诸葛瞻都打不过 诸葛瞻为什么会失败

还不知道:诸葛瞻带了那么多的士兵,为什么还打不过邓艾的2万残兵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公元263年的时候,曹魏亲自带十八万兵去攻击蜀汉,当时邓艾的手下一共有三万多的士兵,他们一路从陇西出发,后来到了阴平桥头就停留了下来,在这里开始养精蓄锐,让自己的士兵得到更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