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唐太宗要怎么做才能避免玄武门带来的骂名?
相传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但天下平定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却犹豫不决。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排挤李世民。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这一年,李建成向李渊建议由李元吉做统帅出征突厥,借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马,然后趁机除掉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机时刻决定背水一战,先发制人。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府幕僚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在宫城的北面玄武门内,一举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齐王李元吉,史称玄武门之变。两天后,唐高祖下诏将李世民立为太子。八月,唐高祖禅位而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是为唐太宗。第二年年初,唐太宗改元贞观。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君,“玄武门之变”几乎是他一生中唯一受人非议的事情,司马光评论说:“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太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已,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
司马光认为唐高祖、李世民、李建成三人都有过错。唐高祖没有及时处理好“立嫡以长”和“有功者居上”的矛盾,使“功盖宇宙”的李世民屈居才能庸劣的李建成之下,造成兄弟不容,势同水火。而李建成不仅不肯向古代贤人太伯学习,还极力排挤李世民,想置李世民于死地,迫使李世民对他进行反击。当然,如果李世民有“子臧之节”,兄弟相残的事件也不会发生。
司马光认为,李世民如果不是先发制人,等李建成、李元吉动手后再出手消灭他们还说得过去,然而他被“群下所迫”,在玄武门埋下伏兵,并亲手杀死自己的兄弟,就有点过分了。司马光说,李世民在历史上留下残杀兄弟的恶名,真是可惜啊!
唐太宗轻徭薄赋、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更好的榜样。唐朝在当时与西方的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由于唐太宗在位时年号为贞观,所以人们把他统治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