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金富轼:朝鲜半岛高丽王朝之一个的思想家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1-14)160

金富轼出生于公元1075年,他是朝鲜半岛高丽王朝时期最为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金富轼曾经写过三国史记这本书,这本书是现在已知的朝鲜半岛现存的最早的历史书籍,他也是朝鲜半岛研究古代历史的之一人。

金富轼: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第一个的思想家

图片来源于 ***

关于金富轼简介,金富轼出生于新罗一个贵族,他的曾祖父那一代就开始做官儿,他的父亲和3个兄弟也都是当时朝廷的大官,金富轼和父亲一样,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位,而在1122年金富轼不畏权贵,公然在朝堂之上跟当时皇帝的岳父争辩,显示出非凡的胆识和学问,后来他也因此受到皇帝的重视,金富轼不畏强权,敢于直言的特性非常讨皇帝的欢心,从此之后进复试步步高升。金富轼在1923年,由于皇帝的喜爱升为中书舍人,这在金富轼简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笔,正是在他担任中书舍人期间金富轼显示出非凡的才华,不仅写出了三国史记这本书,而且提倡用儒家思想管理国家,当时朝鲜王朝流行的思想是佛教,金富轼认为儒家思想比佛教好,是对朝鲜思想的一个大解放。

在金富轼简介中西京平判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当时高丽王朝还没有统一朝鲜半岛,统治基础还没有打牢,南方一个重镇出现了军事叛变,一个皇亲国戚公然起兵反叛,金富轼虽然作为文官,但也勇于上阵杀敌,奏请皇上之后用迂回战术顺利解决了这场平叛,西京平叛对于金富轼来说意义非凡。

金富轼生平事迹

金富轼是朝鲜高丽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的生平事迹有很多,然而金富轼生平事迹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西京平叛,西京平叛发生于公元1126年,当时高丽王朝还没有统一朝鲜半岛,当时的皇帝刚刚继位就有一位皇亲国戚在朝鲜半岛公然招兵买马,反抗皇帝,由于朝鲜王朝根基不稳很多文臣武将都主张不要轻举妄动,然而不畏权贵也不贪生怕死的金富轼主动请战,请求皇帝派兵去攻打叛军。

金富轼: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第一个的思想家

图片来源于 ***

后来金富轼在战场上巧妙运用迂回战术,他兵分两路,用老弱残兵引开了敌人的主力军,然后直捣敌人大本营,顺利解决了这场平叛,金富轼的顺利平判打牢了朝鲜高丽王朝的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其实金富轼生平事迹还包括他撰写的《三国史记》,金富轼还是一个享有盛名的历史学家,金富轼撰写《三国史记》是发生在公元1115年,当时金富轼刚刚通过科举制走上仕途。他并没有急功近利追求权利,而是跟随父亲潜心研究历史,最后终于写出了《三国史记》这本名著,这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一本古代历史书籍,对于历史学的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总的来说金富轼作为那个时代最有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一辈子做出的壮烈事迹无数,最后金富轼在70岁那年告老还乡,但是刚回到家乡没多久就因病死去了。

金富轼成就

金富轼是朝鲜高丽王朝时期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金富轼成就主要包括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在政治上的成就,金富轼写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一本历史书籍,可以说金富轼开创了高丽王朝研究历史的先河,是一位震古烁今的历史学家。

金富轼: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第一个的思想家

图片来源于 ***

而金富轼成就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他用自己的方式改良政治,金富轼是个佛教徒,但是他却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推崇,他认为用儒家思想管理国家效果非常好,这一点对当时的皇帝起到很大启发,皇帝也依照金富轼的方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使得高丽王朝顺利迈入封建社会时期,对于历史的推动作用非常大。

金富轼成就当然还包括他西京平叛,当时高丽王朝还没有统一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皇亲国戚公然招兵买马起来反抗朝廷,满朝文武都非常震惊,一些文臣武将纷纷向皇帝建议说,先不要大动干戈,而以金富轼为代表的爱国之人向皇帝请兵出战,最后金富轼以文官的身份打败了叛军,他主要采用迂回策略,巧妙的引开了敌人的主力直捣大本营,顺利解决了这场叛乱。除此之外,金富轼成就还有很多。例如他对朝鲜的思想解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当时朝鲜的国教是佛教,金富轼率先把儒家思想精髓带入朝鲜国内,并给予满朝文武很大的启发,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

金富轼评价

金富轼死后,后代历史学家对于金富轼评价普遍非常高,认为他是朝鲜半岛高丽王朝之一个专业的思想家,他撰写的三国史记是朝鲜半岛现存最早的历史书籍,他作为一个优秀的思想家和政治家给后人带来了数之不尽的精神文化遗产,所以金富轼轼评价主要偏向其积极方面。

金富轼:朝鲜半岛高丽王朝第一个的思想家

金富轼画像

后代历史学家认为金富轼不仅在文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政治方面也推动了国家发展,他这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迹就是西京平判,当时朝鲜王朝刚刚建立根基还不稳,就有一个南方贵族起兵叛乱,有很多贪生怕死的大臣都主张不要轻举妄动,而金富轼却主动领兵请战,最后金富轼采用迂回战略成功解决了这场叛乱,成为皇帝最宠爱的大臣。后代历史学家之所以对金富轼评价非常好,是因为这场西京平叛顺利打牢了朝鲜高丽王朝发展的基础,也安抚了民心,使得高丽王朝沿着发展的方向驶去,金富轼除了在政治上作出贡献之外,他还带来了思想启蒙的风潮。他是儒家代表人物,对于朝鲜王朝和古代中国的思想交流做出巨大的贡献。后代很多朝鲜的思想家对于金富轼评价很高,认为他是朝鲜封建时代为数不多的推崇中国传统文化的先进思想家,他虽然是一个佛教徒,但是认为用中国的儒家文化治理国家会效果更好,这种先进的思想在朝鲜历史上是不多见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1/357596.html

“金富轼:朝鲜半岛高丽王朝之一个的思想家” 的相关文章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杨约:隋朝权臣杨素之弟,筹谋并成功推动隋文帝废黜杨勇

杨约,生卒年不详,南北朝后期至隋朝时期官员,北魏谏议大夫杨暄之孙、北周骠骑大将军杨敷之子、司徒杨素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出身弘农杨氏。北周(557年-581年)末年,因为杨素有军功,被赐爵安成县公,拜上仪同三司。隋朝建立后,被隋文帝任命为长秋卿,升任大理少卿。开皇(...

大凌河城一战的胜利对皇太极有何影响?得到了哪些收益

大凌河城一战的胜利对皇太极有何影响?得到了哪些收益

皇太极,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清太宗皇太极是清朝真正的建立者,他在位期间,一直试图把后金这么一个部落制政权向封建王朝过渡。当然,在努力让后金向清朝转向时,皇太极也在努力让后金的生存压力减低。而缓解生存压力的方式,最主要就...

王浑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浑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浑(223年~297年),字玄冲,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人。魏晋时期名臣,曹魏司空王昶的儿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浑早年为大将军曹爽的掾吏,高平陵政变后,循例免官,出任怀县县令、散骑侍郎等职,袭封京陵县侯。西晋王朝建立后,加号扬烈将军,历任征虏...

张辽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 张辽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吗

张辽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 张辽能够和关羽相提并论吗

还不知道:正史里的张辽,带800人破孙权10万大军,能与关羽相提并论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正史上的2人,其实有很多相似点。例如:1、祖籍都在山西。2、都骁勇善战、一战而冠绝当世。3、都喜欢身陷敌阵,直取对方中枢。4、人际关系都有缺陷。(张辽与李典不睦,关羽不...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乾隆一共有十七个儿子 乾隆最后为何传位给嘉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帝有17个儿子,为什么选择了资质平平的嘉庆帝为继承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1799年,太上皇乾隆帝驾崩,当了三年傀儡皇帝的嘉庆帝终于可以大展身手,好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但很快,嘉庆帝的雄心壮志就被击碎了,他拿着手中的“乾隆实录”怀疑人生:“...

夏侯霸:曹魏和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他为何归降蜀汉?

夏侯霸:曹魏和蜀汉后期重要将领,他为何归降蜀汉?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霸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

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整顿起义部队的?有哪些方法?

历史上李自成是如何整顿起义部队的?有哪些方法?

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领袖,崇祯十七年建立大顺政权。 “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明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自号“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并委派官员治理地方,农民起义军的性质从流寇向政权过渡。其时,大江南北的农民起义军部队,除张献忠部外,都已经服从李自成的领导...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三国时期吴国大臣,博览群书,以善于识人为名

顾邵,字孝则,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大臣,丞相顾雍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博览群书,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卜静等人。名声广扬,远近闻名,孙权将孙策之女许配于他。以善于识人为名,官至豫章太守。人物生平顾邵博览群书,少年时与舅舅陆绩齐名,胜过陆逊、张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