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山是鲁智深和杨志打下来的,为何兄弟情份不高?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之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鲁智深和杨志合伙打下了二龙山,本应感情深厚,为何后来又变差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二龙山是鲁智深和杨志合伙打下来的,武松是后来加入的。按理说鲁智深和杨志的兄弟情份应该高于武松,但实际上鲁智深和武松走的更近一些。难道是杨志对鲁智深当老大不服,鲁智深管不了杨志?
事实并非如此,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杨志身上。
杨志是杨令公的后代,属于官宦世家,到他这一代家族已经开始没落了,虽然他统制的官位也不算低,但却并没有实权,干的是给皇帝押送花石纲这种快递物流的工作。在他内心深处是看不起这个工作的,表现的很清高很孤僻,孤僻到没朋友。
杨志之一次出场,是因押送花石纲的货船遇到了风浪翻了船,他变卖家产想去疏通关系,以保住自己的官位。
同样的是押运花石纲,别人都没事就杨志出了问题,这就是他没朋友造成的。他太清高,看不起这些搞物流的(却不想想他自己也在干这行),别人自然也不会热脸去贴他的冷 *** ,主动给他讲解这其中的风险。他自己也懒得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内心深处可能觉得押运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吧),这就造成了同是干这个活独他一人出了事。
也正是杨志孤僻没朋友,他虽然疏通了关系,但并不得法,钱花光了,事没办成。
而他并没有意识到自己问题出在哪?杀了牛二发配大名府,意外的得到了梁中书的器重,他的脾气依然没有改。这一点在他押解生辰纲时有充分的体现。整个押解队伍上至都管、虞侯,下至普通士兵,没有一个人肯说杨志好的:
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喃喃呐呐地怨怅;两个虞候在老都管面前絮絮聒聒地搬口,老都管听了,也不着意,心内自恼他。
甚至在关键时刻还给他拆台。
老都管喝道:“杨提辖!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公时, 门下军官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浅,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地逞能! 休说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心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
这段话是众人在黄泥岗歇脚时,老都管跟杨志说的。也正是这段话,众人的身份完全暴露了,隐藏在林子里的晁盖众人听得真切,一下子就确定了他们这帮人就是押解生辰纲的(如果没有这段话,晁盖等人未必就能肯定杨志一伙是押解生辰纲的)。
众人被麻翻,丢了生辰纲,事后所有人都一致同意将责任推给失踪的杨志。
我们回去见梁中书相公,何不都推在他身上?只说道∶“他一路上 *** 打骂众人,逼迫我们都动不得。他和强人做一路,把蒙汁药将俺们麻翻了,缚了手脚,将金宝都掳去了。
老都管道:“这话也说得是。我们等天明先去本处官司首告;太师得知,着落济州追获这伙强人便了。”
看看杨志这人缘混的,没有一个人为他考虑考虑。
鲁智深虽然和杨志合伙打下了二龙山,但二人性格却很不合拍。武松的性格和鲁智深有几分相似,豪爽大气,再加上鲁智深后来弃马改走步将的路子,和杨志就越加疏远了。
由于性格原因,上了梁山的杨志依然没朋友。后来征方腊途中生病,也没有人留下来和他作伴,一个人凄凄惨惨的病死在丹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