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焚书坑儒毁掉秦始皇一世英明 为何秦始皇要焚书?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5-25)250

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皆知,但史上有次更加悲惨的焚书坑道鲜为人知

在中国历史上,秦朝的秦始皇“焚书坑儒”事件震惊天下,这次事件成了秦始皇一生的污点。这位统一了华夏六国的千古一帝,如果没有“焚书坑儒”这事,恐怕历史对他的评价一定会正能量一百倍,须知从来的历史书都是由儒生在书写。秦始皇惹谁不好,偏偏惹到了儒生,他还有好的名声留下来吗?好在后来还有不少站在儒家观点以外的学者,也肯为秦始皇说几句好话,正确评价他的历史功罪。总之,秦始皇不是英雄,至少也是个了不起的枭雄。

秦始皇为什么那么恨儒生呢?这里有三种说法:

之一种说法,儒家学说推行仁政和德政,而秦皇是偏偏听不得这种书生之见。他要实行的是以武统天下,所谓仁政德政那只能是一种理想,在现实是行不通的。儒生意见大脾气大,处处时时指责秦始皇的政策,惹得秦始皇非常反感非常痛恨那群以私学名义为布道场所的儒家流派。儒生们反而复之将其惹毛了,不仅下令将儒家经典全部烧毁,还下令活埋了四百多个闹得很凶的儒生秦始皇焚书坑儒天下皆知,但史上有次更加悲惨的焚书坑道鲜为人知。

第二种说法,因为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思想空前繁荣的时代,百家争鸣,学术自由,这与秦始皇崇尚的法家思想中的专制统治和集权统制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李斯滥用了法家思想中的律,而将法的精神抛到了天边外。这里活埋的所谓儒生,并不单单是指儒家学说的信徒,还有其他各种学派、流派的门生,不过是后人用儒生来统称而已。

焚书坑儒毁掉秦始皇一世英明 为何秦始皇要焚书?

第三种说法,秦始皇极为厌恶那些打着学术幌子极力贩卖各类荒谬主张的游士,秦始皇天生就恨这类说客门生,将其视为异端学说。如果张仪苏秦生在嬴政时代,必被杀掉。也就是说,秦始皇坑掉的是他认为的江湖术士,是一群骗子,是一群方士。这就跟徐福那群人骗了他巨额金银财宝逃之夭夭一样,直让嬴政痛恨得牙根痒痒。这类人不仅要活埋,他们的书也必然要被彻底焚烧干净方才罢休。

偏偏奇怪的是,你说秦始皇那么仇视儒家学说,可是儒家经典《论语》为什么没有被他烧毁,却好端端的被保存下来?

但不管怎样,“焚书坑儒”事件让秦始皇恶名昭著,其负数和差评达到绝对值。

然而各位知道吗?中国历史上除了“焚书坑儒”事件,还有一个“焚书坑道”事件。

焚书坑儒毁掉秦始皇一世英明 为何秦始皇要焚书?

儒道两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是并立的两条河流,犹如黄河与长江。然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人人皆义愤填膺,对始作俑者鞭挞谴责直至鞭尸,冠之以暴君、屠夫。可是对元世祖的“焚书坑道”,几乎无人提及,也无人褒贬,或视而不见,或见怪不怪。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能与儒并列的只能是道家,而能与佛并立的却是道教。道家与道教不是一回事。秦始皇坑的是儒家,元世祖坑的不是道家而是道教。

当然,不论以什么理由,儒家也好,道家也好,甚至道教也罢,均不该以残暴的手段处置。朝廷应该不偏不倚,只可处理某个辩题中的荒谬行径,不可对某一方斩尽杀绝。

然而,自从元世祖“焚书坑道”事件之后,道教基本上衰落、衰败,而佛教占据了中国宗教的核心局面。儒家毫发未损,佛教大获全胜。

那么,“焚书坑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道教与元朝的奇特关系导致了一场灭门大案——这就是从成吉思汗的尊崇道教直到元世祖的灭道烧书。

蒙古大帝成吉思汗威震欧亚之际,道教领袖邱处机以七十高龄亲赴成吉思汗行宫觐见,劝说其不要杀虐,不要残暴,要以道的力量征服天下。成吉思汗是个粗人,头一次听说这么高深有趣的学问,于是拜邱处机为大宗师,掌管天下出家人。道教与成吉思汗形成了一种特殊而亲密的关系,以致道教迅速提高为类似国教的地位。这时候的道教多少有些飘飘然,利令智昏,干出了一些令佛教徒,甚至基督教徒(当时称景教)也很反感的事,既将许多佛教寺院或景教教堂抢占为己。道教徒凭借自己的优势地位,趾高气昂地妄图指导天下宗教。最让佛教徒不能忍受的是,道教徒为证实道教比佛教高明优越,竟编出一本《老子化胡经》,说什么当年老子骑青牛西出阳关,最后到了古天竺国,变成释迦牟尼的化身,创立了佛教。

因此佛教应该是道教的同祖双胞胎之弟,道教自然应是兄长。这种佛教起源论自然引起了佛门弟子的严重不满。

佛教不满有佛教的道理。但是仔细想来,当时社会不满佛教的人也很多,道教只是其代言人之一。为什么当时社会普遍不满佛教呢?原因如下: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受诸子百家思想的指导,奋发向上,锐意进取,积极拓展,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灿烂的历史,涌现了一大批奠定华夏数千年文明并影响至今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创造了空前繁荣、强大的古代中华文明。自北魏佛教传入中国,到唐朝后期也即唐朝衰落期形成了一统中国人精神局面之后,中国立即坠入颓化而不思进取,数度反复丧国的境地。统治者为更大限度地维护其统治,利用佛教的消极颓废思想,制定了无数的清规戒律,对民众实行愚民统治,用佛教麻痹百姓的思想,消磨百姓的进取意识,束缚百姓的行为,扼杀百姓的反抗。从此,中国及中国民众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无力自拨。

焚书坑儒毁掉秦始皇一世英明 为何秦始皇要焚书?

道教看清了这一点吗?其实道教也没有。道教是在诸子百家之后诞生的一种本土宗教,它的意义和价值跟佛教无多大区别,它的可取之处,是它承袭道家的指导思想,不可取之处,是它的神仙观念和方士异术。

但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承袭和尊崇道家的思想“法天,法地,法人”,其精髓是:顺应自然,其应用的更高境界是:垂拱而治。于佛教几乎同时诞生的道教,为对抗外来佛教的入侵,自编了一套程序以与其抗衡。此后两个宗教犹如深山老林中的两帮黑社会团体,互相挑拨争宠皇朝,你来我往大开杀戒,多次血染江湖,成为历史上一对宗派冤家。

焚书坑儒毁掉秦始皇一世英明 为何秦始皇要焚书?

元朝到了蒙哥大帝时代,由成吉思汗的崇仰道教忽然一变为以崇仰佛教为主,道教次之。原因在于这时德高望重的大宗师邱处机已经过世,而蒙哥又比较欣赏佛教,他的国师就是才华横溢的藏传佛教教主八思巴,以及各路智囊那摩国师、河西国师、大理国师等,皆为佛教上师。

令后人沉重的是,秦始皇烧了除《论语》以外所有儒家的经典,几千年背了一个焚书坑儒的骂名,而到了元世祖,焚烧了除《道德经》之外所有道教的道藏,道士几乎斩尽杀绝,却没见到有任何一篇痛斥皇上老儿的言论存于史上。佛教终于依靠朝廷势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打那以后,佛教占据了中国所有更好的山林,而道教只残存于穷山恶水之中,所谓的十大洞天福地基本上成了断壁残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5/317102.html

“焚书坑儒毁掉秦始皇一世英明 为何秦始皇要焚书?” 的相关文章

崇祯皇帝要是选择南迁的话 南明能有南宋一样的国祚吗

崇祯皇帝要是选择南迁的话 南明能有南宋一样的国祚吗

对如果崇祯南迁,南明能不能像南宋一样再延续百年国祚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如果崇祯南迁,受到的拥护程度肯定会比弘光这些人高得多,形势绝不会糟糕到象弘光、隆武两朝年余而亡,也远比永历帝东奔西窜勉力支持十五年强,要像南宋一样延续百年并非没有可能,但必须满足一个前提——...

清朝时期几品官才是大官 三品官员是大官吗

清朝时期几品官才是大官 三品官员是大官吗

还不知道:在清朝,官员当到几品的才称得上是大官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那时我国的封建官僚品秩体系已经非常的成熟。我们知道那个时候,清朝实行的依然是九品十八级,也就是说清朝的官从一品到九品,每个品又分为正职和副职官员,也就是当时所称呼...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为何要选择起兵造反?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安禄山出身西域康国,唐朝时期藩镇、叛臣。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旧唐书》记载:“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这段话说的是,安禄山造反不久,不只是身上长满疮,而且很快就失明了。既然他造反不久就失...

和洽: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贫俭约,信守节操

和洽: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贫俭约,信守节操

和洽(生卒年不详),字阳士,汝南郡西平县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拒绝大将军何进征辟,依附于荆州牧刘表。曹操夺取荆州后,授丞相掾属。曹操成为魏王后,授魏国侍中、郎中令,谏议免除毛玠之罪。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授光禄勋,册封...

司马澹:晋武帝司马懿之孙,生性酗酒,最终被石勒所杀

司马澹:晋武帝司马懿之孙,生性酗酒,最终被石勒所杀

司马澹(?-311),字思弘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琅邪武王司马伷次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叔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为冗从仆射,武帝太康十年(289),封东武公。性忌害,屡谮弟东安王司马繇于汝南王司马亮。惠帝元康九年(299),承贾后旨,共废太子司马遹。赵王司...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夷陵之战如果是诸葛亮出战 诸葛亮能赢陆逊吗

你真的了解夷陵之战时,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他和陆逊谁会赢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讨伐东吴的是诸葛亮,刘备留守后方,陆逊还有机会赢吗?答案是陆逊不会有赢的机会,而诸葛亮也同样不会获胜。双方很可能温汤馄饨水的胶着一阵,然后各自收兵。因为不管从战略上还是从战术上,两个人都是没有什么...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管仲春秋第一相的称呼是怎么来的?一生有何作为

提起管仲这个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他在齐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管仲通过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用人上一系列措施,使得齐国走上春秋“五霸之首”。“华夏第一相”并非浪得虚名管仲号称华夏第一相。此人乃春秋时期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是春秋...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 孙权又是怎么对待孙策后人的

还不知道:孙策临死前传位给孙权,他的后裔结局如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200年5月,“小霸王”孙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临终前他对张昭说:“公等善相吾弟!”然后将将印绶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后来,在张昭、周瑜等人的辅佐下,孙权不仅在江东站稳脚跟,而且还占领了荆州地区...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