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十五从军征》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一个从军老兵的悲苦经历

诗词文献3年前 (2021-08-03)190

《乐府诗集》辑录了五千多首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是汉朝、魏晋南北朝民歌精华所在。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收录其中的《十五从军征》吧。

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喜欢唱歌,在田间地头干活的时候,总喜欢吆喝那么一嗓子。这些劳动人民在生活中随口吟唱的内容,贵在天真烂漫,贵在直抒胸臆,贵在反映民意。

后来统治者们发现,这些实在的情感表达反映着老百姓的思想,于是就在我国的之一个大统一王朝——秦朝设立了 一个专门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乐府。

《十五从军征》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一个从军老兵的悲苦经历

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并监管搜集各地的民歌,配上音乐,便于在朝廷宴饮或祭祀时演唱,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存下来, *** 叫它“歌诗”,魏晋时期始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后来,宋代有个叫郭茂倩的人专门收集乐府歌词,并且编成了一部书,这部书就是著名的《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社会生活面很广,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两汉〕佚名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汉朝自武帝开始,直到东汉灭亡,或者对外征战,或者军阀混战,一直征战不休,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光是汉武帝征讨匈奴的战争,就多达十几次。东汉光是与南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的战争,先后就有40 多次。长年的征战,再加上天灾人祸,饿殍遍地,汉朝人口大幅度减少,兵源严重不足。所以实际上,统治者常常大大降低征兵的年龄,同时也大大向后延迟退役的年龄。在这样的背景下《十五从军征》就反映了一个从军老兵的悲苦经历,很值得人们同情。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十五从军征》列入“梁鼓角横吹曲”,题为《紫骝马歌辞》,在“十五从军征”前多出“烧火烧野田”等八句。这里,我们认同《乐府诗集》,将此诗视为汉乐府,并依照通行本,保留其“十五从军征”以下的诗句。

《十五从军征》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一个从军老兵的悲苦经历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了一个“少小离家老大回”的老兵返乡途中与到家之后的情景,抒发了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开头两句直接控诉汉朝不合理的兵役制度,反映了黑暗的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无限的痛苦。“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十五岁从军,八十岁才让回家,天底下有这样不公平的兵役制度吗?王侯将相的子孙有这样终其一生在前线流血流汗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汉末的兵役制度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接下来四句写老兵在归乡途中与乡里人的对话。“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问得多么真挚热切,这是他六十五年来心中问过无数次的问题啊!尽管长时间地没有答案,却始终是照亮他暗淡途程的希望之光。“‘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顺着乡人的遥指,远处呈现的是荒坟垒垒。现实的答案是无情的,好比一桶冰水兜头泼在老兵身上,希望之光瞬间暗淡。

《十五从军征》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一个从军老兵的悲苦经历

接下来四句“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写老兵回到家看到的景象:雉飞兔窜、野物丛生,一片荒芜,这一切,好比第二桶冰水兜头泼在老兵身上,希望之光彻底熄灭。在这两句里,作者没说室空无人,而是抓住野兔见人钻进家畜窝中自以为得所,野鸡惊飞落到屋内梁上自以为安的情景;作者没有直书庭园荒芜杂乱,只摄取了井边、中庭随意生长的葵菜和谷物两个“镜头”,人去屋空,人亡园荒,更其形象,倍伤人心神。

最后六句“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这六句用白描手法,叙述老兵回到家后忙着做饭的情景。老兵不是衣锦还乡,他依旧贫困,只能用野谷子粒做饭,用井台边的野葵叶煮汤。当汤和饭都熟了的时候,老兵想找个亲人来一起吃,却一个人都没找到,老兵甚是伤心,此刻也吃不下,走出家门口向东张望,看到的只是亲人的坟墓,他不禁老泪纵横,湿透衣襟。诗歌白描出的这几个画面没有繁枝缛节,直抵读者心灵,一个从军六十五年才得以回家却又无家可归的老兵形象跃然纸上。

本诗成功地运用了现实主义典型化的创作 *** ,以一个老兵的遭遇为例,揭露了长期战乱下,统治者以暴力推行超长服役制的残酷和不人道:它无视人性,剥夺了作为一个人所应亨有的劳动、天伦等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和权利。全诗没用一个“悲”字,也看不到直接的心理刻画,然而,从具体景物、事件和动作的叙写中,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老兵的孤寂和哀伤,并被这种感受深深地打动,激起了同情与悲愤的感情,从而显示出本诗巨大的艺术魅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108/392183.html

“《十五从军征》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一个从军老兵的悲苦经历” 的相关文章

萧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六位

萧让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萧让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水浒传》里号称地文星圣手书生萧让,书中当时著名书法家,善写当时苏、黄、米、蔡四种字体,济州人氏。宋江被捉到江...

安道全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六位

安道全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五十六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安道全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安道全是在小说《水浒传》中登场的虚构人物,号称地灵星,建康府(今江苏南京)人。民间医生,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郝思文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一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郝思文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郝思文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井木犴(àn)。他是关胜的结义兄弟,随其征讨梁山,与宣赞同为关胜副将,后被捉...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帝如何书写豫妃的册文?

根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帝如何书写豫妃的册文?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豫妃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豫妃,博尔济吉特氏,寨桑根敦...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明朝东林八君子高攀龙简介:著有《高子遗书》12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唐休璟简介:唐朝宰相、名将之一,《全唐文》收其文二篇

唐休璟简介:唐朝宰相、名将之一,《全唐文》收其文二篇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休璟(627年-7...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及注释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

《登楼》

《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梁甫一作:梁父)《登楼》译文及注释直译繁花靠近高楼,远离家乡的我触目伤心,在这全国各地多灾多难的时刻,我登楼观览。锦江两岸蓬蓬勃勃的春色铺天盖地涌来,玉垒山上的浮云,...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