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为何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下去?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4)250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秦惠文王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我国古代社会,因为各种原因的驱使,出现了许多变法。如战国时期的李悝、吴起变法及商鞅变法,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改革,北宋时期的王安石变法甚至到近代社会的戊戌变法。变法者众多,变法内容也多不相同。

但是,纵观历朝历代,唯一称之为真正成功的便是商鞅变法。不仅秦孝公予以大力支持,就连与其有仇的秦惠文王,也沿用了商鞅变法的内容,最终使得秦朝成为战国最为强大的国家,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历史使命。

那么,为什么颇为记恨商鞅的秦惠文王,在商鞅死后依然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进行下去呢?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为何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下去?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地处西北,由于远离地处中原的黄河文明,因而有西戎之称。当然,秦国祖上也曾发达过,就好比秦穆公,还是春秋五霸之一。

不过,只靠着祖上过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不顶用的,以至于到了秦孝公的时候,秦国已经落后其他六国许多,不仅如此,还被各诸侯国疏远,宛若两个圈子的人。

既然为一方诸侯王,自然也有着兼并他国统一天下的理想,秦孝公见着其他诸侯国不愿意带他玩,便想着凭自己的本事挤进去。

于是,“山穷水恶”的秦国没有贤才,秦孝公就敞开门户希望能有人帮助秦国强盛,商鞅就在此刻登场了。

彼时的商鞅,还叫卫鞅,他揣着李悝的《法经》来到秦国,一番长谈之后两人一拍即合,誓要打造战国时期最强的诸侯国。

于是,商鞅被秦孝公任命为大良造,实施了一系列变法。作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的变法,霸道而又利落,秦国逐渐崛起。

然而,彻底而又极为霸道的变法,是会引起诸多不满的。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为何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下去?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推行下去,便是秦孝公想要变强的决心,因此他给予了商鞅极大的权力。但是,商鞅的变法却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使得自己在秦孝公死后成为众矢之的。

首先,商鞅变法严苛得不近人情,以至于秦惠文王还是太子的时候,就与他产生了矛盾。当时由于新法本就遭到了很多阻碍,而嬴驷又多次触犯了禁条。于是商鞅认为是太子带头破坏法令的进行,于是请求降罪于太子师傅。为了法律能够推行,秦孝公果然抓了嬴驷当典型,而这,自然也就让私怨累计起来了。

其次,由于商鞅的变法顺应了当时的要求,使得底层人民能够跻身于朝堂之上,并且让秦国国富民强,因此在秦国积累了很高的名望。嬴驷作为即位的新王,自然不允许有人声望大于自己,因此只有铲除商鞅才能握紧手中的权力。

除此之外,商鞅与传统贵族的矛盾一直存在。变法的推行,一直以来都是以损害某一方的利益去为另一方谋得利益。正如王安石变法,其失败的原因之一便是损害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同样,商鞅的变法,也损害了当时奴隶阶级的利益。他们无法像之前一样承袭爵位,还得加入劳作之中,这让自己的地位一落千丈。商鞅自然也就引起了他们的不满。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为何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下去?

于是,在种种纠葛之中,商鞅成了必死的存在。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了自己更大的靠山,不久之后就被诬陷为谋反。而秦惠文王一听,喜滋滋地就带人去抓捕。最终,商鞅战败而死,死后还被处以车裂。

这时,众奴隶贵族见秦惠文王替他们将商鞅这个大“祸害”给处死了,便认为秦惠文王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的,自己终于等到一个能为他们做主的君主。

但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秦惠文王虽然杀了商鞅,却沿用了他的变法。

从始至终,秦惠文王杀掉商鞅,都不是因为他的变法有问题,而是源自巩固皇权的需要。

同时,秦惠文王也是一个颇有政治理想的君主,就凭他自称为王就可以看出,秦国从来不缺乏野心。

既是如此,已经手握皇权的嬴驷,所需求的依然同秦孝公一样,那就是使得秦国更加强盛。而商鞅的变法成效,全然被他看在眼里。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使得秦国的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税赋的产生,自然让秦国逐渐富有。正所谓没人愿意跟钱过不去,嬴驷也是如此。

同时,秦国要想与六国争天下,就得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在传统的爵位承袭之下,努力贵族啥也不用干也能身居高位。而在战场之上立下汗马功劳的普通士兵们,却没有晋升的渠道。这不仅使得军队战斗力降低,还容易激发国内矛盾。

军功爵制的出现,是的战士们能够在战场上尽情作战,然后凭借自己英勇的战功获取相应的地位。只要好好打仗,就能够晋升,这自然就激发了民众们的战斗热情。这种情况之下,不仅参军人数变多,士兵们的作战能力也会在这种号召之下得以提升。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为何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下去?

除此之外,威胁王权的旧贵族势力,也会在变法之中被打压下去,无论从哪种角度而言,商鞅变法都是秦国变强的更佳选择。

但凡是想要变强的秦国君主,都无法拒绝商鞅变法的诱惑力。事实也正是如此,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之一个封建王朝,商鞅所推行的法令仍然夹杂其中。

王之一位,是坐拥天下俯瞰众生的存在。如果仅是因为私仇,就损害国家的利益,从根本上上来说也是在自掘坟墓。

更何况,王权所要打击的从来都是威胁自己的存在。商鞅威胁到了秦惠文王的地位,因此被处死,但商鞅所推行的法令,则有利于秦惠文王王权的加强。

如此种种,秦惠文王又废除商鞅变法的内容呢?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8/329286.html

“商鞅死后,秦惠文王为何选择将他的变法继续下去?” 的相关文章

司马腾:西晋时期宗室、诸侯王,生性节省吝啬

司马腾:西晋时期宗室、诸侯王,生性节省吝啬

司马腾(?~307年),字元迈,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次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诸侯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腾初封东嬴公,官拜冗从仆射。后历任南阳、魏郡太守,在任十分称职。后入朝任宗正、太常;出朝任...

历史上有容妃这个人吗 容妃真的是刷马桶而死的吗

历史上有容妃这个人吗 容妃真的是刷马桶而死的吗

还不知道:妃子被罚刷马桶27年,死后康熙追封皇后,历史上真的有容妃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影视剧《康熙王朝》里面有一个叫容妃的人,她善解人意深的康熙皇帝的喜爱,还为康熙皇帝生下一个女儿,取名叫做蓝齐儿,同时也是康熙皇帝最爱的女儿,但容妃的结局不太好,在孝庄太后...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魏延守汉中十年都没有事情 姜维接手为何一个月都守不住

对魏延固守汉中10年无人能破,为何姜维一接手,连30天都守不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了打赢汉中之战,刘备几乎倾举国之力,除了关羽留在荆州战场,其余的大小将领几乎全都出动了。赵云与黄忠负责定军山,张飞与马超负责下辩之战,应对曹洪曹休。其他将领也都各就其位,跟在刘备...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被视为最大的罪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鲜见。比如彰显史官秉笔直书的“崔杼弑君”,东汉末年董卓毒杀弘农王刘辩。但司马昭弑君却显得尤为不同,因为在曹髦的“努力下”,首都洛阳...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蜀汉名将姜维之父,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人,汉东末年将领,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姜维之父。曾担任天水郡功曹。建安十九年,平定羌胡,兵败阵亡。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姜冏(?~214年),字仲奕,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人。三国时期曹魏功曹,蜀汉大将军姜维之父。...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徐庶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徐庶(?—约230年),字元直,豫州颍川人。东汉末年刘备帐下谋士,后归曹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徐庶本名徐福,出身寒门。 早年为人报仇,获救后改名徐庶。后与同郡石广元避难于荆州,与司马徽、诸葛亮、崔州平等人来往密切。刘备屯驻新野时,徐庶前往投奔,并向刘备推荐诸...

杭州将军是什么官职?雍正帝为何会调任年羹尧去担任?

杭州将军是什么官职?雍正帝为何会调任年羹尧去担任?

胤禛是情仇第五位行第,年号雍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对年羹尧已经非常不满,准备打击他。当时雍正已经把打击年羹尧的想法付诸行动。先是,年羹尧弹劾四川巡抚蔡珽。但是雍正却不听年羹尧的弹劾。本来蔡珽是有罪的,但是雍正却认为...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三国时期魏延和杨仪的关系为何不好?背后是何真相?

在诸葛亮北伐时期,他最信任重用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骁勇善战的魏延,另一个则是掌管军务的杨仪。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诸葛亮临终前,安排杨仪、费祎、姜维等组织退军,其中以杨仪为首,并希望魏延领军断后。诸葛亮死后,杨仪让费祎去刺探魏延的态度,魏延希望杨仪可以护送诸葛亮灵柩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