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密盛世大唐:大唐凭什么置顶华夏文明?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6-12)240

据《后汉书》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日本岛上就有不少小国与中国东汉王朝“建立了外交关系”,他们崇拜天朝,迷恋“汉文化”,但整个日本旗帜鲜明地提出学习“汉才”却在七世纪。

从崇拜到学习,为什么间隔了这么长时间?除了日本逐渐形成统一国家原因外,还与“汉才”的成熟期及其显现的最核心魅力息息相关。

虽说汉才起于汉,然而,如果论及“汉才的顶峰”,那么我想没有一个朝代、敢说超越大唐。两汉中国打下的正统的两点一线“汉才”,在唐朝全都“熟了”。成熟的华夏文明登上七世纪世界主体文明更高峰。

中国大大小小的王朝上百个,大一统王朝也有九个,为什么汉才在唐朝成熟、华夏文明此时置顶而不是其他朝代?

用大历史的眼光观察,可以一语挑明:此乃唐朝“特质”——“二元体制”造就的结果。盛唐体制,从政治到文化,均有别于“大一统”中国历代王朝,它不是“一元体制”,而是打破条条框框的“二元体制”。用日本学者谷川道雄的话来讲,这种体制是“胡、汉二元体制”,而中国学者陈寅恪则称为“胡、汉分治”。

“二元体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突破“内敛”传统,实行“开放”政治。主要表现为文官制开明成熟,君臣共治、平民子弟“仕进”之路四通八达,朝野上下遍行开放之风。唐廷录用官员不仅不问出身、不分贵贱,而且不分华夷,不少胡人、沙陀人、羌人成为 *** 官员,唐朝的科举考试,不少“外国人”也有“准考证”。“开放式”政治,使大唐进入了“海纳百川、众望所归”政治大国行列。

“二元体制”在文化上的表现,就是促使“儒教溶了”。

史上公认,盛唐是中国文化的成熟和繁荣期。但是什么带来了成熟和繁荣?就各有不同的理解。

我以为,盛唐的文化繁荣与传统汉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依然有关,但这种关系不同历代,它不是“独尊”,而是“你中有他,他中有我”的交融结构。

隋唐前的统一时代,汉才以儒家文化为内核,而且是独尊儒家,这样就扼杀了其他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显示了“才”的狭隘性,当你的思想与所谓的儒家文化不符时,就会以离经叛道的言论来诋毁你,来扼杀你,其他各家的文化发展陷入了停滞。思想只有碰撞才能产生火花,何况是文化?如果只有一种文化,那么即使这种文化是最适合时代发展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它同样会流于落后局面,不再适合时代的发展。

简而言之,文化二元体制令唐朝对“独尊儒术”说“不”,“尊而不独”是盛唐对待儒家的官方态度。唐朝的科举把儒家学说作为考试内容,但不奉儒家教条,科考同时也包含诸子百家内容。在主流意识形态方面,甚至出现了三元化:“佛道儒”三家并举,儒学充其量占据唐人大脑“三分之一”。

多元化的意识形态,促就了唐朝思想的自由开放,而思想的自由开放会让一个社会充满活力,所以盛唐创造了有别中国历朝的“逍遥洒脱”世风。四海之内皆兄弟,社会气象万千。此时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文化大国。

当然,世界主体文明大国光靠软实力是不够的,不可或缺的是锋利的牙齿。

“二元体制”在军事上的表现——兵家合了。

唐朝军队,拥有世界无与伦比的一个强项 ——“胡汉合流的军事力量”。

从军事人才观之,唐军既有李靖、郭子仪这样的 *** 名将,也有哥舒翰等等的胡人将领。唐才促就一支以 *** 为主力兼有各民族士兵的混合战队,这就是不可一世的唐军。在对外作战中,几乎战无不胜。

“胡汉合流”将唐军打造成一只打破传统作战模式的“铁骑军”。前有“玄甲兵”,后有“神策军”,百战百胜,天下无敌。

按理说,汉朝时的汉军外战成绩也相当可以,但是比起唐军的战斗力,还是有些“不可同日而语”。

汉朝战匈奴,历经百年未告全胜。唐时的突厥其力量不弱于匈奴,而唐军却一战定天下。李靖夜袭阴山,活捉突厥可汗,建千古奇功。当时,唐军的主要对手都为当时的强大民族,突厥后来横行西方,建立土耳其帝国, *** 帝国横挎欧亚大陆,与唐朝并立。吐蕃帝国则雄据青藏高原,对中原虎视眈眈。但其与唐军的交锋却基本是败多胜少。唐朝与突厥鏖战几十年,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并收复突厥五大部落之一突骑施,派其抵挡 *** 帝国。唐军战吐蕃更是占尽上风,每一次对吐蕃的胜利都几乎是对其军力的毁灭性打击。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这是创造“天可汗”全盛期的唐太宗李世民抒发的“领袖语录”。此言写满他“领导世界”的自信,而李世民自信的源头,即可归纳为“并蓄兼收,群花同放,胡汉合流,华夷无碍”的体制自信。两汉中国种下的正统“汉才”,在唐朝“二元体制”的肥育下,瓜熟蒂落,成为世界“封顶”之才。

“封顶”世界的华夏文明不仅福荫西域,而且更造福东洋世界。大化改新的日本,即是被华夏文明的核心魅力所征服。惊叹于盛唐政治、文化、军事的繁荣与强大,不甘居后的日本人亦步亦趋,拉开一场“画虎画骨”的体制改革运动。

海纳百川的“二元体制”,造就了大唐盛世,也成就了李世民这个独一无二的“准世界大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从李世民到李隆基,他们统领一个“四夷自服”、占据“世界主体文明”位置的超级大国独领世界 *** 百余年,这是华夏文明及华夏民族领导人绝无仅有的辉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6/320245.html

“解密盛世大唐:大唐凭什么置顶华夏文明?” 的相关文章

什么是楼船军?两汉时期的海防有何功绩?

什么是楼船军?两汉时期的海防有何功绩?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出现鼎盛局面的封建王朝,西汉王朝建立了一支拥有4000余艘战船、20多万水兵的楼船军。楼船军是汉政府根据沿江海的地理条件和防务需要而设立的,在统一东南沿海及平定朝鲜的战争中起了...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孙礼早年被曹操征为司空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及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书。他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魏明帝驾崩后,孙礼...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雍正作为乾隆的亲爹 乾隆为什么讨厌雍正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为什么不喜欢亲爹雍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喜欢看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乾隆非常崇拜自己的祖父康熙,却对自己亲爹雍正的很多做法非常反感,乾隆继位之后,曾经多次废除雍正朝制定的一些法令,那么为什么乾隆不喜欢自己的亲爹呢?雍正和乾隆的经历明显不同,他们...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朱高炽在位十个月就驾崩了 朱高炽是死于朱瞻基之手吗

还不知道:朱高炽在位十个月突然驾崩,到底他是不是死于朱瞻基之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有时候想想吧,历史真的挺有意思的,如果朱棣再活一年,朱高炽薨世,朱棣面对当年老爹朱元璋同样的局面会如何选择,是太孙继位还是让汉王继位。同样不得不说的是,朱高炽的太子之位,很大程度上...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事情 司马懿为何等到70多岁才造反

司马懿活了73岁,他为何到70高龄才夺权,司马懿到底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公元220年,司马懿盼天盼地的终于盼到了曹操死,这下,他不用时时刻刻紧盯着曹操了,担惊受怕的日子到头了,他司马懿的春天也该来了。曹操死后,曹丕继承了曹操的一切,成...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为拓跋宏生下长子却被赐死,林氏的一生有多悲惨?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由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虽然没能实现统一中原,但在一统北方、推动佛教发展、促进民族融合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北魏时期还有一种残忍的继承方式,那就是“子贵母死,立子杀母”。为了避免外戚干政,北魏后宫中的女性,只要生下男孩并被立为太子,就会被赐死,元恂的生母林氏就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