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称帝之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分封诸王
一、晋武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分封诸王?
人们常常在分封诸王的问题上非议晋武帝司马炎,泪痕以为在进行这种非议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正视一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那就是在当时三四百年间,所有的帝国都是分封诸王的。我们在非议司马炎分封诸王之时,最起码应该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如果说分封诸王是错误的,为什么那三四百年间出现的枭雄、英雄、政治强人都在重复这种错误?如果我们没有正视这种历史事实,如果我们没有心存这种最起码的疑问,那对于两晋南北朝的历史,我们就永远只有象盲人摸象一样的去看它;而永远难以真正看清它的全貌。
即使孤立的去看司马炎分封诸王;司马炎分封诸王存在着众多不得已的因素。首先司马家族成员众多、势力巨大,那是既成事实。这绝不是司马炎造成的,也不是司马炎所能改变的。司马炎几个叔祖、叔父所代表的势力都是巨大的,这种势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他是司马家族可以凌驾于众多豪门代表之上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他也会成为司马炎当皇帝的阻力。
在曹魏帝国里,因为司马家族是帝国的执政家族,所以司马炎几个叔祖、叔父的家庭都拥有着巨大的军事、政治资源。在这种背景下,司马家族就是出了一个皇帝,也很难让他们再拥有更多的利益了。换而言之,司马炎除了给他封王之外,已实在不能给他们更多的利益了。从这层意义上,司马炎想让司马家族支持自己当皇帝,就必须得分封诸王;因为只有大封同姓诸王,司马炎祖父、父亲的各枝成员才会能获得在曹魏帝国中无法获得的利益。否则,司马炎的叔祖、叔叔们,实在没有支持司马炎当皇帝的理由。
而且从曹魏帝国灭亡的去看,皇族力量的衰弱是它灭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一个高级官员的兄弟、子侄都遍布 *** 权力机构的年代里,皇帝压制自己家族成员的势力的结果,通常就是会让某个豪门家族能与皇族分庭抗礼,甚至凌驾于皇族之上。这种局面一旦出现,那皇帝再想让那个豪门家族首脑臣服自己就变得越来越难了。在这种背景下,司马家族自然不敢舍弃分封诸王的政策。
分封诸王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历史也一再证实这种弊端是难以克服的。但司马炎却选择了分封诸王,我们自然有理由嘲笑司马炎的愚蠢。问题是,如果司马炎因此值得我们嘲笑,那司马炎之后的帝国皇帝呢?因为他们看着晋帝国在骨肉相残中覆灭,但他们建立了帝国之后,却显然都在大封同姓诸王;当然了这些帝国普遍的命运也都是在骨肉相残中走向灭亡。
我们回看历史,总会觉得当事人很愚蠢;但如果我们处于其间,真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显然是很难的。
二、分藩、削藩一块完成
司马炎在分封诸王之时,显然已全面分析了汉帝国分藩、削藩的历史教训。从秦、汉、魏三朝去看,汉帝国分封同姓诸王的政策虽然弊端重重,但它显然是成功的。在借鉴历史经验之时,晋帝国能不能既分封诸王,却又能去除由此而来的弊端呢?这从一切从理论是可以做到的。
汉帝国的诸王之所以敢做乱,主要是诸王的实力太大了。后来文、景、武帝消除分封制的弊端之时,都无非削弱诸王的实力。而最成功的 *** ,大约就是贾谊、主父偃异曲同工的政策;总而言之诸王的子孙都有权继承王国的权力、财产。在这种背景下,一个老国王死后,王国马上就分成好几个小国家了;这样用不了几代人,所谓的诸侯恐怕也就与一个县官、乡官的权势差不多了。这样皇族势力虽然遍及帝国各个角落,却一点也具备危及皇权的可能性了。
司马炎在分封诸王的过程中,就已完全借鉴了汉帝国的削藩政;并通过另一种方式把他付之了实践。因为后来汉帝国削藩最成功的步骤实际上就是把强大的王国,不断的分割、切碎,让他们的实力越来越有限,最终无法威胁帝国中央 *** 了。
汉帝国最初诸王威胁帝国。就是因为帝国所分封的诸王太少了,当时全国只有54个郡,而9个诸侯王国就占据了39个郡。所以随便拿出一个王爷来,其所代表的实力都隐然能与中央 *** 分庭抗礼。后来贾谊的削藩之策,也无非是“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就是把诸侯分得多一些,使每一个诸侯王都势力变得越来越单薄。文帝遂让齐国一分为六,淮南一分为三。而这是后来景帝能打败诸侯作乱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越来越多的诸侯王,他们之间实现协作变得越来越困难,他们每一个王国所代表的力量越来越弱了。至于后来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更是把这一切进行到了极致。总而言之,所谓的诸侯王国变得越来越多,随便拿出一个所谓的诸侯,恐怕也就与个县官、乡官实力差不多了。凭这种实力,自然不可能危及到皇权了。
从这层意义上,晋武帝司马炎在分封诸王之时,就已完成了削藩任务。这些藩王的力量拱卫皇权有余,却实在难以构成威胁皇权的力量。因为晋武帝生前一共分了57个王,而且后来皇族成员依然有着很多封王的机会。这样众多的王爷,具体到某一个人身上,自然远远无法具备威胁皇权的实力了。这样众多的诸王,他们之间想实现协作的机会实际上也等于没有。
晋帝国的执政官员,想保证自己家族利益的 *** 实际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尊崇皇权。谁敢对此报以怀疑,实际上都等于把自己全家往死路上领。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这种显而易见的事实已没有人能看见了。晋帝国试图控制皇帝的人,下场都是全家人走上了刑场,但大家依然前仆后继的跟着上。司马炎有理由相信自己构建权力格局非常稳固,问题是他实在低估了权力、利益对人们智力的腐蚀。我们在非议司马炎分封诸王之时,也许都忘了一件事,那就是如果没有强大诸王势力,那以杨骏、贾南风曾拥有的地位;晋帝国还会一直姓司马吗?
三、帝国崩溃的原因
打一个大不敬的比方,晋帝国的皇族诸王实际上就象我朝的“党代表”;他们分散于中央、地方各个权力机构,在各个权力机构之中都处于优势的地位。但他们的存在,实际上只是用来保证了帝国政治色彩无法改变;因为他们的力量实在是太分散了,凭这种力量巩卫皇权有余,而想威胁皇权却实在是太难了。
那些曾更具实力的亲王;比如汝南王、楚王、赵王、淮南王、齐王、成都王、河间王;他们不要说想威胁皇权了,凭他们的实力就是去当帝国执政官,恐怕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想成为帝国执政官的惟一可行方式,就是与其它实权派在尊崇皇权的基础上联合执政,但他们哪有份胸襟呢?于是他们都有着独自控制皇帝的野心,最后的结果自然都是毫无例外的全家死于非命。
这些皇族亲王缺乏威胁皇权的实力,但他们在巩卫皇权之时却是力量巨大的。也正因为如此,杨骏、贾南风一旦心生轻视皇权之心,马上就被打得万劫不复了。如果司马炎没有分封诸王,那杨氏、贾氏恐怕都会成为司马家族第二的;换句话说他们都有可能凌驾于司马家族之上的。从这层意义上,晋武帝分封诸王是必须的;也是成功的。
晋帝国的灭亡,主要是因为在豪门贵族政治下;一个人只要投胎投的好,随时都可以身居高位的。在这种背景下,帝国的高级官员,对控制权力的困难与风险都缺乏清醒的估计。所以他们一旦成为皇帝的高级助理后,马上就会以为整个天下就是他们的了。这种念头是可笑的,是危险的;但一个人处于杨骏、贾南风、赵王、齐王类似的地位,都很容易产生与此类似的想法。他们做为帝国的执政官员,却很少想着加强中央 *** 的权威,竟然都是在破坏着中央 *** 的权威。在这方面,杨骏所做的事最为经典了,这位老兄把汝南王赶出中央 *** ;他以为从此中央 *** 就属于他自己的了,问题是在皇族势力巨大的背景下,一个缺乏重要皇族亲王参与的中央 *** ,它实际的权威到底有多大;恐怕除了自欺欺人的骗自己外,谁也不敢做乐观的估计。如果仅是一个杨骏做事如此不着调,那它实在不足以导致帝国的灭亡。问题是后来的执政官员(贾氏、赵王)都以这种态度行事,那帝国中央 *** 代表的权威自然只有一点点的缩小,最后全面崩溃了。
中央 *** 崩溃了,就是没有皇族诸王;在豪门贵族势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外姓的权力者也会成为诸侯割据一方的。就好象董卓入洛阳,当时大汉皇族诸王势力非常有限,但大汉帝国马上也就陷入十几路诸侯割据一方的状态之中。
在晋帝国皇族诸王林立,豪门贵族遍布的社会中,无论谁做为帝国的执政官,他应该做的事就是尊崇皇权;否则随时都会把全家带入死路的。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因为任何一个执政官员可能控制的权力资源,都不足以让帝国围绕他旋转的;任何一个执政官员想让帝国围绕自己旋转的 *** ,就是尽力让自己成为皇帝的帖心管家,就是代表皇帝去管理帝国。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杨氏、贾氏、赵王都利令智晕的以为自己就能让帝国围绕自己旋转;杨氏敢把皇族最重要的成员(汝南王)排挤出局;贾氏竟然敢把皇族最重要的成员(太子)杀掉,;至于赵王也是敢皇族中几个重要的成员(皇帝的几个弟弟、堂弟)一便排挤出局,他们都也太高估自己的实力了。
司马炎分封诸王,是因为他害怕曹魏帝国灭亡的悲剧再次落入晋帝国头上。从这层意义上,他的努力是成功的。司马炎广封诸王(让皇族权力分散开),是因为害怕帝国诸王有挑战皇权的力量。从这层意义上,他的努力也是成功的。但帝国还是迅速灭亡了;因为在一个遍布豪门贵族的社会中,皇帝想把更高权力长久的留在自己家里本身就是困难重重的。翻开魏晋南北朝、甚至隋唐去看,哪个家族都是在危险的平衡中握着更高权力,随时一个不小心就会丧失这种权力。(转自铁血 泪痕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