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甘德和石申的故事介绍
甘德和石申
甘德和石申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两人都为天文的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两人都曾创作出有名的天文学著作,石申的《天文》和甘德的《星占》,被后人结合起来称为《甘石星经》,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石申石像
甘德和石申为后人研究星象及天文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在战国秦汉时期影响很大,并形成了并列的两大学派。石申的著作在西汉后期被称为《石氏星经》,甘德的著作给后人的影响也很大,例如他的《天文星占》和《岁星经》等。
在三国时期,吴国太史令陈卓将巫咸、甘德和石申称为三家星官,并且在星官系统中取用甘德星官146座,可见甘德和石申为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甘德和石申两人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研究,甘德在恒星的研究上是前所未有的。在史记中记载,甘德发现恒星星座一共一百一十八座,有五百一十一颗星,甘德的原著已经无从考证,但是从记载的数据上看,他在没有精密仪器的情况下,仅靠肉眼观察,竟有如此发现已经是非常惊人了。
石申在行星的研究上,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尤其在对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的运行研究上,有独特的发现。五颗行星中,石申对木星的观测最为精细。依据《开元占经》引用石申的话:“若有小赤西附于其侧”,可看出他在公元前四十几中叶就观测到了木星的行星,而近代是在发明望远镜后才由伽利略观测到了木星。
石申发明了什么
石申,战国时期魏国人,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占星学家,他的名字也被命名为月球上面的环形山,对于我国乃至世界的天文科学知识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那石申发明了什么呢?石申著有《石氏星经》和《浑天图》一书,他也是最早发现水木金火土五大行星的出没规律,并做出记录的人。
石申画像
石申最重要的发明就是他与甘德测定并记录了黄道附近恒星的位置以及与北极的距离,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也是比较准确的。据传石申所测得到恒星有138座,共计880颗,从石申的这些发明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是天文学发展最早的国家了。那个时候,人们已经能够根据星象的变化来制定历法和农业生产了。石申就是把恒星的坐标加以汇编,编著了《石氏星经》。但是可惜的是,这本书在宋代的时候就已将失传了,我们现在能得到的资料也仅仅是在唐代的书籍中《开元占经》里面的零星摘录。
石申和他的学徒们一直长期坚守武对于星空的观察,取得了重要的天文发现,他们不仅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的恒星表,而且还建立起了坐标概念,发现了行星逆向行驶的现象,还发现了日珥,也对于日食有所研究,并且对于太阳黑子有最早的记录。更何况这些所有的发现都是在没有任何精密科学仪器的前提下,仅仅是用肉眼发现的。石申可谓是古代天文学的一代奇迹。
石申简介
石申,战国时期魏国人,也叫石申夫。在石申简介中的描述,他是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占星学家。月球背面的环形山都是以已故著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石申就是其中一位,其他四位分别是张衡,祖冲之,万户,郭守敬。可见,石申对于天文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石申画像
石申与楚国人甘德通过实际测定并且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该表主要是记录黄道附近恒星位置与北极星距离。石申著有《天文》一书,也被后人称为《石氏星经》,但是遗憾的是这本书在宋代的时候就失传了,后来人们只能在所谓的唐代天文书籍《开元占经》里面看到他的一些零星的摘录,后人在这些零星的摘录里面编制了一分还原的《石氏星表》。
石申对于天文学的贡献非同凡响,在那样的一个年代,科技不发达,能取得如此的成功实属难得。石申简介在《史记正义》中有记载,他所著的《天文》八卷,是归功于天文星象类。他是最早观察金、木、水、火、土,并且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下名字。他记录的数据一直被后世天文学家所用。石申对于木星的研究最为精确,他著有《岁星经》并且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对于木星旁边卫星的发现,在没有任何天文望远镜的基础上,通过肉眼观察到,这在天文历史上,就是一个奇迹。这一发现,比科学家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这个卫星早了近两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