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中国历史4年前 (2021-02-13)280

历代度量衡

早在原始社会末期,起初国家统一的局势尚未形成,计量方式因地域和国情的差异大为不同。传说黄帝“设五良”、“少昊同度量,调律吕”。最初的度量衡单位都以人体为标准衡量,“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谓之溢,两手谓之掬”,但是如此衡量标准因人而异,实为不准。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度量衡器具图片

夏朝以后乃至商朝,都没有成熟的度量衡制度出现,再加上商纣无道,国政废弛,所以度量衡的制度自然不能整齐划一,直到周朝,才设有官吏专司其事,并制造了各种度量衡的标准存于内府,以作根据,之后再颁布天下。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割据混战,各国度量衡皆为不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为统一管理,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的改革,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谨的管理制度,秦始皇将商鞅在秦国创立的度量衡制度,在辽阔的大秦疆域内贯彻实施。分别制定了推行统一度量衡的法律,颁布正规的度量衡器具,制定度量衡器具检定的法律制度。

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大都沿袭汉代的制度,但汉承秦制,秦朝作为中国度量衡制度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汉代的前身,其历史影响可想而知。

宋时期的度量衡基本沿用隋制,制度严明,单位量值相对稳定,度量衡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唐宋时期由于实物地租苛繁,商业范围扩大,度量衡器具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秦朝度量衡

秦王朝建立之前,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度量衡不尽相同,秦朝是中国古代度量衡法制的初步形成时期,而秦朝的度量衡法制早在秦国时期的改革变法时便开始制定了。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秦朝度量衡图片

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有些国家的御大夫在变革田亩制度的同时,尽力夺取国家政权,如晋国的六卿,赵、魏、韩、知、范氏和中行氏瓜分晋国,接着进行经济改革,各自废除了晋朝原有的“百步为亩”的井田制,分别制定了扩大的田亩和地税制。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了其统一六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国家政权的统治,实行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思想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的改革,如中央和地方行政建制的整顿;度量衡、货币、文字的统一;对奴隶主残余势力的镇压等。

在版图上统一的六国其实际仍然呈分裂局势,各国规章制度大为不同,为秦始皇推行政令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当时各国的度量衡单位制不同,单位名称、单位量值以及仅为都不相同。秦始皇遂将商鞅在秦国创立的度量衡制度,在辽阔的大秦疆域内贯彻实施。分别制定了推行统一度量衡的法律,颁布正规的度量衡器具,制定度量衡器具检定的法律制度。

秦朝以后的历朝历代,大都沿袭汉代的制度,但汉承秦制,秦朝作为中国度量衡制度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汉代的前身,其历史影响可想而知。

汉代度量衡

汉代度量衡制度比起之前的朝代更为统一与标准,班固所著《汉书·律历志》详细地记载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为后世考察度量衡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汉代铜环图片

查看《汉书·律历志》,其中记载“千二百黍,重十二铢”,在制定这个衡重单位的过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单位就是十二铢算一个单位,两个十二铢就是一两,十六两为斤,三十两为钧,四钧为石,这段话明确地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其中的计量单位和进位关系,计量单位为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十二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钧,成语“千钧一发”的字面含义就是用一根头发吊着一千钧的东西,钧是衡重单位,三十斤为一钧的话,那么千钧就是三万斤,因而这个成语的引申义为比喻相当危险。另一个衡重单位为石,四钧为石,石在作容量单位时,读作dan,第四声,而它在作衡重单位时,读作shi,第二声。

谈至容量,班固《汉书·律历志》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一千二百个黍米,放到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称作龠,龠作为最小的容量单位,能够盛一千二百个黍米。另一个容量单位为“合”,合就是两个“龠”合在一起,作为一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就是汉代班固《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五量单位。

从汉代出土的铜合、铜升、铜斗、铜斛,收藏于北方的各个博物馆,其形态大致相同,铜合因其容量小,容器也相对较小,另配置了一个长长的把手,为方便使用。

宋代度量衡

唐宋时期的度量衡基本沿用隋制,制度严明,单位量值相对稳定,度量衡技术也有一定的发展,唐宋时期由于实物地租苛繁,商业范围扩大,度量衡器具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宋代度量衡器具图片

宋代度量衡的管理措施以及单位制的改进,要从宋太祖赵匡胤说起,北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随即下令依照前朝旧制所规定的规格 *** 权衡器,并颁布天下,禁止民间私造。北宋时期,一旦兼并一块疆土,必定废除其原有的度量衡制度,推行统一的制度。

据《宋史·律历志》记载,“度量权衡,皆太府掌造,以给内外官司及民间之用。凡遇改元,即差变法,各以年号印而识之。其印有方印、长印、八角印,明制度而防伪滥也。”宋代管理度量衡制度所设行政机构为太府,所有内外官司以及民间需用,均由太府掌管,但校印并非每年举行,凡遇改元之年,印烙器具。南宋时期也沿袭了这一制度。

度量衡制度的改进随着度量衡使用范围的日趋广泛和对精确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唐宋时期在度量衡单位制和器具的制造上也有所改进。唐代制造“开元通宝”,通行了两、三百年,唐代以后还流通了一千多年,对于稳定单位量值起了重要的作用。北宋初期,官府虽然发布了度量衡制度和统一的政令,但所有规定的标准器并不准确,在执行中产生许多弊端和争论。

明代度量衡

公元1368年,朱元璋率领农民军攻下元大都,建立明政权,逐步完成全国的统一。为了巩固政权,稳定民心,朱元璋推行休耕制度,让民众休养生息,垦荒屯田,发展封建经济。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明代度量衡斗图片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南方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因素,但由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进一步强化,是资本主义萌芽因素受到种种限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迟缓,商品经济处在自然经济的从属地位,因而这期间的度量衡制度仍然为封建经济服务。

明初,土地大量荒废,朱元璋下令鼓励农耕,并把赋税规定较低,一般官田五升三合,民田三升三合。洪武二十年,明朝 *** 经过普遍丈量土地,编制了“鱼鳞册”,详细登记每乡每户土地的亩数并绘制成鱼鳞图,地方官吏抑制豪强霸占土地,甚至采用小弓丈量。明代度量衡均由官府制造,以保证量值统一,凡私造斛斗秤度者“依律问罪”,知而不揭发者“事发一体究问”。

明代的度量衡制度尽管完备,惩处却极为严厉,只能保证官方明文规定的器具统一,却无法制杜绝营私舞弊的现象。由于处于资本主义萌芽时期,货币地租取代了一部分实物地租,商品经济相对活跃,这类现象导致 *** ,肆意增大度量器具,大进小出对农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激起了民众举行多次反对“大斗剥佃”的斗争。

清代度量衡

度量衡制度与社会经济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建立在经济制度发展的基础上,明清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劳动力的性质有了相对的变化,封建生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生产发展的桎梏,在一定地区、一定生产部门中,资本主义萌芽,但还不能摆脱封建势力。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清代度量衡器具图片

清朝的商品经济与宋元时期相比有了更近一步的发展,南、北方一些大的城市“商贾云集”、“乡市喧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扩大,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更为频繁,白银成为了主要流通货币,度量衡器具也成为了商品,并出现了戥秤行业。据记载,乾隆年间,长江戥秤行业颁布了如下限令:“新开店者,要隔十家之外方许开设,违者公罚”。足见当时的戥秤行业极为兴盛,这与当时白银货币流通量增加有密切的关系之外,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另一种表现。

清代的度量衡管理早在顺治帝年间就有着手进行,直到康熙时期才基本实现,据《大清会典》记载:清代的尺共有两种,一种是横黍尺,另一种是纵黍尺,横黍尺是以十个黑黍的横广算作一寸,长短和夏尺相同,所有又叫古尺或律尺;纵黍尺是以十个黑色的纵长算作一寸,工部制造皆以此为标准,所以又叫营造尺。尺的原器存放工部,由工部按此原器再制造出同样的尺来发放给各省布政使,以作使用时度的标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102/362777.html

“中国古代历代度量衡是如何发展的” 的相关文章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袁尚死后,田畴为何敢前去吊唁?他不怕曹操吗

田畴是三国时代的一位奇人,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官渡之战,袁绍被曹操击败,曹操以少胜多,袁绍感觉很窝囊,吐血而死,袁绍死后,曹操还要赶尽杀绝,继续追杀袁绍的儿子袁谭、袁熙和袁尚,最终统一北方。袁尚被杀时,曹操下令,谁敢哭就杀谁,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有一个人敢去吊祭,这个人是...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历史上李渊退位前都说了些什么?最后灵验了吗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渊最终下诏禅位李世民,自己升级为太上皇。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植《七步诗》(版本一):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胞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曹丕残害弟弟,表达了对曹丕的强烈不满,生动形象、深...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曹操能降服张辽和臧霸 高顺能力那么强曹操为何将人杀了

对曹操为何降服张辽和臧霸,却杀死最有能力的高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在三国时期,吕布作为群雄之一,以其勇武而名动天下。有着飞将军的美誉,但是其人品实在是过于败坏,先后杀死自己的义父董卓和丁原。可见吕布是个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真小人。而在兵败于曹操之手之后,...

朱文正是什么人?朱元璋将他幽禁至死的原因是什么?

朱文正是什么人?朱元璋将他幽禁至死的原因是什么?

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儿,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朱元璋的亲侄儿,。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有人说,想把事情看彻底,就应该多读历史,想让自己更优秀,还是要多读史书。我们生活中很多的做法,其实不自觉地都在效法古人。历史上有多少帝王将相,他们的一生都在你我的指尖划过,...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樊哙当初对刘邦忠心耿耿的 樊哙最后为什么还要投靠吕后

对樊哙为刘邦出生入死,鸿门宴上还救过场,为何最后要投靠吕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汉时期的著名武将樊哙,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杀狗屠夫。屠户的地位并不高,虽然可以时长吃一点肉,但他们与那些达官贵人相比,仍然是最底层。樊哙性格直爽,好交朋友,一心认准了一位好大哥——刘...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何进手里握着兵权为何除不掉十常侍 何进引董卓进京的原因是什么

还不知道:何进兵权在握,为何不直接杀了十常侍,却要引董卓进京?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曹操、刘备和孙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新格局,那么何进就是这场政治洗牌的荷官。为了能在汉灵帝死后的东汉政局中大权独揽,掌握着天下所有兵权的大将军何进,决心铲除敌对势力宦官集团。有人...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时为何会下雨 诸葛亮是真的失算了吗

还不知道:上方谷火烧司马懿,为啥会突然下雨?真是诸葛亮失算了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帮助刘备建立起了西蜀的基业,在刘备死后,又忠心辅佐刘备的儿子刘禅,虽然刘禅始终都是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从来没有过二心。诸葛亮多次北伐,其中好几次都取得...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三国时期孙权统治基础最稳 孙权为何是称帝最晚的一个

还不知道:为什么统治基础最稳固的孙权,偏偏是三国中称帝最晚的那个?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已经初见雏形,从父兄手中继承家业孙权巩固了自己在江东的统治,可谓是志得意满,坐断东南。江东世族们也从抵抗、反对孙权的统治,变成了合作、支持,在淮泗将领与江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