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12-28)270

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终其一生,在这世上共走了四十一年,在他去世时,享年四十一岁,他的折损为孙吴的一大损失,在他死后,吴国越发的衰弱落末下去了。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

那么太史慈究竟因何而死,是死于交战还是因病去世呢?

这里有两种说法,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是死在战场之上,另外一种没有仔细描述死因,只说了他死时的年龄并留下太史慈的千古名言。我们接下来分别来谈谈这两种结局。

在正史中,对于太史慈的最后描述,是孙权为了防止刘磐的势力扩大,便派出太史慈长期对抗刘磐,太史慈幸不辱命,一直能够有力防守刘磐的进攻,然在太史慈四十一岁时去世,留下千古感慨如今我的志向未能完全实现,但奈何上天不肯多给我一点时间啊,太史慈死后,刘磐的势力便得以扩张。

在《三国演义》中,太史慈死于与魏国大将张辽的交战中,此战役发生在现今的合肥。太史慈自从弃暗投明,归属于吴国之后,深受孙策的重用,拜为吴国的大将军,在孙策被谋害后,孙权继位,对太史慈也未有半分看清,仍常常将重任交于太史慈处理。后在赤壁之战中,吴国依旧派出大将太史慈,魏国当时派出大将张辽对战,太史慈在合肥一地遇到魏国的伏击,太史慈大战 ,但不敌于张辽,被张辽用月牙戟重创,最终重伤回营后,经过军医尽力抢救后无效,不治而亡。

太史慈厉害吗

太史慈,出生于公元一百六十六年。太史慈所处的年代是一个战乱的年代,身为男儿的太史慈抱着为国为民的思想,参与了孙权的军队,率领部下四处征战,护得一方安宁。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图片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太史慈身高七尺七,换成现在的高度就是二米三左右。太史慈最擅长使用的武器是弓箭,每射每中,从不落空,被人誉为“神箭手”。据这些相关记载看来,太史慈在武艺方面十分厉害。在太史慈墓上我们也不难看到太史慈的形象,高大威武,身披一身盔甲。

然而太史慈的厉害之处并不仅仅表现在于武艺方面,更在于他的为人方面。只因太史慈的母亲告知他北海的孔融对母有恩,所以当北海被贼人重重所围困之时,太史慈奋不顾身地冲出重围,向刘备借兵救北海。后来在神亭,太史慈与自己今后的明主孙策相遇,二人大战数十回合之后相识,正因不战不相识,太史慈最终向孙策臣服,并为孙策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后人谓之,太史慈实为厉害也。

然而即使是武艺甚高的太史慈也没能逃过重病的纠缠,在临离世前,太史慈挂念的仍是自己还没有完成不世之功的志愿。正因为后人久久难以忘记太史慈这名将领,在《三国演义》中,将太史慈的死亡年限往后推迟了几年,这让太史慈在小说中向自己的夙愿进发,得以参与后来发生的战役,发挥自己领兵打战的作用。

太史慈和张辽

太史慈和张辽,他们是合作关系还是敌对关系,他们之间有什么错综复杂的关系,接下来在此仔细剖析了解一下。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张辽

先从两人的相同之处谈起,太史慈和张辽,他们都是武将出身,怀有一身的抱负,武力指数较强,太史慈善于骑射,弓箭之术算是使得炉火纯青,适合远战。张辽的兵器是月牙戟,使用纯熟,是他最为擅长的武器,但适合近战不适合远战。其二,他们都曾经中途易主,太史慈初时投靠刘繇,后被孙策以武力和诚意降服,从此以后归服于吴国孙策麾下。而张辽亦是如此,在董卓时期,他最早的主公便是吕布,后因董卓、吕布战死,投奔曹操,成为魏国中的大将军,武力指数极高,可与许褚一较高下,并且屡立军功。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两人不同之处,前面已说太史慈适合擅长武器的原因适合远战,但近身肉搏却是差强人意的,这种将领的局限性太大,再加上吴国孙策早亡,内乱过一阵子,后由孙权接任,太史慈虽然是吴国数一数二的将领,但比起其他两国的大将还是逊色不少的。反观张辽,武器为月牙戟,两军对垒时便能够占有不少先机,且张辽军功赫赫,尤其在对抗东吴时,张辽总能大破吴国的进攻,孙权在位时尤其忌惮张辽,觉得军中无人能够制衡张辽。

另外,在野史中,曾有人书写太史慈是死于张辽之手,这纯属无稽之谈,正史中张辽并没有杀害太史慈,太史慈死于疾病。

王朗 太史慈

王朗,字景兴。效忠主公魏国曹操、曹丕。后世对他的评价多有偏颇,我们根据正史将其形象还原。王朗可算得是魏国时代的有名的学者,被拜位魏国三公,可见其在魏国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王朗并非是单纯的文者,若你以为王朗是文弱书生那就大错特错了,王朗不光精通文学,更为难得的是他还懂武,且武力值还勉强过得去,后世有人称他是文武双全,是所有文人中武力值更高的,在所有武人中文学造诣更高的。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

太史慈,效忠主公吴国孙策、孙权。为人较为机智,有急智,且武力值不错,虽比起蜀国、魏国大将还是远远不及的,但在吴国,太史慈的武力指数还是相当之高的。

为何这样两个风马不相及的人物,会放在一起作为比较呢?只因为在三国演义曾有一篇描写王朗大战太史慈,居然打成平手的文章。这是一篇完全不符合实际的文章,首先孙策与太史慈曾经交战过,孙策在太史慈那里可是半点便宜都讨不到的,孙策的武力值在三国中还算是不错的,至少是在曹操、刘备之上的。

王朗虽然懂一点武学,但那仅仅只是皮毛之学,对付一般的小兵小将肯定是没有问题,但绝不是能够对抗大将之人,毕竟他的闻名还是以他的文学造诣为主的。太史慈虽不说能秒KO掉王朗,但绝不会出现与王朗大战三百回合,居然只能打成平手这种稀奇的现象出现。

太史慈名言

太史慈死时,正值壮年,享年四十有一岁,临终前十分感慨,曾留下千古名言,感慨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剧照

这句名言作为他的人生写照真是再适合不过了,太史慈出生在东汉末期,当时民不聊生,汉室帝王昏聩,大权落于外戚和宦官,造成国力不断衰弱,国土不断缩小,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朝不保夕,朝野之中再无忠臣,民间百姓饥不饱腹。各方有义之士揭竿而起,美其名曰讨伐汉室昏君,但其中不乏董卓之类,趁热圈地捞权,实际只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

太史慈的成长,正是在这种环境中进行的,在这种乱世之中,有英雄、也有枭雄,更有小人。如何寻找明君,如何选择最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品质。太史慈本身在汉朝为小官,但为了为民除害却得罪了地方势力,以致于官没法继续。后因缘机遇效忠刘繇,但刘繇并不是一个良主,他不是太史慈的伯乐,提供不了一个好的平台给太史慈,也无法识别出太史慈的独特优势。

在与吴国孙策的几次交手中,孙策爱惜人才,数次招降于太史慈,最终太史慈终于决定舍弃刘繇,追随着他的伯乐—孙策而去,从此太史慈便成为了孙吴的一大武将,为吴国立下了不少战功,孙策死后,孙权继位,依旧十分看重太史慈,太史策可谓一生选对了主公,便手提弓箭立下了一世的功劳。

但天不假年,时光不等人,上天过早的收回了太史慈的性命,让吴国损失了一大猛将。

太史慈墓

根据历史上的相关记载,太史慈是东汉时期一名著名的将领,更是孙权麾下一名有力的战将,参与了大小战役无数,协助孙权平定了不少战乱,维护了一方安定。然而可惜的是,在公元二百零六年间,这名威震四方的战将太史慈却身患重病,药石无效,在死前他还感慨自己的大志仍未完成便要死去。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太史慈墓

在太史慈死后,孙权感恩于太史慈在世期间的战功无数,为其举办了风光的葬礼,将他葬在了北固山上,也就是现在位于江苏镇江市的太史慈墓所在地。

现在游人们所看到的太史慈墓并不是原来孙权为其所设立的,而是经过后来的多次重建翻新所致的。现今的太史慈墓与鲁肃墓同在一个景区内。太史慈墓高度为一点七米,直径约为三米,墓的北侧有一挡土墙,高度为两米左右,长度则为六点八米。墓前面的一块石碑上刻着“东来太史慈”,还画有太史慈的画像,威风凛凛的太史慈身着一身盔甲,右手紧握着刀把,目光凌厉,面容严肃,似乎是在等待着敌军的来袭,随时做好迎敌的准备,石雕将太史慈的面貌完整地展现在后人的面前。现今的太史慈墓已经是镇江市的旅游景点之一,然而当游人们来到墓前时,看到的不仅是风光秀丽的墓的周围的景色,更加从中了解到了这位有过出色战绩的太史慈的生平往事。

可叹的是太史慈直到自己的临终仍没有完成自己征战战场的志愿,想必这也是这位名将最终的遗憾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12/354685.html

“吴国大将太史慈死于哪次战役” 的相关文章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对古代没有卫星定位,李广曾多次迷路,为何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李广这个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便是飞将军李广。身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大将,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年少便因...

单雄信:隋末唐初猛将,曾险些杀害秦王李世民

单雄信:隋末唐初猛将,曾险些杀害秦王李世民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害秦王李...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朱棣为呵会发动靖难之役?与姚广孝有何关系?

靖难之役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朱棣当年想造反,其实他的心中是十分犹豫的。犹豫的原因,是因为害怕造反无法成功。毕竟他只是一个藩王。从古至今,藩王造反的不少,但获得成功的则寥寥可数。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藩王在用一个小小的...

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对李世民评价为何那么高

李世民的皇位是杀兄逼父得到的 世人对李世民评价为何那么高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篡权夺位的李世民,为何受到世人景仰,还对他评价如此之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李世民,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是继唐高祖李渊之后的第二位皇帝,世人称其为唐太宗。李世民少年参军,战功显赫,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军事家,可见其才能的卓越。唐太宗李世民虽才能出众,...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诸葛亮的岳父,为何要帮陆逊走出石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伤亡十之八九。若非赵云前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陆逊依然穷追不舍,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于是便在鱼腹浦摆下...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三国时期东吴太常,特别受太子孙登看重

顾谭(205年—246年),字子默,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东吴太常,顾邵之子,丞相顾雍之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顾谭少年时和诸葛恪、张休、陈表同为太子孙登的学友。而顾雍因为高见卓识,特别受太子看重。位在太尉范慎、谢景、羊衟之上,从中庶子转任辅正都尉。赤乌年间,他...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陆逊作为东吴第一名将 陆逊最后为何会晚节不保

陆逊作为东吴第一名将 陆逊最后为何会晚节不保

对东吴第一名将陆逊为何晚节不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1年,蜀汉皇帝刘备为了报关羽之死以及荆州被夺之仇,不顾诸葛亮,赵云等老臣的反对,尽起蜀汉全国之力,准备攻打东吴。吴主孙权获悉此事后,当即派遣使者去往成都求和,但是刘备报仇心切,派人赶走了吴国使者后,挥军攻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