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省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因避讳产生贯穿中国两千年!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1-31)211

“省”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因避讳产生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众所周知,我国省制划分源于元朝的行省制度,而行省则是“行中书省”的简称。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朝,兴于唐朝,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三省六部制。然而“省”这个称呼究竟从何而来?本文在此略作探讨。

首先我们要介绍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地方,那就是禁中。

秦始皇为了显示皇帝地位的至高无上,规定了很多皇帝专用的词,比如皇帝自称为“朕”,皇帝印章为“玺”,皇帝墓为“陵”,而皇帝所居则为“禁中”。汉代虽然大体承袭秦代,但规则松散了许多。

禁中又称禁内、宫禁,因为禁令森严、不许随意出入,所以称禁中。像我们熟悉的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以前就叫紫禁城,就是因为以紫气为贵,又强调禁令之严,才名为紫禁城。

但禁中后来又多了一个称呼叫省中,这又是怎么回事?

省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因避讳产生贯穿中国两千年!

上图_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原来古人有个规矩叫避讳,基本原则是“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也就是皇帝的名字全天下都不能用、上官的名字下属不能用、父亲的名字儿子不能用。

比如吕后叫吕雉,大臣们就不能称雉为雉,而要叫野鸡;汉武帝叫刘彻,汉朝有一个爵位是彻侯,就得改成通侯;光武帝叫刘秀,秀才就要改名叫茂才;司马迁的父亲叫司马谈,司马迁的史记里面就全篇没有“谈”这个字,汉文帝时有个叫赵谈的宦官,就被他改名成了赵同。

唐宋的时候,避讳制度发展到了巅峰,诗人李贺因为其父名“晋肃”,犯“进”讳而不能被录为进士;有人问唐太宗李世民,是否要以避讳为由把当时的六部之一“民部”改名,太宗倒是豁达,说民这一字用的太多,到处避讳岂不劳民伤财,于是以“不避二字”为由诏令不避“民”字,可惜其子唐高宗李治继位后仍然下令天下避讳太宗名讳,民部改名户部,名将李世勣也改名李勣。

宋朝更是夸张,本来“为贤者讳”只是大家自发的行为,从没有哪朝哪代要求老百姓强制遵从过,唯有宋代开始避讳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先贤,读书写字,都要绕开“丘”字。今天“邱”姓始祖,即是当初“丘”姓为避讳所改。

省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因避讳产生贯穿中国两千年!

上图_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

避讳的压力如此强大,从上到下莫不敢从,身份地位越高的人,反而越不敢逆之而行,以免背上了骂名。西汉末年,有一位极有权势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被称作孝元皇后,名字叫做王政君,她的父亲阳平侯就叫王禁。

本来照理来说,没道理为了一个外戚把皇宫的称呼改了吧?即使汉代主张以孝治天下,汉代的太后都特别牛气,前有吕后差点夺了刘家的江山、后有窦太后逼得汉武帝都不得不低头,这位王太后更是历经四朝的老太后,可也不能打破古往今来的规矩吧?

原来这位太后还有个了不得的侄子,叫王莽。不是同名,就是篡汉的那个。王莽很懂得讨王太后的欢心,改禁中为省中以避讳说不定就是他的主意——但东汉末年经学家蔡邕也明确指出,虽然的确是为了避讳孝元皇后王政君之父王禁而改禁中为省中,但“今已改,后遂无复言之者”。

省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因避讳产生贯穿中国两千年!

上图_ 司马炎(236年-290年)

只不过,东汉虽然废弃了省中这一称呼,魏晋却不知怎么又捡了起来——如今,到底是魏文帝曹丕还是魏明帝曹睿或者是晋武帝司马炎更先设置了中书省,唐朝人众说纷纭,但是中书省最开始的目的是替皇帝耍笔杆子、卖弄文采,比起后世“无冕之宰相”,实在是差的远了。

可照理来说,避讳前和避讳后的称呼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就像荆国和楚国没什么差异,秀才和茂才也不过是称呼上的不同而已。然而晋亡之后,五胡乱华,南北朝战乱纷繁,许多典籍遗失。唐朝以华夏文明继承人自居,考证礼仪,务求详实,唐人所编著的著作,如《晋书》等,常常能发现前人所未曾提及的衣冠制度的细节。唐人认为,“汉制,王所居曰禁中,诸公所居曰省中。”于是制定了严谨的三省六部制。

当然,应当指出,南北朝既是一个大分裂时期,也是一个大融合时期。三省六部制可以说是融合了南朝和北朝的智慧结晶。北周最令人称道的,就是“六官制”,而南朝在长期的混乱政治中,慢慢发展出了三省制度的雏形,也就是从一人之下的宰相走向了群相制度。最终,酝酿出了为人称道的三省六部制,和让我们怀念至今的泱泱大唐。

上图_ 元代分省图

而到了元朝,忽必烈实行汉化,仿造中原打造了一套元朝制度。中书省总领百官,管理全国政务,可谓有丞相之实。元人称其制度是“都省制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都省就是中书省,十省则是十个“行中书省”,学者钱穆称为“行动的中书省”。古时流动商贩谓之“行商”,行动中的军营谓之“行营”,出征之时尚书台临时设立的机构则谓之“行台”,“行尚书省”的称呼由来,大抵如是。

行省制度自元朝后一直被明、清所承袭。明朝虽然不使用元朝所开创的“行省”一称,而改称布政使司,但元朝所划定的省份大体不变,习惯上也仍然称为省。清朝时又重启省份制度,虽近现代以来,疆域、政治制度变化都极为剧烈,但“省”这个称呼,却一直保留至今。

上图_ 清朝省制 图

一个不起眼的称呼,却贯穿了秦汉至今两千余年的历史和文化变迁。仅仅是回顾一个称呼的由来和变迁而已,就能探寻到一个个帝国的兴起与崩塌,又能触摸到多少战火点燃了典籍的灰烬……这,大概就是独属于我们这一个从未中断过的文明的魅力与骄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1/360520.html

“省是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因避讳产生贯穿中国两千年!” 的相关文章

崔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饱受爱戴,位列三公

崔林:三国时期曹魏大臣,饱受爱戴,位列三公

崔林(?-244年),字德儒,清河郡东武城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中尉崔琰从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清河崔氏。在曹操平定冀州时被授为坞县县长,迁冀州别驾、丞相掾属。曹操成为魏王后,担任魏国御史中丞。魏文帝即位后,历任尚书、幽州刺史、河间太守、鸿胪卿。...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

历史上的刘邦是用了什么计谋去韩信大营夺取兵权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要说到刘邦抢夺韩信兵权,就不得不提及那一段楚汉之争的历史。在那场刘邦和项羽的争夺战里,提到韩信都会想到他是刘邦的下属,著名的兵圣。但其实,这都是从后来人的角度去看的。...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是兄弟五人中最为出色的

马良(187年~222年),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谡之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马良兄弟五人都有才华名气,而马良是五人中最为出色。因眉毛中有白毛,人称白眉马良。因此有“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赞誉。建安十四年(209年),刘备担任荆州牧,征辟为州从事。马良...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是什么人?他被贬黄州是因为i什么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词豪放派创始人,也作婉约诗词。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古城黄州,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人生的一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三国时期蜀汉大司农,个性耿直,心直口快

孟光,字孝裕,河南洛阳人,是东汉太尉孟郁的族人,三国蜀汉大司农。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灵帝时为讲部吏。后因董卓之乱而逃入蜀,刘焉父子待其以宾客之礼。孟光博览群书,无所不读,尤其喜欢读三史,精通汉家旧典。喜欢春秋公羊传却嘲讽左氏春秋,来敏因此常常和孟光发生争论。刘备定益州...

历史上诸葛亮才能怎么样 诸葛亮是被演义神话了吗

历史上诸葛亮才能怎么样 诸葛亮是被演义神话了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才能究竟如何?为什么说诸葛亮被演义神话了?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依据陈寿的《三国志》所讲的诸葛亮,几乎就是个完人。虽然我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不例外,但是史书并没记载诸葛亮有什么缺点。陈寿最后评价诸葛亮:然亮才治戎为长,奇...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陈桥兵变结束后 宋朝为何没有人能够以武乱国

对赵匡胤的“陈桥兵变”之后,宋朝为何再无人能以武乱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祖宗制兵之法,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京师之兵,总于三帅,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宋·枢密院宋朝,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庶的朝代,在这个时代我们国家无论是经济制度...

评论列表

江丽
江丽
7天前

省制的演变历程,既是一部历史变迁史也是一部文化传承录,从禁中到行省的转变见证了皇权与避讳的交织影响以及历史的融合创新过程。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彰显了唐朝对礼仪制度的重视和严谨态度;而元朝的行中书制度则体现了汉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和实践智慧,因俗制宜,最终形成了贯穿至今的中国行政区划体系——省份划分的基础框架得以确立并沿用至现代文明社会之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