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在古代历史中,为何除了开国之君外很少会御驾亲征的?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8-04)190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之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 *** 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更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古代君王为何很少选择御驾亲征的详细介绍。

《左传》中有一句名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其中戎一般是指战争。的确,战争是从古到今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事关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虽然人人也都知道“兵凶战危”,但国与国之间永无停歇的疆域土地之争、资源利益之争、乃至国家内部的皇位之争,都会引爆一场局部或大规模战争,怎样更好地保家卫国,击退敌军侵犯,是每个皇帝都不敢掉以轻心的大问题。

在古代历史中,为何除了开国之君外很少会御驾亲征的?

但是,纵观史册,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历史中,除了开国之君以及极少数好勇善武的君主之外,其他君王很少会选择御驾亲征。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以下这三点原因是促使他们不敢轻易冒险的关键所在:

之一:御驾亲征是古代君王的终极选择。古代皇帝们组织进行一场大规模战争,不外乎采用两种形式:一是皇帝把兵权交给将帅,委派将帅担任前敌总指挥,指挥武装力量进攻敌国或者抵抗敌国侵犯。这种形式也是大部分皇帝的首选。

但与此同时,另一种形式也并非鲜见。一些胆气过人、对自己的军事才能非常自信的皇帝,敢于打破常规,亲自带领大军出征,以万乘之尊亲自走上刀山箭雨的前线,指挥大军纵横沙场,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御驾亲征。”

孔子曾说过:“君子不立乎危墙之下”。试想,一个普通人尚且知道要及时躲避危险,那更何况是富有四海的万乘之尊。所以,之所以会有君主选择御驾亲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必定是朝中无将,无人可派。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得选择亲自披挂上阵。例如汉高祖刘邦晚年,面对淮南英布叛乱,他原本打算让太子刘盈出征。可生性懦弱的太子却不敢领命。最后的结果是刘邦只得亲自出马,战争结束后,刘邦途经家乡沛县,一首《大风歌》看似豪迈雄辉,但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却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这位开国君主的悲凉心境。

第二:御驾亲征容易变成“战场作秀”。皇帝御驾亲征,往往也会给将士带来巨大心理压力,战争的目的和重心会在不知不觉中偏移。原来将帅可以根据战场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应对方案,以夺取胜利为之一目标,可结果御驾亲临,将士们只能以确保皇帝安全为之一目标,不仅如此,身处前方的将帅还时时处处要考虑皇帝的面子和尊严,这就使得原本以性命血肉相拼的战场瞬间变成了将帅们在君主面前争相表演的“秀场”

在古代历史中,为何除了开国之君外很少会御驾亲征的?

另外如果皇帝是军事内行还好说,最起码能分清对错不拖后腿,如果皇帝是个军事门外汉,来一个外行指挥内行,例如宋太宗在北伐辽国的时候,居然命令几千士兵光着膀子站在城下,拿着大刀原地表演“刀舞”,这样做原意是为了瓦解敌人军心。可事后看来,却未免显得有些儿戏。结果幽州一战,宋军全线崩溃,即使是宋太宗本人,最后也只得坐着驴车狼狈逃窜,原本志在收复河山的北宋精锐之师,在宋太宗的荒唐指挥下,至此全军覆没。

第三:御驾亲征使得战争结果只能胜利,决不能失败:虽说君主御驾亲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士气,但同时也注定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一定是只能成功,决不能有半点失败。因为天威所向,无坚不摧,胜利是理所当然的。倘若失败,所带来的负面效果是君主很难承担的,小则丧师失地,大则亡国破家。正是因为后果如此严重,所以古代君主们在御驾亲征这个问题上才会小心谨慎,不敢贸然行事。

例如东周天子周桓王,为了重塑周王室的权威,出兵攻打敢于挑战天子尊严的郑庄公。结果,从未经历过战争的周桓王却被一箭射中肩膀。从此周王室威风扫地,体面不存。曾经所谓的“天下共主”如今却成了战败之国,他又有何脸面和资本去号令天下呢?所以郑庄公手下这一箭,也正是拉开了春秋新时代的帷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8/329300.html

“在古代历史中,为何除了开国之君外很少会御驾亲征的?” 的相关文章

都说虎毒不食子 刘备为什么要赐死自己的养子刘封

都说虎毒不食子 刘备为什么要赐死自己的养子刘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为何赐死养子刘封?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在入荆州投靠刘表的时候并没有子嗣,当时刘备已年过四十,为稳定人心,刘备求取寇氏子弟寇封为子并改名为刘封,寇封原本是长沙刘氏的外甥,刘备收其为养子,也许是看中长沙刘氏在荆州的影响力,以便拉拢荆州本地豪族...

唐朝打败仗领土能越来越多 宋朝常打胜仗为何越打越少

唐朝打败仗领土能越来越多 宋朝常打胜仗为何越打越少

对为何唐朝常打败仗,领土却越多,宋朝常打胜仗,领土却越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网上有个问题问:为何唐朝常打败仗,领土却越多,宋朝常打胜仗,领土却越少?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今天我们来聊一聊这话题。客观上讲,唐朝确实打过不少败仗,而宋朝也确实打赢不少战役,但是要拿两个...

司马模:西晋宗室、将领,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司马模:西晋宗室、将领,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

司马模(?~311年),字元表,河内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四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晋朝宗室。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模年少好学,甚有名望。初封平昌公,历任冗从仆射、太子庶子、员外散骑常侍。永兴元年(304年),时...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还不知道: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到底强在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谋士,虽然人数很多,但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很少,其中诸葛亮算是最有威望,后世赞誉最好的一个。历史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司马懿是谋略的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司马懿辅佐曹操两人各为其主,各自都是曹...

有哪些与毌丘俭相关额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毌丘俭相关额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毌丘俭(?—255年),复姓毌丘,字仲恭,河东闻喜人,将作大匠毌丘兴之子。三国时期曹魏大将、文学家、外交官。下面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袭父爵高阳乡侯。前文后武,才识拔干,被魏文帝选拔为其长子平原侯曹叡文学掾,结下深厚情谊,后者登基后颇为关照提拔,仕途顺利,故而心存魏室,一心...

纳兰明珠对康熙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有何过人之处?

纳兰明珠对康熙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有何过人之处?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论功行赏纳兰明珠名列前茅,是为大清立下奇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犹如一扇多彩的屏风,推开这扇隔板,你会发现历史原来如此瑰丽多彩,让人神往。历史还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射出许许多...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身为秦国将领的樊於期 樊於期为什么还要选择背叛秦国

对樊於期身为秦国将领,为什么要叛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兮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的故事,想必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吧。荆轲为什么能够接近秦始皇呢?那是因为他献上了秦国叛将樊於期的头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樊於期本来是秦国非常重要的将领,他的地位甚至...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的骊姬是如何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的?

春秋时期,晋献公即位之后大肆屠杀公族,骊姬作为一名战俘来到晋国,虽然受到宠爱,但是一旦献公死亡,她也必死无疑,所以骊姬决心反抗命运,一步步让自己儿子当太子,可惜命运不曾垂爱她,最后儿子和她还是死于非命。骊姬入晋,她孱弱的肩膀背负着国恨与家仇骊姬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自小也是父母的掌中宝,她天资聪颖,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