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虞卿列传内容介绍 平原君谓平阳君
平原君虞卿列传
在春秋战国这个天下大乱的历史时期,各国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秦国,纷纷网罗天下的各种人才为己所用。在这种情况下,各国养“士”之风兴盛。而在这股风潮之中,最著名的是有“战国四公子”之称的信陵君,孟尝君,春申君以及平原君。而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则把其中的平原军和同为赵国的官拜上卿的虞卿何在一起,写就了《史记》著名的《平原君虞卿列传》篇章。
平原君和虞卿
《史记》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著作之一,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历史上之一部纪传体通史,它的时间跨度上至远古时的黄帝时期,下到作者所处的汉武帝统治时代。全书主要包括了讲述帝王的功过的十二本纪,记载诸侯和有名望的的贵族的三十世家,记述其他的重要人物的七十列传以及十表和八书,总共一百三十篇文章,用五十二万字的容量记载了超过三千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而《平原君虞卿列传》便是属于三十列传中的一篇。在司马迁的笔下,平原君是一个乱世中的翩翩佳公子,但是他并不懂得识大局,也就注定干不成什么大事。虽然他曾经在秦国围攻邯郸的时刻,用计与楚国签订盟约,解救了赵国,但是在他的身上还是能看到一个贵族子弟的浪荡纨绔的一面。而对于虞卿,作者对他的评价是计谋详细缜密,拥有不畏权势的品质。虽然是合在一起写的,但是司马迁会根据两人不同的生平经历,采用不同的 *** 来描写。
司马迁的《史记》不愧是被称为“二十四史”之手的史书,从这篇列传中可以看出史记的内容之丰富,价值之高。
平原君谓平阳君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此时的周王室势力日渐衰微,已经无力再掌控天下,一时之间,天下大乱,各诸侯国纷纷增强之间的实力,想要一统天下。而此时最强大的国家是出于西北方的秦国,它也对其他国家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攻打其他国家。为了抵御秦国的威胁,各国都想招募天下的能人异士增强自己的实力,而“战国四公子”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平原君剧照
这四个人都是身份地位非常高贵的人,而他们招募这些谋士也是出于为国君分忧解难的目的。在这四个人之中,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可谓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他一方面能够任人唯贤,礼贤下士,因此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来投靠他;而另一方面,他也骄傲自大,贵族子弟的游手好闲,纨绔卑劣等恶习在他身上都能找到。但是这样一个人物,教导自己的兄弟方面可为啥非常积极的,比如说他和自己的兄弟平原君之间的一段对话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有一次,平原君对平阳君说道:贤士公子牟到秦国游历的时候,当他要回到东边的魏国之前,向应侯道别。应侯对他说道:你快要走了,没有什么要指点我的话了吗?公子牟便对他说道:不管你问不问我,我都要说的。身份族规的人不向往财富,财富自然会到了;虞姬又财富了,不屈追逐佳肴,美味的事物自然你会到来;已经有佳肴了,不去追求骄奢,骄奢也就会来了;已经享受骄奢的生活了,不去追求死亡,死亡也一定会到来。古往今来因为主要的时期而消亡的实在是太多了。应侯听了之后,表示要把这番话永远铭记在心。我也期望您能够记住这段话。
这段富有哲理的话充分展现了平原君的时刻自省的意识,他的这种精神,值得所有人学习和敬仰。
赵奢说平原君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争正处在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慢慢建立的社会转型时期,因此一时之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各国混战不堪。但是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一时期也诞生了许多赫赫有名的杰出人物。比如说,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位威名远扬的将领之一,赵国的赵奢将军。
赵奢雕像
赵奢,生卒年现今没有查清楚,姓嬴,赵氏,名为奢。是赵国著名的将领和能臣。在他还只是一个征收租税的小官吏时,曾经智辩平原君,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当时,平原君家因为不愿意缴纳赋税,而被赵奢依法处置,杀了他家的九个掌事者。
平原君知道之后勃然大怒,要知道他可是赵国的贵族,赵王的弟弟,身份非常显赫。一个小小的官吏竟然敢动他的人,当即要处死赵奢。赵奢却毫不畏惧,对平原君说道:你是赵国的贵公子,您要是纵容手下人违反法纪,就会使法令的效果减弱,如此一来便会导致国家衰弱,别国就能趁机攻打,会有灭国的危险;而如果您严格遵守法令,就能使国家政令畅通,国家强盛,您就不会被天下人所轻视了。听完这番话之后,平原君觉得赵奢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把他推荐给赵王,让他做了掌管全国赋税的官员。赵奢就职之后,果然令全国的赋税征收顺畅,国家也因此日渐强盛。
赵奢在作战方面也有突出的才能,曾经用计击退了强大的秦军,赵王因此册封他为马服君,与大将廉颇和上卿蔺相如职位相同,可见赵王对他的器重。
平原君赵胜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号平原君的赵胜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个贤能善德之人。他的身份尊贵,是赵国国君武灵王的儿子,也是惠文王的弟弟,他还是另一个著名的人物魏国的信陵君的姐夫,可以说是赵国的皇亲贵族。他在历史上既有谋略过人的一面,也有顽固浪荡的另一面。
平原君赵胜
平原剧的雄才大略可以从著名的“邯郸解围”看出来。公元前262年,势力逐渐强大的秦国的率军攻打韩国的野王地区,结果子然是秦军大获全胜,而且还切断了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国的道路。当时的上党太守冯亭在危急下派使者到赵国说愿意归降赵国。赵王在经过商议之后,认为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于是令人去接收土地。同时也派大将廉颇率军静茹长平于秦军对峙。每想到,赵王因轻信秦国使者的谗言而另立赵括为将废了廉颇,导致秦军长驱直入,攻占了长平,接着向赵国的的都城邯郸进军。危急时刻,平原君临危受命,最终在门客毛遂的协助下说服楚王出兵救赵国,然后又拿出所有的家财招募了一批舍生忘死的士兵同秦军抵抗,最终解救了赵国的危机。
平原君此人虽然他有过拯救赵国的功绩,但是他在其他方面同样逃不开贵族子弟的劣习。比如说他游手好闲,又利令智昏,赵国在长平的惨败有很大一部分的原因要归罪于他的骄傲自满,虽然他后来也算是弥补了自己的过失,但是最多只能算是功过相抵,赵王不治他的罪也算是宽宏大量了。
总得来说,平原君此人是做出过一定的功绩,在某些方面的确有自己的才能,但是他并不能算一个德才兼备的能臣,功劳是少数,而犯过的错误和过失却是远远超过功劳的。
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多事之秋。此时的周王室早已失去了对各分封国的控制,已经沦为了一个空壳。而诸侯国之间为了达到一统天下的目的,也是各自混战,一时之间天下动荡不安。而在这些诸侯国之中,来自西北的秦国的势力是最强大的。秦国仗着自己兵力强盛,四处出兵,意欲消灭所有的诸侯国。但是总有人能够力挽狂澜,击退秦军的进攻。比如说“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
邯郸解围
公元前262年,韩国准备割让上党之地给秦国,但是上党太守冯亭不愿意就此屈服于秦国,于是便向赵国求援说愿意献上上党十七城池作为报答。赵王在经过一番商议之后,决定接受冯亭的提议,便派大将廉颇前去驻守,从而引发了长平之战。本来有廉颇这员大将坐镇,秦军要想打败赵军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胆怯懦弱的赵王一心求和,结果中了秦军的反间计,用年轻的赵括取代了廉颇的主将位置,而赵括只知纸上谈兵,根本不懂得变通,最终导致赵军大败,秦军顺势攻占长平,又向赵国的都城邯郸挺进。
为了挽救赵国,赵王任命平原君为使者,向楚国求救。而平原君在毛遂的帮助下,最终说服了楚王出兵救赵,之后又散尽家财招募了一群勇猛威武的士兵,最终联合楚魏的援军击退了秦军,解救了赵国。
在这场战争中,充分体现了平原君知人善任,临危不惧的特点。因为这场战事,平原君也注定将被载入史册,永远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