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写给虞姬的诗解读
项羽写给虞姬的诗
在中国历史上,能够被流传千古的要么是功成名就的帝王将相,或者是臭名昭著的奸臣贪官,很少有失败者会被历史大肆书写,被人民口口相传。但是西楚霸王项羽显然不在此列。骁勇善战,力大无穷的项羽因为自己的高傲蛮横和轻敌最终输给了步步为营,善用人才的汉高祖刘邦。即使如此,项羽的事迹仍然被广为传颂,他和虞姬之间的凄美爱情更是无数史书和诗歌反复称颂的对象。
项羽和虞姬
在正史中有关虞姬的记载非常少,连她的真名,出生年月和与项羽的相遇时间都一概没有提到。只是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写到:“有美人名虞。”仅此一句而已。而这一句记载,人们都曾争论她到底是叫“虞”这个名还是“虞”只是她的姓。
在公元前202年的时候,当初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已经穷途末路,败局在所难免。在刘邦的大军围困下,项羽缺兵少粮,即将走向失败。在这个困顿的时候,项羽在军营中面对虞姬,哀婉悲叹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诗词充满了悲戚苍凉的无力感,也寄托了对虞姬缠绵的情思。而虞姬在听到这一悲壮的诗歌之后,取剑翩翩起舞,同时吟唱道:“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作为对项羽的回应。后人根据这一诗词推测虞姬可能就是自刎在项羽的面前。自此留下了“霸王别姬”这一著名典故,流传至今。
不管这段故事是不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人们对项羽和虞姬之间令人可歌可泣的爱情史诗始终充满了无限的神往和敬慕。
刘邦项羽虞姬
霸王别姬讲述的是项羽和虞姬之间缠绵悱恻又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它早已变成一个不可磨灭的烙印,深深地根植在了人们的心中,而虞姬也成为了坚贞的代名词。多少年以来,虞姬早已成为了一个传奇一样的存在。但是,如今,我们再细细回想当初的一切,却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猜想,那就是,虞姬可能是刘邦安排在项羽身边的卧底。
刘亦菲扮演的虞姬剧照
我们之所以会牢记虞姬,是因为她在爱人即将失败时,拔剑自刎以表达自己愿生死相随之心。但是,我们却不曾想过也许就是虞姬的举动,就是项羽的催命符。
毕竟项羽不是首次面临这样孤立无援的绝境,他也曾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也曾以三万兵马击败过汉军,不到最后一刻胜负本就还未定。但是虞姬却为何认定了项羽的败局,竟说出“大王你气数尽了,我也绝不独活”的话来。
有人会说这是一种激将法,但是这其实是虞姬与楚军的巧妙配合。用虞姬的话去消磨项羽的一致,再用楚歌来涣散楚军的军心,他们配合的天衣无缝。
事实上,项羽确实具有东山再起的能力,哪怕他只有八百的残兵,但这些人哪个不是能以一当十的好汉。他成功突围至江边,只要他渡过江去,就还会有无限的可能。
但是,虞姬以拔剑自刎这样惨烈的方式,去 *** 项羽,去消磨项羽的斗志,去向项羽灌输“气数已尽”的想法,哪怕项羽身经百战,也无法抵过虞姬的算计,毕竟那是他深爱的女子啊。
虞姬的手段见效了,刘邦安的这步棋果然是好棋,刘邦在虞姬死后,心如死灰,终究选择自刎来结束这一生。
这就是刘邦、项羽和虞姬之间的关系。虞姬是刘邦安排在项羽身边最重要的一步棋,而项羽不过是一腔真情错付。
刘亦菲版虞姬
拍摄于2011年的大型古装历史电影《鸿门宴传奇》主要讲述的是以“鸿门宴”这个历史上著名的的事件为中心,围绕此事件发生前后中的各方势力之间的权谋斗争的故事。该片力图用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精致的 *** 来全景呈现楚汉争霸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完全面貌。该片的导演是香港知名导演李仁港,汇集了黎明,冯绍峰等当红演员,因此一上映便吸引了大量影迷和粉丝的目光。
刘亦菲版虞姬
在这部大场面的历史电影中,饰演绝代佳人,西楚霸王项羽的挚爱虞姬的是人气小花旦,知名青年演员刘亦菲。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个名字,有着“神仙姐姐”之称的她虽然年纪尚轻,却已经饰演了很多耳熟能详的经典角色:《现今奇侠传》中的活泼可爱的赵灵儿,《神雕侠侣》中冷艳动人的小龙女等。刘亦菲清纯自然的外形和淡雅清丽的气质早已俘获了一帮观众的心神。此次出演在历史上倾国倾城的虞姬自然吸引了一大片观众的目光。
选择刘亦菲出演这一角色是本片的的导演李仁港一早就定下的结果,他对刘亦菲的评价颇高,说她不但长得清新美丽而且在其中还有倔强刚强的特性,非常符合在这部片中自己对虞姬的定位。刘亦菲则觉得自己所饰演的虞姬是很多面的人,他有坚强勇敢的一面,也有温柔贤惠的另一面,她的牺牲是为了自己所爱之人而做出的选择,并非她的本意。
总得来说,刘亦菲所饰演的虞姬还是得到了很多观众的好评,虽然还稍有不足,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个的角色的钦慕和赞赏。
虞姬的哥哥
虞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得不提的传奇女子。她的一生虽然过得十分短暂,但是她的经历和故事却是十分跌宕起伏。虞姬不仅长地倾国倾城,而且拥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和轻盈曼妙的舞姿,当真是一代佳人。而且她对西楚霸王项羽的痴情和忠贞不二更是让人对其更加钦佩和仰慕。
虞子期
虽然虞姬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和称颂,但是在历史关于她的身世记载则是少之又少。在司马迁著名的巨作《史记》中,正面描写虞姬的只有一句“有美人名虞”,其他再无任何记录。按理说这样一个绝代佳人应该是史书大书特书的对象,却只留下来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实在是让人感到诧异。因此那些虞姬的著名典故到底是不是真的便是一个很大的疑问了。
另据民间相传,虞姬还有一个名叫虞子期的哥哥,是项羽麾下与龙且,英布,季布和钟离昧齐名的五大将领之一。虞姬的身世到底如何尚且是一个未知数,这个虞子期就更加显得虚无缥缈了。虞子期祖最早是见于明代一个叫甄伟的人写的《西汉通俗》演义》中,这里的身份是虞姬的堂弟,曾经帮助过项梁也就是项羽的叔父反抗秦朝的暴政。但是后来不知道是为了什么,虞子期就被改为了虞姬的哥哥,而且在很多影视剧中的结局大多是追随项羽直到战死。
从以上内容中可以看出,虞子期应该是文学典籍中的虚构人物,他并不在存在于真实的历史之中,而说他是虞姬的哥哥那就真的是无稽之谈了。
虞姬故里
作为一个传奇般的女子,虞姬不仅容貌惊为天人,而且拥有美妙的歌声和轻盈灵动的舞姿,这样堪称完美的女子怪不得能得到西楚霸王项羽的宠爱和怜惜,才会让项羽无论在人生的巅峰还是谷底都带在身边。当然虞姬对项羽的钦慕之情也是令人动容,在项羽被刘邦的大军团团包围之时,为了不让自己成为项羽的拖累,虞姬毅然选择了拔剑自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情之真,其性之烈让人不禁对她肃然起敬。
传闻中的虞姬故里沭阳
虽然有关虞姬的传说和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不但传颂和议论,但是在正史中对于她的记录却很少。不仅她的真名没有记载,连她的生卒年月,何时开始跟随项羽等这些信息都没有记载。只在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有一句“有美人名虞”,便再无踪迹。而关于她的出生地,则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之一种说法认为她的故乡应是现在的江苏省沭阳县颜集镇。在颜集镇上,流传着许多有关虞姬的故事和典故。甚至还有一条以她名字命名的虞姬沟,在沟的两侧有胭脂井,霸王桥和九龙口等历史古迹。清代的诗人袁枚还在离任沭阳县令之后特地返回此地,写下了一首凭吊虞姬的诗词。
第二种说法认为虞姬是江苏苏州的常熟市人。常熟有一个别称叫虞城,还有一座山叫虞山,现在是著名的虞山风景区,相传虞姬就出生在虞山脚下的一个叫虞溪村的地方。而且常熟跟项羽起义的地方很接近,虞姬可能就是在这里结识了项羽。
因为没有确切的史料记载,人们便只好依据现有的线索进行推测,因此虞姬故里到底在哪里,还要等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吕雉和虞姬
在中华绵延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的传奇人物。他们或是戎马一生,驰骋沙场;或是运筹帷幄,满腹经纶,智谋频出。在这些英雄人物之中,也会诞生几个传奇般的女性,她们拥有不输于男子的才智和气概,可说是“巾帼不让须眉”。而同为生活在秦末汉初那段波澜起伏的历史中的人物,高祖刘邦的妻子吕雉和项羽的爱妾虞姬都有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
吕雉
首先是吕后。她名雉,字娥姁。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之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也是子秦始皇嬴政一统中国之后,之一个专门用来记录皇帝的政治临朝称制的女性。她的影响力如此之大,以至于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甚至把她列入了专门记录皇帝政治举措的本纪之中。在刘邦死后,开始执掌大权,而继位的皇帝也就是她的儿子惠帝刘盈只是徒有皇帝之名而已。在吕后“执政”期间,她施行与民休养的举措,废除挟书律,积极鼓励民间进行藏书和献书等活动。这一行为为后来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得来说,吕后既有预定的功绩,又有残害功臣的一面,因此历史上对她的评价多是毁誉参半。
而虞姬历史上并没有确切的记载。只知道她天生丽质,又能歌善舞,可谓是不可多得的佳人。她一位仰慕项羽的勇猛威武,因此甘愿陪着他四处征战,一路不离不弃。在项羽被刘邦围困在垓下时,为了不拖累他,勇敢拔剑自刎。结束了她年轻的生命。因此后世之人多对虞姬感到钦佩和敬慕。
特别要指出的是,吕雉和虞姬在历史上并不认识,甚至可能都不曾见过面。千万别被现在的某些影视剧所毒害而认为他们之间有不同寻常的秘密。
虞姬为什么要自杀
在中国历史上,或许没有哪一个女子的死会像虞姬这样被后人如此钦佩和悼念了。虞姬是何许人物?相传她是项羽此生的挚爱之一,她不仅长得惊艳绝俗,而且拥有一副动听的歌喉和优美轻盈的舞姿。可以说她的一生都是跟西楚霸王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而自刎于项羽面前的壮烈举动则成为了人们代代相传的著名典故。
李依晓版虞姬
在讨论她的自杀到底有多大的价值和自杀的原因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下虞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女子。可惜的是史书上记载虞姬的信息是如此之少。在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中,有关于她的记载只有这么一句话:有美人名虞。这甚至不能称之为一句话的记载能却确定的只有历史上真实存在过一个“虞美人”,除此之外,又关于她的真实姓名,出生地,何时与项羽相遇等信息一概不知。
因此有关她的自杀之谜我们只能依据已经知道的史实进行合理的推测了。首先,虞姬的自杀首要原因应该是出于不拖累项羽的考虑。当时项羽因为自己的自大傲慢和轻敌而被刘邦打得节节败退,在公元前202年,项羽被汉军也就是刘邦的军队重重包围在垓下,随时会有被打败的危险。而一直跟随着项羽的虞姬自然也预见到了这种可能,她知道项羽要突围已经是难上加难了,还要带上她根本是毫无希望。因此她便选择了自刎而死,这样一来项羽也可以无牵无挂地奋力突破包围了。
第二点应该是跟刘邦有关。刘邦的贪财好色那是出了名的。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项羽虞姬很难逆转战局了,如果项羽一旦被俘或被杀,那么自己肯定难逃刘邦的魔掌。虞姬当然不愿意就这样就范,与其被刘邦糟践不如选择自杀。
不管怎么说,虞姬的坚贞不屈都是值得我们钦佩和敬慕的。这也是她能够一直被我们所铭记最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