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的名字叫什么 嘉庆继位过程如何
嘉庆的名字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是清朝入关以来的第五位皇帝,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第十五位儿子。
《少年嘉庆》剧照
乾隆皇帝对清朝皇子的命名做了规定,定下了字辈“永、绵、奕、载”,后来又添了“溥、毓、恒、启”,这样来算,嘉庆皇帝应该是永字辈的,但是因为皇帝名字有很多的避忌讳,所以后人在称呼的时候也出现了很多混乱的情况。
因为“永”字是一个非常常用的字,所以天下人都可以使用,但是对皇帝的名讳就要有所避讳,所以就把“永琰”,改成了生僻一些的“颙琰”,而且“琰”在书写的时候也一定要在末一笔画有所改动,这样就与天下人不同了。所以嘉庆皇帝的名字就从“永琰”变成“颙琰”了。
这样的情况在清朝常有发生,就像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是“棉”字辈的,名字是绵宁。但是“绵”这个字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都是必须要用的字,所以皇帝改名字中的“绵”,就可以避免天下人避讳了。所以道光皇帝的“绵”字也就改成了生僻一些的“旻宁”了。而且之后皇帝再要写文章,出书、考试的时候要写名字,名字也都是要在笔画上面有所改动的,这样能显示对皇帝名讳的尊重。
乾隆皇帝在皇子名字上面做出的规定使得所有皇子的字辈都统一,但是到了皇帝登基之后还是要对自己的名字有所改动,这样的行为算不算的上是多此一举呢?
嘉庆继位
嘉庆皇帝时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五位皇帝,父亲是乾隆皇帝。与所有清朝所有其他皇帝不同的是,嘉庆皇帝继位是由乾隆皇帝禅让的,并不是乾隆皇帝死后才将皇位传给嘉庆的,所以这一朝的更替并没有发生类似康熙年间九龙夺嫡之类的兄弟手足相残的事情。
嘉庆也是一位运气非常好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嘉庆皇帝,当时还叫永琰被立为皇储之前,还有另外两位皇子也被立为太子过,一位是二皇子永琏,另一位是七皇子永琮。但是两位皇子的命就没有永琰硬了,一位在九岁的时候就死了,另一位在两岁的时候就夭折了。因此资质平平的永琰就在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就被秘密立为皇储了。
直到乾隆五十四年, 永琰才被封为和硕嘉亲王,六年之后的乾隆六十年,永琰才被乾隆皇帝正式宣布成为皇太子。这时候乾隆皇帝在位已经六十年了。次年,也就是公元1796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举行了盛大的禅位大典,给自己长达六十年的在位史画上了句号。而永琰也终于成为了皇帝,改年号为“嘉庆”,为了避忌皇帝的名号,所以就把名字改成了颙琰。
但是因为这个时候随后已经退位被封为太上皇的乾隆皇帝并没有死,所以清廷的实权其实还是掌握在老皇帝的手中,直到四年之后乾隆皇帝因病去世,嘉庆皇帝才从他手中真正接过国家的统治权。
嘉庆游台湾
嘉庆游台湾是台湾民间的一个传说,是台湾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至今还被台湾人民所津津乐道。但事实上嘉庆皇帝一生并没有去过台湾,也没有记载和资料显示嘉庆皇帝曾经去过台湾,就连这个故事本身也有很多穿凿附会的成分。
《嘉庆游台湾》剧照
后来这个故事也被改变成电视剧,故事大致就是乾隆末年的时候,乾隆皇帝把自己的年幼的女儿,许配给了年纪也不大的和珅的儿子为妻子,而且还册立了永琰为皇太子。和珅因为和永琰不睦已久,所以暗中安排了杀手杀死了永琰奶娘,奶娘临死之前将永琰的身世告诉了他。于是永琰就一个人前往台湾去寻找自己的亲身母亲,皇后乌拉那拉氏。和珅于是派了自己的儿子暗中跟着永琰去了台湾,打算伺机杀了永琰。永琰于是在这里发生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渐渐的也融入到了台湾的百姓当中,享受在台湾的生活和台湾美食。最后也在一个主持口中知道了自己生母在这里出家,并且不久之前已经离开了人世。
这个故事中有很多历史漏洞,我们就不一一赘述了,除了嘉庆皇帝没有到过台湾之外,嘉庆皇帝的生母也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嘉庆皇帝的生母是孝仪纯皇后魏佳氏。魏佳氏生前并没有做过皇后。皇后之位是嘉庆继位之后追封的。但是孝义传皇后做了十年的皇贵妃,实际管理着六宫,位同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