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14)160

司马迁笔名

司马迁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倾其一生完成了《史记》这部著作,从而获得了在中国历史上崇高的地位。很多敬佩司马迁的人都想了解有关司马迁的生平事迹,比如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司马迁塑像

司马迁在《史记》中也为自己做过自序,但远远没有他笔下的其他帝王将相和文人大夫那般详尽,如果司马迁能够知道《史记》将会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如此的高的地位,或许他会把自序写的更为详细一些。然而司马迁的很多事情在历史上都是不明了的,比如说他的生卒年、最后去向等,这里面也包括了司马迁笔名。

很多人会好奇司马迁笔名是什么,事实上司马迁并没有所谓的笔名,只是后人对司马迁的称呼和司马迁的自称并不相同,从而引起了部分人的猜测和误解。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期曾担任太史令,他的《史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中也有一篇《太史公自序》。在司马迁完成《史记》后,曾把它拿给东方朔看,东方朔为这本书起了名字叫做《太史公书》。之后《太史公书》便被人们称作《史记》并流传至今,造成很多人误会太史公是司马迁的笔名,实际上太史令是司马迁的官职,太史公是人们对司马迁的尊称,并不是司马迁的笔名。

由此看来司马迁是并没有笔名的,但人们对他的称呼却不少。如太史公、历史之父、史圣等,都体现出人们对司马迁的尊敬与怀念。

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所著的《史记》中也有许多振聋发聩的言语,被后人奉为圭臬。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司马迁小时候学写字

其中最著名的就应该是出自《报任安书》中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用这样一句话,解释了他内心甘愿为自己的理想抱负饱受屈辱的决心和毅力,但是使这句话出名的还是 *** 主席,这句话曾被 *** 主席引用到《为人民服务》中,高度臧洋了张思德为人民牺牲的奉献精神。因此,这句话也为广大人民所熟知。

“鱼生于水,死于水;草木生于土,死于土;人生于道,死于道。”一句体现了司马迁的思想追求,为道而生,为道而死,这是司马迁人生的真谛,也是后世万千人的人生的信条和准则。当然司马迁也说过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话,比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司马迁在李将军列传中所用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人要真诚、诚实,这样就能够感动别人收获回报。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民以食为天”也是司马迁所说的话,能有这样的觉悟,司马迁在今天也应该是个吃货吧。

另外我们常用的成语“兔死狗烹”也出自司马迁的名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句话也揭露了人性中丑陋的一面,形容有的人过河拆桥不懂回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也都是出自司马迁的名言。

司马迁是哪个朝代的

司马迁是西汉汉武帝时期著名的史官,文学家、史学家以及思想家,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被鲁迅先生成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后世影响深远。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司马迁塑像

司马迁成年之后被父亲派出去游历山河,天南海北的搜集了大量的旧识古文,这也给后来司马迁写《史记》积累了大量的素材。之后司马迁尊父亲的遗愿,当上了太史,在长安为官的司马迁也因此认识到了许多当时的鸿儒大家,诸如董仲舒等人。董仲舒对司马迁的思想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也都在日后体现在了司马迁所写的《史记》当中。

后来因为李陵被俘,背反汉军投降匈奴的事件,司马迁仗义直言,认为李陵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因此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后来李陵被诬告是要带兵进攻长安,司马迁也因此被判了死刑。但是司马迁因未完成父亲的遗愿,编写史书,所以选择以宫刑代替死刑苟活了下来。

侥幸活下来之后,司马迁在悲痛中站起来,用了十数年的时间,最终完成了这部被称为是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完成了自己太史公的使命。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那个封建的年代,司马迁承受着这样的伤害和屈辱,最后还能有这样的成就,这是一种怎样的毅力和决心。这份毅力和决心这也是司马迁为后人所称道的原因之一。

司马迁人格

司马迁人格具有非凡的魅力,就如同那本震古烁今的史家巨著一样,在历史长河中散发着无尽的光辉。并不是历史上每一个人物都能做到这一点,但司马迁绝对是少有的几人之一。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司马迁雕像

对于司马迁人格我们从他的事迹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坚强的人,这是一个有恒心有毅力的人,对于自己的目标执着追求,面对困难勇敢前行。为了保证史料的真实,他在二十岁时就走访全国各地,向当地的老人询问当年的历史经过,并且认真挑选每一个历史事件,有疑点的一概不会录入气中,这份人格魅力中不过写着毅力和坚持,同样也写着严谨与认真。

当李陵北击匈奴被俘后,举国上下一片骂声。司马迁人格中还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叫耿直。他认为李陵深入漠北,歼敌万余这样的功绩足以抵消罪过,韩信能受胯下之辱,李陵得投降未必不是等待时机。但是这样的言论却惹恼了汉武帝,武帝将司马迁入狱并处以宫刑。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极大的痛苦,司马迁甚至一度想到自杀。

但司马迁人格中还有两个字坚忍,并非只是坚强,还是坚忍不拔完成使命。司马迁最后在承受精神和肉体的巨大压力下,坚持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司马迁人格中包涵了太多太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无论是坚强隐忍还是严谨认真司马迁都做到了极致。

司马迁的经历

司马迁一生并不顺遂,也经历了许多的事情和波折,也正是这些波折和困难成就了我们今日所颂扬的司马迁。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早年间就遵父命游历山水,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了解民间的一些古事旧闻,对各地风俗人情都有深入的了解。后来来到京城,做了郎中。公元前111年的时候,汉武帝在西南夷设置武都、沈黎、文山等五郡,而这个时候正跟随汉武帝东巡的斯曼县,在继唐蒙、司马相如、公孙弘之后再次出使西南,被派到了巴蜀以南的一代,建设新郡,直到第二年才回朝复命。

父亲死后,司马迁依照父亲的遗愿,成为了太史令,并且在当时的都城长安,结交到了不少文人墨客、有志之士。后来,李陵战败被匈奴俘获,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仗义执言,却惹得汉武帝大怒,将司马迁逮捕入狱,在狱中司马迁被百般折磨。之后李陵叛变的事情,因为公孙敖造谣而被“坐实”,汉武帝诛杀了李陵一家妻儿老小,连带着为李陵说话的司马迁也没能幸免。

司马迁在这次事件中被处以宫刑,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家族的使命和实现理想的动力让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活了下来。这样的经历给了司马迁绝对的动力,于是他潜心写作,将毕生的经历都花了在编写《史记》之上。前后十四年,司马迁最终完成了这部旷世杰作,司马迁自己也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司马迁传

《司马迁传》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所著的《汉书》中的一篇,班固也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史学家之一,后世对《汉书》的评价也非常之高。《汉书》是中国开创了我国以纪传断代为史的编撰体例,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断代史。《汉书》记述了西汉汉高祖时期,到王莽地皇四年这中间二百三十年所发生的大事,其中也为东汉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写了一篇《司马迁传》。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司马迁发奋写《史记》

《司马迁传》挪用了《史记》中司马迁的自序,也引用了《论六家之要》和《报任安书》中的内容,但是因为资料太少的缘故,还把《史记》的目录都给照抄进去了。《司马迁传》主要记叙了司马迁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神,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之一篇关于史学家的传记。这篇传记,深刻反映了史学家的智取和精神,对史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篇传记中没有记载司马迁死年和死因,所以造成了后人对司马迁的死有诸多猜测,直到今天司马迁的死因都尚未确定,仍旧是一个谜。坊间也有几个版本的司马迁的死因,造成了信息的错乱,使得司马迁之死更加的扑朔迷离。

而且在这篇传记末还写有一篇评论,这篇评论可以算的上是评论中的佳作,但是也暴露了司马家族和班家,两家史学大家之间的思想分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2/352261.html

“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笔名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明世宗朱厚熜后期为什么不上朝?身体撑不住

明世宗朱厚熜后期为什么不上朝?身体撑不住

嘉靖皇帝继位的时候明朝已经暴露出了种种问题,他以雷霆手段拯救明朝于危难,可是后期却有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这是为什么呢?今天历史网小编就来为各位朋友带来详细解答。嘉靖皇帝为什么沉湎道教?是有原因的。他的父亲兴王朱祐杬18岁离开北京到湖北钟祥就藩,直到43岁去世,都没有回过北京,也没有见过生母邵氏,一直...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北魏重要谋臣、改革家,协助孝文帝谋划汉化改革

郭祚(449年~515年),字季祐,太原晋阳人。北魏大臣,著名政治家、改革家和重要谋臣之一,曹魏名将郭淮弟郭亮七代孙。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少年孤苦贫困,姿貌不伟,涉历经史。尺牍文章,见称于世。二十岁时,为并州主簿,得到并州刺史孙小的赏识。孝文帝即...

宋太宗最成功的一次投资,让宋朝从此富了起来

宋太宗最成功的一次投资,让宋朝从此富了起来

历史上的宋太宗最成功的一次投资是什么?正是因为他的举动,成功的赚取了世界的钱财,将积贫积弱的北宋改造成一片繁荣昌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历朝历代都有谋朝篡位者,人们熟知的有曹丕、李世民等,他们大多都是经过手足相残后上位的,宋太宗也不例外。只不过比起他们,他过于猴急,正...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其实是很有才华的,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张松(?-212年),字子乔(字永年为演义混淆,实为蜀中另一位名臣彭羕的字),蜀郡成都人,东汉末年刘璋部下。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安十三年(208年),张松为益州牧刘璋别驾从事,被派遣至曹操处而不为其所存录,因而怀怨恨。回蜀后,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如何平定的?赵良栋的表现怎么样?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乾隆评价说:“恢复四川,进剿云南,赵良栋立功为最。”乾隆所说的赵良栋是“河西四将”之一,他不仅治军严明,还骁勇善战。从清军入关开始,他便参与过多起战役。到三藩之乱时,他已是功勋卓越、威震四方的名将了。然而让人不解的...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可谓是言听计从 刘备做皇帝后为何态度大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

胤祥是什么人?他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胤祥是什么人?他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胤祥排行十三,生母是敏妃章佳氏。清王朝一向是“子以母贵”。但胤祥的生母是经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因此身份低微。后来虽然得到康熙的临幸,生下了胤祥,但并没因育嗣有功得到册封。尽管如此,聪敏好学的胤祥不仅学识渊博,书法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