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为何会重文轻武?科举制对宋代士大夫有什么吸引力?
北宋初年从皇帝和士大夫都有共同的心愿,就是抑武事、兴文教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唐末五代十国以来长期战乱,武力和强权在社会中处于高位,文人士大夫在朝廷和社会中的位置相形见绌,整个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不仅文化知识得不到重视。所以在北宋初年统治者对文人的逐渐重视,由于科举取士和重文轻武的原因,各个阶层的读书人得以出世做官,帝国的实际主人渐渐变成了他们,在社会中也形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风潮,并且文人渐渐地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
北宋是根据科举考试的方式来选拔人才,步入仕途的。于是出面了所谓宋真宗在《劝学诗》所描写的“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局面,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风气。
士人们对科举考试的狂热追求,让这些士人知识分子倾毕生精力专注于追求科举功名,根本无暇顾及其他,这样底层平民阶级就不会对统治阶级造成威胁。宋代科举制对士大夫的吸引力,一方面是取士多,例如,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宋朝每年四五百人。在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
除此之外,宋朝对宗室、亲信子弟特为优待,随意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就授予官阶,领取俸禄。北宋所管辖的疆域不及唐朝疆域的二分之一,但 *** 的官员却比唐朝的多了一万多人。其次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录取比例较大,能够更大限度地将出身于不同家庭背景的读书人聚集到朝堂为朝廷效力。美国历史学家墨菲对宋朝有这样的论述“在宋朝,作为 *** 主要光荣之一的科举制度达到了它的顶峰。”得到选拔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或更多来自平民家庭”。
根据《宝佑四年登科录》所记载:宝佑四年录取进士601人,其中官僚出身的184人,平民阶级就有417人。可见,在当时社会,平民百姓如果要进入仕途,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科举考试。科举出身的士大夫担任高官较多。黄留珠在《中国古代选官制度述略》一书中曾经这样记载:整个北宋共有71名宰相,有64名宰相是进士或制科出身,真正不是通过科举任宰相的人仅仅只有3人。通过这些可以看出宋太祖通过改革科举制度,大幅度提高文人士大夫的地位,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秩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