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的卫所制是什么样的制度?卫所制度是怎么彻底崩溃的?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1-16)210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明朝卫所制度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朝军队的战斗力之强悍是毋庸置疑的,要不然也做不到驱除鞑虏,恢复中原,正是在这样的战斗力之下,明朝才得以成立。相比起宋朝的军队数量巨大,国家承担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但是军队实力懦弱不堪,明朝的军队哪怕是数量巨大,但是前期仍然能够保存着强悍的战斗力,虽说与朱元璋的英明领导脱不了干系,但很大一部分也要归功于明朝军队的卫所制度。

明朝的卫所制是什么样的制度?卫所制度是怎么彻底崩溃的?

卫所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呢?其实就是一种在自己可控范围内建立军事卫所的一项军事制度,它隶属于兵部,为士兵划分军田,其特征是“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农田”。看到这个特征的时候,很多人应该有了一定印象了,因为曾名噪一时的府兵制就是这个样子。实际也确实如此,卫所制与府兵制一样在本质上都是寓兵于农的一项制度,卫所制我们可以看作是府兵制在当时与时俱进的一个体现(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稍微有所改进)。

当时靠着这个制度,明朝很大程度上减缓了经济压力,朱元璋甚至说出了“自己供养了上百万的军队,但是自己却不花费百姓一粒米”这样的话。那么这样优秀,甚至可以说是让明朝赖以生存的卫所制度,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为何会全面崩溃呢?

一、由于一种特征的世代相传,权力在交接中变了味道,使得军田兼并严重,卫所制开始走向破坏。

我们在前文中说到过,卫所制度的特征是“有事调发从征,无事则还归农田”,由于这个特征的存在使得它自然要将管理人口的户籍看得特别的重要。而在明朝的政治体系中,户籍制度又是饱受质疑。

为何会这样呢?那还得从明朝初期的时候开始说起。当时朱元璋刚刚消灭了割据势力,驱逐了蒙古人,在元朝的遗址上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并不想要完全沿袭元朝的户籍制度,于是朱元璋就自己创造了一种户籍制度。

而这个户籍制度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太过于僵硬、不懂变通。它直接明文规定了:“一个人一旦入了什么籍贯,那么他的子子孙孙世代都是这个籍贯不能改变”。朱元璋当时之所以这样设定,还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让他对一些事物的认知太过于刻板了,他认为一个人现在擅长做什么,那么他的子孙应该也都会擅长做这一类,我们可以当作是一种另类的“遗传”。

要知道每个人的兴趣各不相同,朱元璋就这样直接果断地定下了这些军户后代子孙一辈子的身份。从此军官中没有了升迁,一个人一旦是什么职位,就世世代代是这个职位。这种制度阻止了军官们的升迁,断了一些人的升官路,于是有一部分人的目光就从权转到了财上面,于是就盯上了卫所制。

前头有提到,卫所制下军户分有军田,而这些军田其实就是一笔巨大财富,这部分人会用手中的一些权力把土地的名目进行改变,把军田进行一系列的谋划后,逐渐将其转化为自己私人所有。而军田开始减少,以军田为依托的卫所制自然也开始走向崩溃。

二、土木堡之变后,重文轻武风气盛行,军户地位骤降,卫所制度遭到更严重的破坏。

最初明朝初期,国家依靠士卒四处征战,军籍算是一种比较好的户籍,依照卫所制度,士兵们在朝廷分配的公田里耕作,每个军户每个月都能分到一百多斤的粮食,这样一个月的粮食数量已经够一家人的生活需求了。所以说最初的时候这个卫所制度确实是比较好的制度。

然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比如军籍,不可否认各个阶级的将领在其早期都是英雄,但由于其官职都是由自己的子孙所替代,其子孙养尊处优,恃强凌弱之辈肯定是会有的,于是朝廷渐渐的就有了贪婪腐败的人,这些人与地方上的豪强相互勾结,再次将军户们的耕地豪取强夺。

明朝的卫所制是什么样的制度?卫所制度是怎么彻底崩溃的?

然后随着这种军田兼并情况的加剧,普通的军户们没有了田地可以耕种,这些军官们已经无法维持生计,于是就渐渐的沦为了那些高门大户的奴仆,虽然有着军籍,但是实际上已经和“奴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

据数据统计,朱元璋时期,军队的屯田粮食收入在两百万石以上,但是到了明宣宗时期,屯田的粮食收入已经不到朱元璋时期的百分之五,由此可以看出来卫所制度已经出现 *** 之势。

特别是在明朝土木堡之变时,由于明朝的武将勋贵势力急剧减弱,在文官的影响下,整个社会上重文轻武的风气盛行,渐渐的军人成为了人们嫌弃的对象,军人成为了读书人口中的“鲁莽之辈,没有脑子,泥腿子”。

就是在这种口口宣传之下,军户成为了人们嫌弃的对象,这些军户没有人尊重,虽然名义上是国家的军队,但是地位已经要比商人还要低。在明代,去学武甚至有时候还会遭到身边所有人的唾弃。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军户在名头上也沦为了朝廷中各个衙门以及勋贵们的苦力、奴隶(之前是实际上,在名头上还拥有一定地位)。

三、明朝中后期,甚至出现官兵纷纷逃窜的现象,卫所制度彻底的走向崩溃。

由于军田制度的变质,加上将领和豪强们的剥削,许多底层的官兵起了 *** 心理。不过随着张居正后来的变法,卫所制度开始有了一丝好转,但是随着张居正死后,变法项目的废除,又恢复了以前的那般模样。

随着军田的不断被兼并,到了后来甚至形成了没有军田可以让军队实施这项制度的局面,于是为了维护军队的稳定,国家开始一边继续实行屯田制度,一边又由朝廷对军队提供供给。然而由于这些供给很大一部分都随着下发被各层的军官层层剥削,落入到普通官兵手中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而与此同时,明朝又遭受到了相当频繁的灾情,朝廷陷入了持续的经济危机,在这个时候甚至出现了朝廷拖欠军队粮饷的情况。

而在明朝危机不断的时候,后金政权又乘势开始崛起了,朝廷为了抵御外敌自然需要巨额财政维持军费,而当时提高财政,只有提高赋税这一个办法了。但是赋税的提高势必会使得农民不断地起义,然后又随着农民的起义,明朝又开始征收练饷和剿饷,这就是一个死循环。

最后,农民起义军越剿越多,官军越来越少,一些明朝的官兵在这种局面下不仅无法养活家庭,甚至到了自身都难以生存的局面,他们纷纷逃窜,甚至有些还直接投靠到起义军中去。而当卫所制的“主体”士兵都开始逃窜的时候,卫所制度彻底走向崩溃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总结

卫所制度的逐渐消亡,一共走了三个阶段。最开始是军田的减少,接着是军户地位降低,而由于这两者的原因,加上后来明朝的政局混乱,才形成了最后军士逃窜,卫所制最终全面崩溃的局面。

卫所制在一开始是财政的主要收入,甚至曾是朱元璋能够打下天下的一个主要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却由于没有改进,不再适宜当时的环境而弊端丛生,这就再次印证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1/347250.html

“明朝的卫所制是什么样的制度?卫所制度是怎么彻底崩溃的?” 的相关文章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曹魏时期大臣、史学家,因告密之功封安平侯

王沈(?—266年),字处道,太原晋阳人,东汉护匈奴中郎将王柔之孙,东郡太守王机之子,司空王昶之侄。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史学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沈少年失去父母,被叔叔王昶收养,王沈善写文章,最初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后升任中书门下侍郎,高平陵政变后,王...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明朝时期的惟庸案为何会牵连广泛?真相是什么

胡惟庸案又称胡党之狱,简称胡狱,为明初四大案之一。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胡惟庸案件,是“洪武四大案”中的第一大案,也是朱元璋开启诛杀功臣先河的案件。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胡惟庸谋反这件事,才使得朱元璋对功臣们极度不相信,从而开启了残杀模式。那么,朱元璋杀胡惟庸,究竟过不...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有哪些与甘夫人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她的?

甘夫人,《夔州府志》作名甘梅,沛国(今安徽淮北)人,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妾,蜀汉后主刘禅的生母。刘备因早年多次丧偶,甘夫人常代理主持家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夫人随刘备到荆州时,生刘禅,长坂坡之战时刘备于逃亡中丢下了妻子和儿女,刘禅及甘夫人在赵云的保护下幸免于难。...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对权力如此痴迷 乾隆为何还早早退位给嘉庆

乾隆爱权如命,却为何早早让位给嘉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乾隆帝是清朝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首先,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把大清王朝带上了巅峰。同时,乾隆对于权利过度痴迷,做了那么多年的统治者,甚至不愿意离开政治舞台。后到了一定的年龄,他便...

刘备如果能统一三国之,一定会除掉哪些人?

刘备如果能统一三国之,一定会除掉哪些人?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兔死狗烹”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熟悉了。它的意思是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在三国之前,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霸业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努尔哈赤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

努尔哈赤的儿子众多,能力不错的也不在少数,那么他为什么选中皇太极作为接班人?理由是什么?实际上皇太极压根就不是努尔哈赤选定的接班对象,他是贵族内部民主选举出来的。一、努尔哈赤原本想把大位传给多尔衮?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68岁,这个时候的皇太极35岁,正值壮年。而多尔衮当时才15岁。说实话,在后金帝国还...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演义中刘备哭哭啼啼的 正史上的刘备军事能力如何

对三国演义中只会哭的刘备,历史上,他的军事能力到底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演义》中,刘备除了在平黄巾军表现还算可以外,后来打仗几乎是屡战屡败,直到诸葛亮出山以后才有所改观。所以很多人对刘备的感觉,就是除了会哭之外没什么大本事,甚至有人还戏称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一时,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接受诘问。六根清净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让朱棣如此...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